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典故之人生哲理故事六—殷紂窮欲命歸天

上九:亢龍有悔。

《易經》典故之人生哲理故事六—殷紂窮欲命歸天

爻解:

  此爻為乾卦的最上爻。亢,指盛極之過。《易》理以為極盛則衰,衰極則盛。若龍行至於亢,定有悔恨發生,故說"亢龍有悔"。

歷史上殷紂王以自己有九五之尊,窮奢極欲走向毀滅的故事,正可說明此交爻義。

《易經》典故之人生哲理故事六—殷紂窮欲命歸天

故事:

  殷王帝乙在位時,生有兩個兒子。

  大兒子叫微子啟;小兒子名叫辛,就是後人所說的殷紂王。因啟的母親不是正宮娘娘,辛的生母是皇后,所以,帝乙死後,辛就做上了皇帝。

  殷紂王未登王位以前,就因身材偉岸,勇猛有力,言談善辯,被一班跟屁蟲吹得天花亂墜,他自己也是十分的得意,認定自己是貌賽仙人,勇過虎豹,智過聖人的空前絕後的偉人。

  如今做上皇帝,跟屁蟲更多了,吹捧更肉麻了,殷紂王更是忘乎所以。

  一天到晚,不是與婦人淫戲,就是喝酒狂飲,把個皇宮鬧得烏煙瘴氣。

  他還嫌這樣的淫樂、狂歡不夠味,下令在沙丘建立一個專供淫樂狂飲的逍遙宮。

  逍遙宮修成了,方圓有數里大,宮室不計其數,裡面的擺設更是令人瞠目結舌:

  數個大池裡面灌滿了酒,號稱酒池;

  宮裡到處懸掛著各種香肉,號稱肉林;

  紂王又選出數百名美女,讓她們一絲不掛地住進逍遙宮;紂王也赤身裸體,與美女們追逐在酒池肉林之中;一狂就是十多天。

  為了滿足他的淫樂的開支,他下令增收各種賦稅,搞得許多百姓家破人亡。

  他又一再下令選美,選得絕色美女蘇妲己後,更是迷於女色,不理朝政。

  一些正直的大臣都憂心忡忡,不斷向紂王進諫。紂王根本不聽,反而對進諫者不是貶官,就是廢為平民,嚇得群臣們都不敢進諫了。

  後來,紂王乾脆設立各種酷刑,如炮格之法,刳脛之刑,……用來對付勸諫他的大臣和不服從他統治的庶民。

  每一次施刑,紂王和妲己坐在上面,飲酒取樂,在調笑中看著受刑的人痛苦萬分地死去。炮刑時,望著受刑者被炮炭火燒化為焦煙時,紂王和姐己還發出陣陣狂笑。

  老百姓日夜祈禱:上天啊!趕快降下大命吧!替我們消滅殘暴的殷紂王!

  四方諸侯也一個接一個地舉起了反殷的義旗。

  這些消息傳到殷紂王那裡,他只是不屑一顧地狂妄冷笑說:

  "我是天命選定的真命天子,他們怎麼奈何得了我!"

  於是,殷紂王更加淫亂了。

  這時,武王率領大軍,與八百諸侯會於盟津,準備討伐殷紂王。但又念及殷朝還有箕子、微子、比干三位賢臣,就說天命未到,班師回去了。

  聽到這一消息,殷紂王更加肆無忌憚了。

  一天,比干又一次冒死勸諫,殷紂王竟然命令人把他的心肝挖了出來。

  微子聽說後,馬上匆匆地逃離了京師。

  箕子只好裝成瘋子,紂王仍不放過他,還是把他關進了監獄。

  紂王殘害三賢的消息一傳來,武王就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各諸侯國的軍隊也紛紛加入了討伐殷紂王的戰爭。

  大軍所到之處,人民像久旱盼春雨一樣歡迎官兵們;一遇到段紂王的軍隊,殷軍官兵都紛紛倒戈。

  很快,周武王的軍隊攻到京城。前些天還是不可一世的殷紂王,這時變成一隻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被狼狽地燒死在大火中。

《易經》典故之人生哲理故事六—殷紂窮欲命歸天


人生啟示:

  龍在飛天之時,已經發展到了極盛,此時若不採取保持盛狀的措施,還要一味亢盛,必然招致有悔的結局。紂王貴為天子,不明"亢龍有悔"之義,窮極貪慾,正是亢龍有悔的最好寫照。何為"亢"?凡一人一事皆有極盛,哲學上稱為度,超過度就叫亢。一個只能挑八十斤的人硬要挑一百斤,一件事只有這麼大的規模偏要主觀誇張,都叫做亢。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度,一件事有一件事的度,為人處事都要合於度,否則,就會物極必反。

《易經》典故之人生哲理故事六—殷紂窮欲命歸天

跟著聿之易,學易不費力,跟著聿之易,學易更容易。


《易經》典故之人生哲理故事六—殷紂窮欲命歸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