沈从文《边城》:人生就像渡船,平淡中亦见深刻

死去的莫不在职务上死去,不死的也必然地将在职务上终其一生。就我所接触的世界一面,来叙述他们的爱憎与哀乐。——沈从文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作家,他写得了浪漫的情诗,有着可歌可泣的爱情,在婚姻里被现实打败,因外遇至死与爱妻擦肩而过。生为爱而活,死在遗憾中,相爱容易相守难,最终悲剧收场。

这个悲剧收场的作家不是别人,就是那个因写《边城》而扬名的作家沈从文。

沈从文是中国文学界的泰斗人物,在那个时代,沈从文用自己的淳朴,以及对湘西这块土地的热爱,让我们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能看到湘西的风情,这是《边城》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感动。

沈从文不论是从爱情,还是在文学的写作上,都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人,他的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情怀,他的爱情也让我们看到了浪漫,他就是一个诗人。

诗意的生活,浪漫的情怀,这是现代人所追求的生活,但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沈从文的出现就像是一个异类,他内心悲悯,但为现实所迫,最终他回归湘西,在那里抒写了自己的一生。

沈从文《边城》:人生就像渡船,平淡中亦见深刻

一、一条渡船,一个使命,渡的是希望,传承的是精神

《边城》就是沈从文回归湘西途中,在茶峒这个小山城所见所闻,所诞生出来的作品。这部作品,沈从文通过对湘西山水的描写,通过普通底层人物的生活,来抒写了湘西的秀美景色,和充满诗意的朦胧爱情。

在这部小说中,每当看到河边的青石板、一只大黄狗、一个渡船的老人,一个秀美的姑娘,就能让我们对这座小山城充满幻想。

这座山城就成了人们心中最为美好之地,而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沈从文就是想通过这样的形式,将心中的美好留下,在这乱世中也能有一方安宁之地,得以让人繁衍生息。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我们看完这部小说,故事的结尾让人充满希望,但感觉后边又有无数的故事,但不管那个人会不会回来,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憧憬的爱情会一直在,这就是希望。

整篇小说,本该是一个悲惨的结局,但在沈从文笔下,将生死写的很淡。

沈从文《边城》:人生就像渡船,平淡中亦见深刻

我们看不到人死去的那种痛,却能看到生活的希望,那条渡船的使命一直在延续,昔人已不在,而今翠翠担负了这样平凡的使命,却又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故事。

能将生死写的无足轻重,能在悲剧的故事里写出让人期待的结局,能在这种淡妆浓抹梁相宜的写作技巧里,让我们在经历一切之后,还能看到爱情的美好,这是沈从文带给我们的文学价值。

沈从文的文字,有一个典型的特征,那就是实事求是,看到什么就写什么。

他很好的还原了生活的本质,让我们看到的不再是高尚的生活,而是平淡的真相,就如他在《边城》这部小说里写的一样。

在这样的湘西小镇,一位老人,把自己的一生和渡船绑定在一起,风风雨雨,一条渡船,一个使命,渡的是希望,传承的是精神。

这种平凡中有一种生命的力量和一种大智慧的存在,所以才有了翠翠如此漂亮、聪明的姑娘。

沈从文《边城》:人生就像渡船,平淡中亦见深刻

二、人生就像渡船,平淡中亦见深刻,人性之美在于生命

《边城》这部小说字数不多,但故事带给人的感动和价值却一字千金。小说讲述了一只狗、一个老人、还有一个少女之间的平凡故事。

事很平凡,平凡的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本真,但就这样一个平凡的故事,在沈从文笔下却成了另一个《桃花源记》。

小说围绕湘西的边陲小镇“茶峒”展开,茶峒是个典型的南方小城,城里依山傍水,交通工具只有渡船,因此这里的生活简单、淳朴,人们的生活没有受到战乱的打扰,一副欣欣向荣的气息。

在这个充满生气的小城里,平凡的人做着平凡的事情,如果说,什么才是真正的平凡,那我想说,小说里描写的这个老船夫就是真正的平凡人。

老船夫顾名思义是一个船夫,而今他已经老了,他一生活了72岁,20岁渡船,平凡的岗位上50年坚守,在他的生活里,每一天都是那么平凡,但又不显得单调。在他的工作里他渡的是来来往往的客,可他的工作却恰恰考验的是人性。

沈从文《边城》:人生就像渡船,平淡中亦见深刻

很多人看《边城》这部小说的时候,都会被小说里所描述的爱情所打动,但我却被小说里的这位老船夫打动。

一个平凡的老头,面对女儿的自杀,面对妻子的逝去、面对着这重复而又乏味的工作,面对着到死也放心不下的孙女,他从来都没有哭泣过,他有的只是一种从容,一种对生活的希望。

50年的渡船生活,使得这位老船夫的生活和工作已经紧密相连,一天不工作,就好像失去了什么,所以不管风里雨里,不管年轻年老,他都坚守在这个岗位上,过着平凡的一生。

这种平凡人的生活,和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是不相符合的,那么在这部小说中,为什么沈从文要如此写呢?其实这样没有上进心的人才是真正的底层群众的生活。

普通人的生活求的不过是心安和能过则过。有一份安稳的工作,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所以这个老船夫的生活,恰恰就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沈从文在描写的时候,不加美化,也不加丑化,他用真实的存在来反应现实,这就是沈从文的高明之处。

沈从文《边城》:人生就像渡船,平淡中亦见深刻

三.极其平凡的工作里透着极其伟大的生活智慧,极其美丽又极其琐碎

没有刻意的形容,没有浓墨重彩的歌颂,有的只是50年的风风雨雨,不悲不喜,平平淡淡,生活的本真就在这里绽放。

老船夫从来不会思索这份工作对于他本身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在那里工作。在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生活的力量,不因老去而失色,不因人走而茶凉。

他是船夫,他的使命就是渡船,他不懂大道理,但他知道,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在内心中种下善良的种子,生活就不会亏待自己。

女儿死去的时候,老船夫或许是悲痛的,只是这种悲痛在生活里日渐淡忘,不论发生了什么,时间都会淡化一切,所以这种悲痛并不会打倒他。

沈从文《边城》:人生就像渡船,平淡中亦见深刻

他的女儿爱上了军人,以至于女儿怀孕了,他都没有过问。不是不关心,只是他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他知道每个人的生活,每个人所走的路都要自己去选择,谁也无法替谁做主,就算是父母也不行。

老船夫在这个渡口渡了50年的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对于生命,他都已经看得恨透,这种透不是看破红尘,而是更好的感悟生命,让自己能够体会这活着带给他的人生。

可以说《边城》这本书中,最让人值得歌颂的东西是什么,我想一定是这位老船夫。

真实的画面感,水乡的恬淡生活。没有勾心斗角,只有单纯美好的人际关系。

我想人们想要的边城就是这样,每个看完《边城》的人都想去边城一看,人们憧憬的不仅仅是那里秀美的风光,还有那些怎么也忘不了的人。

这些人看似平凡,可如果平凡到极致,那就是一种可贵。没有人甘于平凡,但如果能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平凡,能够用自己仅有的力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那也许就是一种奉献。

老船夫的精神就是一种奉献,这种奉献无关名利,无关金钱,无关一切,而这一切仅仅是他生存的本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