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看《封神榜》都同情截教,截教不是反派嗎?

歌星王司徒


《封神榜》以歷史上的周朝取代商朝為背景講述的一段神話小說故事,小說的重點自然也是雙方的戰爭,然而這並非一場簡單的改朝換代戰爭,在戰爭的背後還有輔佐周朝的闡教與輔佐商朝的截教之間的較量。

闡教就是我們熟悉的哪吒、楊戩這邊,是以原始天尊為首的一個教派,而截教就是在反商過程中呈現出的“反派”,這些“旁門左道”以通天教主為首的教派。

其實,兩派本來沒有這麼大的矛盾,元始天尊與通天教主也都出自鴻鈞老祖傳承的道教,二者在核心教義上是一脈相承。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進,雙方的教義發生衝突,最後在商周大戰中逐漸凸顯出來,作為讀者,一開始我們自然是以紂王殘暴不仁,應該被推翻,輔佐西周的闡教人物都充滿了正義感,而那些還為商朝賣命的人,都是違背歷史趨勢的大壞蛋,每一次闡教的人把截教的人打得落花流水我們都拍手稱快,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卻發現,故事的真相併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截教也並非都是壞人,而闡教也並非都光明磊落。

封神榜是通天教主與元始天尊共同商議的,在議定之後,通天教主便嚴格管制門下弟子,不允許他們下山,而闡教的元始天尊卻不斷派自己的子弟下山,經常以抱團的方式,群毆截教弟子,致使截教雖然比闡教強,卻被各個擊破。除此之外,元始天尊經常親自下場,以大欺小,導致通天教主沒有意識到闡教的險惡用心,最終坐以待斃,被打敗。

而在具體作戰的手段上,截教雖然被看作是邪門歪道,在大多數時都能夠做到光明正大的交戰,希望以實力高低決出勝負,相比之下,闡教的人卻先是以正面交手試水,一旦打不過,就開始請援軍,或者採取暗算等手段對待截教分子,可以說,截教門人大多數都遭遇過闡教的暗算,這顯然是不光彩的。

闡教之所以會讓人產生反感,是因為闡教本身主張仁義,一副道貌岸然高高在上的形象,做的事卻是用見不得人的手段,遇到事情也並不講道理。

比如哪吒與石磯娘娘之間的恩怨,太乙真人教哪吒練習射箭,結果因為箭的威力過大,一不小心射出幾千裡遠把石磯娘娘的弟子射死了。按照神仙界的規矩,殺人償命是天經地義,於是石磯娘娘就要拿哪吒償命,結果哪吒跑到太乙真人處,石磯娘娘就來找太乙真人要個說法,闡教收徒一向是嚴格選拔,每個徒弟都重視的不得了,結果自然是護犢子,不肯交人,反而拿元始天尊來壓石磯娘娘,讓石磯娘娘去找元始天尊評理。

對此,太乙真人還說,“哪吒乃靈珠子下世,輔姜子牙而滅成湯,奉的是元始掌教符命。就算傷了你的徒弟,乃是天數。”你看看這個道理講得硬不硬,明明殺了人不肯道歉,反而說是天數。

石磯娘娘自然氣不過,就與太乙真人打了起來,結果太乙真人一點都不覺得理虧,還用火把石磯娘娘給燒死了。

再比如哪吒大鬧東海,本來就是用法寶攪了人家的清淨,東海的人上來阻止,結果哪吒就把龍王三太子的筋給抽了,哪吒這麼頑皮,他的師傅,他的父母難道不知道嗎?

也許在以前的三觀中,大家還能接受天命觀念,認為哪吒殺了敖丙就是天數,然而現在人的思想都得了解放,更喜歡去年夏天熱播的電影《哪吒》裡面喊出的“我命由我不由天”這樣的人生觀,自然對闡教的說教反感,而且闡教是相當雙標,對別人要求嚴格,對自己要求寬鬆。

相對於闡教的不講理,偽道統,截教雖然給人一種邪門歪道的感覺,但是有些話卻擺在明面上,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天攘攘皆為利往的利己觀也符合現在人的觀念,人活一輩子真實一點沒有關係,還是要怎麼舒服怎麼來,而不是做一個虛偽的偽君子。

正因為如此,小時候我們喜歡的闡教,現在變得讓人討厭了,而小時候討厭的邪門歪道,現在對他們卻有了更多的同情心。也許,說不定我們也是“邪門歪道”那一類的人,而不是“別人家的孩子”那樣的根正苗紅的一類人呢?


