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帶關係上位的將軍難得有好下場

裙帶關係上位的將軍難得有好下場

廣利能做將軍,和他的妹妹有關。

他妹妹是漢武帝的寵妃,世稱李夫人,一直是武帝心頭之愛。

裙帶關係上位的將軍難得有好下場

不料,李夫人早死。

漢武帝便封李夫從之兄李廣利為貳師將軍,帶兵前往貳師城奪取寶馬。

貳師城位於今天的吉爾吉斯坦西南部,李廣利的貳師將軍也因此而得名。

李將軍就率領部隊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沿途經過了很多小國,這些個小國對漢朝很是害怕,都驚恐地關閉城門。

軍隊沒有糧食補給不行,漢軍就攻打那些小城,打得下來就有飯吃,打不下來就只好餓著繼續行軍。

就這樣打打停停,士兵們有的因為戰鬥減員,有的因為條件惡劣就溜了。

到了鬱成城這個地方時,李廣利一數人頭,還有幾千人了。

幾千人也得幹啊。

李廣利下令攻城。沒想到,這鬱成城雖然小,但抵抗很頑強,漢軍死傷嚴重。

李廣利趕緊召開軍事會議。

他對眾人說:“鬱成城本來是個小城,我們都打不下,等到了大宛的主城,肯定更打不下來。咱們撤兵!”

漢軍開始往回走,這一去一回差不多兩年時間,漢軍就撤到了敦煌附近。

李廣利再一點數,剩下的人也就是出征時的十之一二。

皇帝讓你去大宛奪取寶馬,你馬沒取到,還把大軍給帶沒了,這樣也不好交待。

李廣利就先給漢武帝寫了封信,給自己個臺階下。

信上說:“陛下,此次出征,路途遙遠,給養匱乏,士卒們不是害怕打仗,是因為飽受飢餓,這才未能取勝。希望陛下能夠恩准士兵們休息,待補充兵源後再次出發。”

漢武帝見信大怒,派了個使者去。

使者手持長劍,站在玉門關前,宣告漢武帝的旨意:“大軍有敢入此關者,立斬。”

李廣利害了怕,只好先敦煌駐紮。

這時朝廷內部也出現了爭議。

原來,漢朝剛和匈奴作戰,損失兩萬餘人,士氣受損。

朝中有人建議,把打大宛的士兵撤回來,全力對付匈奴。

漢武帝卻不這麼想,他認為比起匈奴來,大宛是個小地方,但是有良馬,打下來可以取馬作戰。

如果打不下,不但匈奴,連大夏、烏孫這些小國也會瞧不起漢朝。

主意拿定,漢武帝把那些說不打大宛的大臣都給處置了,又從監獄裡釋放出了不少強盜囚徒,徵集邊境的惡劣少年,前前後後湊了六萬人,兵發敦煌,讓李廣利帶隊再次出征大宛。

裙帶關係上位的將軍難得有好下場

不但如此,漢武帝還派出牛十萬,馬三萬,駱駝、驢等牲口,負責運送給養,又給安排了強弓硬弩。

有兵有糧有硬弩,李廣利這腰桿可硬了。

漢朝大軍出征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這下子,把這些個小國嚇壞了。

所到之處,那些小國忙不迭地開城迎接,又送糧,又送酒。

到了輪臺,輪臺不肯投降,李廣利指揮攻城,結果血洗輪臺。

漢軍士氣大旺,李廣利繞開鬱成城,直攻大宛城。

到了大宛城,李廣利一數,士兵只剩下三萬餘人,雖然少了將近一半,但也不影響攻城。

漢軍包圍了宛城,而且更狠的是切斷了宛城的水源,連著打了四十幾天。

宛城的外城已經被打壞了,大將也被抓,宛城的高層大驚,逃入中城躲避。

大宛人就開始商議。

“漢軍為什麼打我們?

“還不是因為咱們大王不願意給漢朝好馬,還把漢朝的使者給殺了!”

