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暴跌下的经济“双刃剑”

本报记者 刘波报道

新冠疫情在世界各地的蔓延,使2020年全球石油行业的“冬天”异常漫长并且难熬。最近几周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频频闪崩,震荡剧烈。北京时间3月9日,国际油价一度集体下跌,纷纷触及前期低点;3月17日,布伦特和WTI原油期货价格更是双双跌下了30美元/桶的关口;及至3月23日,国际油价已连续第四周下跌,美国原油更是一度探底20美元/桶,创下自1991年以来最大周跌幅。

国际油价波动迅速传导至国内。国家发改委3月17日发文称, 从3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1015元和975元;折合每升价格,92#汽油下调0.8元/升,0#柴油下调0.83元/升,国内多数地区汽油重新迈入“5元时代”。

随着冠状病毒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蔓延,已对全球经济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截至3月20日,美股在10天内出现了4次熔断,随之触发11个国家的股市熔断机制,全球重要股市都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暴跌、暴涨、暴跌。

国际原油暴跌下的经济“双刃剑”

世界经济的不景气让原油需求前景急剧萎缩,而产油国却纷纷掀起价格战,却又将原油产量提高至历史较高水平,令市场供需进一步失衡。3月9日晚,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2020年石油市场展望》,预测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为9990万桶/日,比2019年下降9万桶/日,为2009年以来石油需求的首次负增长,与此前“同比增长82.5万桶/日”的预测大相径庭。

供需矛盾下原油市场持续承压。截至3月23日,WTI原油报23.64美元/桶,较1月8日62.69美元/桶的价格,回落逾60%。伴随着油价整体下行,多家机构已下调油价预期.其中,标普将2020年WTI原油和布油价格预期分别下调至25美元/桶和30美元/桶;3月25日,荷兰国际集团(ING)将二季度布伦特原油均价预期从33美元/桶下调至20美元/桶,理由是卫生事件爆发以及产油国之间爆发的价格战,对需求形成共振冲击。届时,高成本油气生产商将被挤出市场,非OPEC国家将有大量油气生产商被关停。

海辉基金分析专员李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价格波动的影响迅速传导到下游的各个领域,产业链上的每个企业或好或坏,几乎都毫无例外地在考量油价这个变量的威力。受此影响,国内商品期货市场中原油化工品种深受冲击。3月23日国内商品期市午盘,能化品多数下跌,苯乙烯跌逾5%,乙二醇、PTA跌逾4%,甚至一度跌停。李焱预估,原油化工品种或已集体踏进“技术熊市”。

此外,原油价格暴跌还直接利空以进口油为主的国内炼油企业。有相关行业从业者表示,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炼油大国,由于原油从进口、存储、炼化到销售,有很长的时间窗,必须确保有天量库存储备,以满足国内巨大的销售需求。随着前期高价位进口的原油陆续到港,全产业链的经营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另叠加疫情影响,成品油销量只有去年同期的20%左右,使得庞大库存难以及时消化,更是雪上加霜。

李焱指出,油价下行实则是一把“双刃剑”。同期来看,虽然原油掀起的波浪直接会冲击到石化化工、替代能源等一系列产业;但也有利于减少石油进口支出,并迅速向众多依附石油的产业裂变,对我国疫情之后的经济恢复会产生积极作用。

行业分析师王明杰同样认为,当前抗疫曙光已现,湖北正在“重启”,中国经济将全面加速。石化提供的基础原料,与大众日常生活与生产息息相关,过去一段时间,由于工业生产停滞,导致工业企业承受了较大的资金链断裂风险。而此一轮油价下跌,对一些嗅觉灵敏的材料加工企业有不小正向关系,使得经营可以更从容地应对市场竞争砝码的调整。王明杰分析认为,原油进口成本下降可以通过产业链的传递,使化工产品价格随之下降,进而降低相关工业企业的经营成本,有助于缓解其资金压力。另一方面,成品油价格下降可以极大地刺激居民的出行需求,这使得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交通运输业可以直接从中获益。

不过,同样也有行业人士表示,油价暴跌产生的利好,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坐享其成”。在全球疫情流行、消费疲软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对原料成本的下降直接感受其实并不明显,短期内这一利好也并不会迅速传导,即终端消费者未必能迅速感受得到。对此,王明杰指出,恢复内需,加速出货、减轻库存积压将成为今后我国经济政策的基调之一,这也是国家和地方出台促进消费回补政策的“靶向”所在。只要能抓住政策红利带来的机会,销库存、囤原料,对诸多只赚几个点利润的加工商来说会是重大利好。

国际原油暴跌下的经济“双刃剑”

油价波动的逐级传导,不可避免带来对于价差的不同判断。目前全球市场充斥着廉价石油,美国已经计划在6月底前购买至多3000万桶原油作为紧急储备。随着紧张情绪被进一步缓解,叠加供应端利空已被充分预期,国际油价于近几日曾有小幅的技术性反弹,得到一些喘息的空间。

对此,国内不少投资者认为此时是抄底原油期货的好时机。明升证券陈利忠认为,随着冠状病毒疫情对全球需求造成影响,反弹应该只是暂时的,预计还会出现更多疲软。在各国刺激政策加码与市场危机预期发酵博弈下,低位宽幅震荡或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常态,因此很难有确认底部区间的操作机会。至于油价彻底反转,仍需等待供应端出现主动减产,以及视海外疫情的发展情况判断。陈利忠提醒广大投资者,大宗商品的投资比股票基金更难。鉴于国内期货没有跌停板限制,若投资者不慎踏空行情,将导致保证金不足而无法卖出平仓;若价格继续下跌则意味着穿仓,投资风险巨大切不可过分盲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