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辟谣」申请研究型学位,特别是博士,没有文章就很悬

本账号所有文章100%为牛剑在校硕博优质原创,相关音频发于喜马拉雅【牛津学长说留学】

。我已加入“维权骑士”的版权保护计划,严禁任何形式抄袭或盗用,违者必究。


「每日辟谣」申请研究型学位,特别是博士,没有文章就很悬


「每日辟谣」申请研究型学位,特别是博士,没有文章就很悬


本期辟谣专员:

Lynn,剑桥大学语言学博士

对于研究型学位,如MRes/MPhil/DPhil/PhD等,之前有讨论过,“专业能力证明”是三大申请硬件之首,也是为什么每年会有虽然GPA不达标,但仍录取牛剑博士的案例。很多学弟学妹误以为“专业能力证明”=已发表文章。事实是,文章的发表只是其参考标准之一:


1. 对于文史政社类申请者,相对于理工科类,发表文章本身难度较高,特别是英文或中文顶刊,在本硕期间都较难实现,因此更能衡量“专业能力证明”的是之前的所有科研经历、项目参与、交流交换经历,以及这些经历的丰富程度、自身参与度贡献度等;


2. 研究型学位特别是博士也分两种:理论型及实践性。对于后者,工作实习经历、工作期间的产出相对文章更可展现“专业能力证明”,如CS类下编程相关专业。


3. 各校评审官及教授关于“专业能力证明”其实只看重两点:学术能力(research abilites)和学术潜力(research potential),那么如果前者确实无法展现,就得在后者下功夫,如:一篇有科研价值的research proposal就可能打动对方,赢取最终Off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