史論縱橫


所有看《封神榜》的人,肯定都同情截教啊,沒辦法,通天教主和截教中人,太實誠了,最遵守規則,所以,截教最後,死傷散和被收了七七八八,剩下幾百個人,跟無當聖母離去了。

首先,截教不是反派。封神榜中,也沒有反派,而是三教(人道教、闡教和截教)眾仙歷殺劫呢,同時,昊天大帝向三教要人,為他的天庭服務。

而所謂的周大興商滅亡,商朝,也不是反派,反而,周朝臣反君,反而是逆賊。但聖人們要這麼幹,那就得幹。

其次,截教的人,太實誠,太守規則了。第一,抓到闡教人了,不殺,關起來;第二,絕對不以大欺小,更不會聖人直接跟仙人們打。反面闡教,就太無恥了:第一,直接殺;第二,殺不過,找師父;師父不行,直接讓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來;這也不行了,再找外人西方教的接引和準提來。簡直無恥到不要不要的。

不過,最終的結果是,天庭神位,全歸了截教。看似截教大敗,但其實,截教門人,在天庭和西方教(後來的佛教)中,佔據了主要。

這也使得,幾百年後,人道教和闡教,變成了打醬油的二流勢力;而截教,以某種方式,重新強大了。


董江波


原本沒有想過回答這個問題,卻因為我對這個問題的一條留言,頂撞冒犯了一個文化領域大佬,並因此被拉黑。起因是我並不贊成站在道德的高地上簡單粗暴地對所謂反派進行徹底否定。

就好比《封神演義》裡的截教,之所以受人同情,並不是因為讀者是非不分,善惡不辯,而是讀者經歷了生活、對於人性的善惡有了更深的瞭解,他們不再以非黑即白的態度去審判歷史人物,臧否小說形象,這恰恰是內心成熟的標誌。

回到問題中來,截教為什麼作為反派反而受到讀者的同情和喜歡?

原因很簡單,因為讀者的心理投射。鴻鈞門下三大弟子,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自立門戶,創建了道教闡教和截教三大門派,這三個門派對應現實生活恰恰就是精英和草根之別。

闡教十二金仙根正苗紅,血統高貴,道教更是聖人云集,唯有通天教主有教無類毫無保留地進行普及教育,飛禽走獸、妖魔鬼怪乃至一塊石頭都可以修煉成仙。

這就好像闡教、道教是哈佛劍橋,而截教是藍翔技校,畢業出來開推土機的拿的工資和劍橋海龜白領一樣多,那麼截教當然受人歡迎。

現實中讀者把自己代入三教,卻在截教中找到了自己的身份認同。在他們心中,闡教就是壁壘森嚴的名校、就像門檻極高的大城市,處處透著對草根的不友好,而截教則是他們改變命運的機會,因此他們喜歡截教,同情截教。這就是社會心理層的基礎。

況且截教弟子團結互助、有情有義,其中有恩愛夫妻,有替友報仇的師兄弟,聞太師忠肝義膽,匡扶正義,明辨忠奸、趙公明行俠仗義,江湖道義,就連蘇妲己狐狸精之所以作惡,也是受命於女媧,而並非其自願所為。

相比之下闡教教徒在許仲琳的筆下一個個都是高大上的偉岸形象,他們似乎替天行道,但是大多詭詐無情,手腕強硬,缺乏人性的溫暖,善於權謀而缺少真情流露,比如父子相殘的哪吒,師門傾軋的申公豹,正派人物陸壓道人的釘頭七箭書陰險歹毒,不像是正派所用。這大概就是偉光正的聖人應該有的姿態?總而言之,現實生活中這類人物不受人待見。

說這些無非是想告訴這位大佬:飽讀書籍是好的,但是更要讀懂人性。要深度瞭解讀者為什麼愛反派?切莫站在聖人的高度,去審判和指責讀者同情心氾濫、三觀不正、是非到底敗壞。小說畢竟是小說,看得不僅僅是正反善惡,更是品出人生,您說對吧?


