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膝盖献给你

01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一段新闻,说南通一个14岁的女孩子,和父母闹矛盾,离家出走,想要去重庆找某位青少年偶像寻求安慰。经过民警耐心劝导,最终联系家人,被接回了家。

有趣的是网友的评论:

我们那个年代离家出走,一般是去少林寺;

现在离家出走是去找王俊凯,找偶像。

不同的时代,少年的心路历程是一样的,都是寻找希望与寄托。

我就想起我读初二的时候,我和两个男同学,不想上学,翻墙跑了出去,沿着学校北面的一条河的河堤,向东走了很远很远。走到快要天黑,三个人又回去了。刚翻墙跳进学校,发现班主任老师在墙下面等着呢。

跟着他进了办公室。训了一顿,说,没别的,你们三个的爹,我都认识,叫家长吧。

印象里,记得班主任老师叫胡安录。

现在想起来,他当时应该是30出头的年纪,现在应该快有80岁了吧?希望他老人家健康长寿。

02

前面说,那个时代的孩子出走去少林寺,是因为电影《少林寺》。

少林寺和金庸小说,是那个时代青少年的梦想。学得一身武艺,行走江湖,行侠仗义。

我至今还记得自己,当时看完电影,从影院出来,虽然是在街上了,心还沉浸在电影里的场景,觉得自己就是觉远小和尚,这个时候如果有个坏人出现,我也能一口气三下五除二,把他打倒,出胸中一口恶气。

少年心性。

那个时候,李连杰是我们的偶像。

电影里,他跪在大雄宝殿前,被和尚剃了头发剃度受戒的时候的对话,还有牧羊女站在门外,听他说能持,流泪的画面,真的令人心碎啊。

03

余华的小说《活着》结尾,很多人称之为神笔,因为他写尽了中国人的一生: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

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04

这两天看人批连岳,很有意思。比如这一篇:

一个叫连岳的男人决定和我们说再见

连岳在前几天的为自己辩解的文字里,说他喜欢君主制。我倒是因此想起来胡适。

胡适回国后,暴得大名,很多人都想见他,连退位的溥仪皇帝都想见他。胡适也想见皇帝,于是两个人通了电话,约定胡适去皇宫,见面,连两个人见面的礼仪都说好了,平礼,互相鞠躬,互称先生。

结果胡适进了故宫,见了溥仪,本来要鞠躬的,突然膝盖一软,跪了下去。

我把膝盖献给你,这句现在流行的网络语,其实在胡适那个时代就有了。

所以,当有人喊:xx人从此站起来了的时候,很多人依然跪着。

不信,你上网搜一搜,到处都是跪着的人。受了委屈,无处可诉,于是去找大人,见了跪下:

大人啊,小民冤枉,你可要为我伸冤哪。

我把膝盖献给你

关注公子号,瞎爷爷,我们就不再失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