“要不咱們把大王殺了,把馬給他們,能解圍最好,解不了圍再血戰到底也不遲!“

主意拿定,大宛人就把大宛王就給殺了,派使者把人頭送過來。

使者說:”將軍,我們願意講和,現獻上大宛王的人頭,請不要再攻打我們,我們願獻出大宛的寶馬,並提供大軍的飲食。但如果將軍不願意講和,我們將殺盡城中好馬,再與大軍血拼到底。而且,康居的救兵旦夕將至,請將軍三思。

李廣利和眾人商議。

  • 第一,據探子報告,城中人已經開掘出井水,且食物充足,久圍意義不大。
  • 第二,康居的部隊就在附近,態度不明,如他們趁機攻擊漢軍,十分不利。
  • 第三,來打大宛就是為了好馬,現在大宛王已死,對皇上也有了交待,如果好馬都被殺了,那又要白來了。

鑑此,李廣利就同意了大宛人的建議,雙方講和。

大宛人將馬給漢軍,又安排飲食。

漢軍挑出幾十匹好馬,幾千匹中等及以下馬匹,並立大宛人當中與漢朝關係較好的官員為王,雙方訂立盟約,各自罷兵。

李廣利帶兵回朝,路上,那些小國都聽說大宛王被殺、城池也險些被破,就都來依附漢朝,派使者或皇室成員一同赴漢朝。

人越聚越多,到了玉門關時,人員差不多有萬餘人了。

班師回朝後,漢武帝大喜,對多人均有封賞。

幾年後,武帝又派李廣利出征,與匈奴作戰。

裙帶關係上位的將軍難得有好下場

初期,李廣利還打了幾次勝仗,也遇到了幾次險情。

這一次,李廣利率眾追擊匈奴到了範夫人城,把匈奴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

正在這時,後方傳來消息,李廣利的夫人和兒子因為參與巫蠱案面而被逮捕。

李廣利聽了很害怕,擔心自己也受到牽連。

他手下有人勸他說:“將軍,您家人都被抓了,您回去恐怕要與他們在獄中相見了,不如早做打算。”

李廣利還有些拿不定主意,他想來想去,決定帶軍繼續深入打擊匈奴,以便立下功勞,回朝後好向皇帝交差。

漢軍與匈奴左賢王部隊交鋒,雙方戰鬥十分激烈,漢軍殺了匈奴的左大將,但自身也損失很大。

此時,漢軍開始軍心動搖,有人就傳說:“咱們將軍有企圖,想拿咱們的命來立功,這樣下去必敗不可。”

所以,李廣利手下人有人就想聯合起來,把李廣利給抓起來。

李廣利聽說後,將想謀反的人給殺掉了,並帶兵迅速轉移。

不料,單于知道漢軍作戰疲勞,親率五萬騎兵圍住李廣利,漢軍傷亡慘重。

當晚,單于命人在漢軍面前挖了條深溝,而匈奴則一早從另一側進攻,逼得漢軍進退不得。

無奈之下,李廣利投降了匈奴,消息傳到朝廷,李廣利全家被滅。

匈奴單于厚遇李廣利,將女兒嫁給他,對他比對衛律還要恩寵。

裙帶關係上位的將軍難得有好下場

衛律本是胡人,但成長在漢朝,後來才叛逃到匈奴。

他對李廣利十分妒嫉,想找機會除掉李廣利。

有一回,單于的母親病了,衛律偷偷囑咐匈奴的巫醫,巫醫就假稱說:“從前的單于發怒了!你們從前說要用貳師將軍的人頭來祭祀,現在人就在眼前,為什麼不送來?”

單于因此就把李廣利給抓起來,要用他祭祀。

李廣利聽了大怒:“我死之後,必滅匈奴!”

單于不管,把李廣利殺了來祭祀。

李廣利死後,匈奴接連雨雪不停,牲畜死亡,百姓生病,莊稼無收。

單于害了怕,趕緊給李廣利設立了祭祀的廟宇。

裙帶關係上位的將軍難得有好下場

關於李廣利的故事,我們今天就講完了。

大家看,李廣利因為妹妹的原因當上了將軍,但他並沒有像衛青或者霍去病帶兵打仗的能力,也沒有李廣、李陵那樣強的作戰能力。

在攻打大宛時,他的應對和處置還比較得當。但出征匈奴,並遇到重要政治事件時,他沒有想辦法去正面應對,而是想以軍功來贖抵自己家人的罪過,使得部隊貿然出兵,被匈奴包圍殲滅,給漢朝帶來巨大損失。

小方叔叔講這個故事是想說明什麼呢?

當今這個社會,確實有人會靠裙帶關第上位,但這是十分危險的。

  • 第一,裙帶關係就是你的瑕疵,將來隨時可能會使你被爆料。
  • 第二,更重要的,靠裙帶上位使你缺乏必要的條件和歷練,如果你才能和職位不稱,最終會給自己、給集體、甚至國家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裙帶帶給你的紅利,會因你糟糕的表現讓你加倍償還。

人在做,天在看。

人們縱然當面不說,但你做的那些事真不是什麼秘密。

我們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讓我們下期再見。

材料來源:《漢書·李廣利傳》《漢書·匈奴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