西雙版納的茶花


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封神榜並沒有去定義正派和反派。從這個角度去閱讀封神榜就說明讀者並沒有真正讀懂這本書。

其次,封神榜的主題不是為了宣揚邪不勝正,而是為了構建一個完整的神仙系統。以周代商只是整個故事架構所需的一個歷史背景而已。

中國古代的神仙譜系比較混亂,來源複雜不成體系。除了上古神仙系統以外,還有道教逐步成型以後所形成的修仙系統,各地民間信仰所形成的地方神明系統。神仙譜系不完整帶來的一個重大影響,就是使得道教的發展受到了阻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要對當時的所有主要神仙進行一次系統化的梳理,界定相互之間的關係和地位。

明代中晚期的時候,道士許仲琳以小說形式創作的封神演義完成了這樣一個工作。在封神演義當中,他完成了上古神仙系統和道教神仙系統的完整對接。這對於道教統一神仙系統,進行宗教信仰推廣具有重要意義。

再次,無論是闡教還是截教,其實都是依天命行事,並沒有正邪之分。封神演義當中宣揚的是宿命論,一切在一開始就已經被寫進了封神榜之中,後續的個人努力是徒勞的。而一旦所有事情都已經被註定,那麼無論之前的形式是善還是惡,本質上都不再具有了可以考評的性質只能是被認為是推動歷史所必須的一種行為。所以無惡不作的紂王也可以在死後被封神就是這個道理。

最後,讀者在閱讀當中形成的個人情感,不一定和作者在寫作時候的思想傾向一致,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在西方的文學理論當中將這種現象視為一種常態。有人將這稱為讀者對於文藝作品的再創造。有人為落敗的一方鳴不平,指責闡教其實更為虛偽,倒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作者本身也沒有將其視為正義的一方加以全面正面的打造。但是這種解讀,流於表層沒有能夠深入的瞭解作者的創作意圖,所以在深入分析的時候就沒有太大意義了。


用戶4325101516


首先指出,在歷史上的商周時期,我國什麼教也沒有。道教由張道陵創於漢朝,佛教始行於唐朝。《封神演義》中的佛教(西方教主),闡教(光明正大的道教),截教(原為皆教~~不論人和動物都可參加的屬於左道傍門之類的教派)。書中的這些教派,都是作者(許仲琳)為藉助武王伐紂這段歷史,虛構的一段,以申公豹與姜子牙的恩怨為引線,進而展開了一場闡截兩教弟子的大廝殺,最終演繹了一封神大戰!也成為人們瓜田李下談論的話題!〇〇,由此可知,《封神演義》中的闡截兩教沒有哪個是絕對正確的,也不能說截教就是反動派。至於有些人同情截教,很可能認為截教門人有造反精神。我看此書認為截教並不是反動教派,我們從截教第子的死亡中,可總結出的教訓是,凡做事不可爭強好勝!古云:〈事非皆因多開口,煩惱都是強出頭〉。凡截教門人遭殺戮者,大都是覺得自己有些道行,有點法術,有幾樣法寶,而不知人上有人,山外有山。最終招來殺身之禍!比如,趙公明,三仙島的三霄女,餘元等等。死的很不值!關於為什麼截教如此龐大道行也不低,為什麼殘敗,那全是作者安排的!他不這樣寫,武王能滅紂嗎?武王若不能滅紂就不符合歷史。因此必須這麼編!所以看神話小說,就是看熱鬧,千萬別當真,也千萬別叫真!


張永科38


因為截教有教無類 教徒不論出生更重能力 教徒待著江湖氣崇尚個人主義人味更足


吃白菜的虎


因為截教比較愛護小動物!


若水157013550


你都已經說是邪教了。怎麼會是正派。正派當然是善教。

名字是原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