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有人說“環境不改變,以前發生的問題又會再次發生”?

全之眼


我認為這個太絕對,老話說得好,環境是死的人是活的,辦法總比困難多。動物都能根據氣候環境的變化改變自身的狀態,調整適應性,人還擁有智慧,能改變的方式很多,除了改變環境,還能改變自己。

很簡單的例子,這次疫情,同樣的病情,為什麼中國能在抗疫中做的好,而其他國家依葫蘆畫瓢為什麼就不可以呢?客觀條件差不多,那就是主觀的原因。

或者因為疫情許多公司倒閉,許多人員失業,但還是有人在賺錢,同樣是經濟蕭條的大環境,還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處理方式,結果也是大相徑庭。

所以不要小看主觀能動性,有時候並不是環境問題,而是你付出改變的能力還不夠。



沈小陸


我來回答你!

你這個問題是常人常態,人是環境的產物,跟著蜜蜂找花朵,跟著蒼蠅找廁所,跟著麻友上賭桌,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鑄就性格,性格成就結果,人很難脫離環境的影響,有個21法則,就是一個人連續重複21次過21天,肌肉和人都有獨特記憶能力,21天就可以培養一個行為習慣,人處理日常問題又只能過根據過去的經驗積累,更別說日久月累的環境影響了,替換一個新的習慣,第一會必須打破固有的認知,第二必須哪個新的方案替換他,提供個單一解決方案容易,但要從新編排一個人理解世界行成的固有認知,沒有幾次死裡逃生,痛徹心扉的經歷不容易,刷新思想比刮骨療毒還難,猶如給一個人重新裝個理解世界操作系統,人基因,先天,後天,特長,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執行能力,更別說在不改變日常環境去影響一個人了!

所以公司都談用人不談造人,成本太大,風險太高,改變是一個人自己的事!就孔子都說每日三省吾身,更不說普通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