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後諸葛時代的蜀國,“樂不思蜀”的劉禪是否大智若愚?

羽落滄海


話說劉禪就是一個典型的富二代,自己不用創業,就和王思聰一樣,一下就拿個500萬,敗了就敗了,無所謂。靠著劉備給他奠定的基礎,後有諸葛亮給他打下的半壁江山,話說創業容易,守業難,首先也是有能力的,後期的蜀國,當年和他爹一起打江山的五虎上將都死的差不多,後期的諸葛亮,還有姜維,不停的,北法。 也是過度的勞民傷財了,當時的蜀國繼承的還是打著復漢的政策,漢朝已經滅亡,大勢已去。總的來說,劉禪個人的角度來說,他已經不錯了,起碼保全了性命。



一杯清茶讀歷史


其實,劉備死後,我覺得劉禪的表現是他看懂了天下局勢。

我們看看劉禪是怎麼表現得:

樂不思蜀

“樂不思蜀”講的是諸葛亮死後,蜀漢滅亡,後主劉禪投降司馬昭,司馬昭宴請劉禪,故意安排蜀國的節目,劉禪看得津津有味,司馬昭問劉禪感受如何,劉禪說:“此間樂,不思蜀”的故事。

其實劉禪心知肚明,司馬昭這般問他,其實就是想看看他心裡到底有沒有二心。

劉禪雖然不算聰明,但跟了諸葛亮這麼多年,耳濡目染也該懂得一些。如果他投降司馬昭之後,表現得一副還是胸懷抱負的模樣,難保司馬昭不會直接殺了他。

所以,我說劉禪根本是在裝。

大智若愚

不過,這也體會了劉禪大智若愚的地方,現在他沒有任何人可以庇護他,唯獨剩下的就是自己的身份,司馬昭接納他的目的無非是看他父親的身份能帶來的影響力。

劉禪選擇裝傻來麻痺敵人,一方面是為了讓司馬昭放鬆對他的警惕,一方面是在等待機會。

“臥薪藏膽”的故事告訴我們,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那“樂不思蜀”就是在跟我們說該低頭時怎麼低頭。劉禪真的不傻,已經到了如今這般地步,他要放下的是曾經的尊嚴,還有心裡的仇恨。

如果死了,那他就連最後的機會都失去,所以,他的做法我認為正是他“大智若愚”的表現,並且騙過了很多人。

結束語

這個時期,其實有一個人和劉禪一樣苦,那就是司馬懿。

在魏國這一方,按理說已經是兵強馬壯,不管蜀漢還是東吳都已經枸不成威脅,但司馬懿卻遲遲不願拿下。因為,他清楚曹家還需要他震懾兩家,所以,如果兩家沒了,他自然難保地位。

劉禪也明白,自己若是不表現出這種模樣,指不定早被打成什麼樣了。


purelove


蜀國後主劉禪在後世之人的心中沒有一個好的印象,天資愚笨、膽小怕事,作為一個國家的統治者,卻沒有一點承擔責任的能力。許多人都認為是他的不作為才導致蜀國的滅亡。那麼,劉禪真的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嗎?

“虎父無犬子”這句話,在劉備父子身上失效了。劉玄德半生流離打下來的蜀漢帝國,在他兒子劉禪手裡,愈發孱弱,以至於竟成三國中最先滅國的那個。千百年來,人們對蜀國有多深情,就對後主劉禪有多嫌棄。因為他是亡國之君,因為他是羅貫中筆下“扶不起的阿斗”。可是,劉禪真的如此不堪嗎?事實上,後世對於歷史中真實的劉禪的評價,呈現出了兩個相對極端的聲音:有人說他是弱智低能,有人說他是大智若愚。抨擊劉禪者,無外乎抓住這幾個方面:不戰而降、沒心沒肺、能力低下。

公元263年,魏國對蜀國發動了大規模滅國性戰爭,衛國者還沒來得及上演悲壯慘烈,就被鄧艾的天降奇兵一招鎖喉。隨後,從百姓到朝臣,全都亂了陣腳。劉禪召集緊急御前會議,當時群臣大多支持投降於東吳,但有一人堅定表示應該投降魏國。此人叫譙周。譙周的一番雄辯,基本可以概括為三個層次:首先,是打還是投降?答案沒爭議,降。其次,降東吳,還是降曹魏?答案是,降曹魏。

為什麼?理由很簡單,“魏能並吳,吳不能並魏明矣。等為小稱臣,孰與為大,再辱之恥,何與一辱?” 魏強吳弱,吳國也終將被曹魏吞併,到時,吳國也將向魏國稱臣。我們投降東吳是為一辱,東吳被並之後再投降曹魏是為二辱。反正都是被辱,幹嘛要糟踐自己兩次呢?

第三,投降了曹魏,蜀漢君臣會不會集體遭殃?答案是,不會。曹魏為了降服東吳人心,必會優待蜀漢降臣。如此三個層次分析下來,整個朝堂皆以為然。於是,劉禪宣佈投降。

只是,前方的姜維很搓火,後世的讀者很鬱悶。畢竟此時的蜀漢實力尚存,府庫充盈,兵甲十萬,難道你劉禪不該誓死戰鬥到最後一刻嗎?!可別忘了,打仗,拼的是人命。當年,劉備入蜀,劉璋的城中也尚有三萬精兵、糧秣可支撐一年,但最後劉璋還是不忍塗炭百姓,選擇開城投降。對此,後世多予肯定。如果說,劉璋投降劉備是對的,那麼劉禪投降曹魏為什麼就是錯的呢?

站在蜀漢的角度,劉禪不戰而降,是懦弱。可站在百姓蒼生的角度上看,這又何嘗不算一次功德呢?

蜀漢亡國後,投降了的劉禪來到洛陽。在洛陽,司馬昭好吃好喝的招待著他。一次司馬昭設宴,席間,樂者所奏是為蜀國音樂,舞者所舞是為蜀國舞蹈。聞聲思鄉,在場的所有蜀國人皆痛哭流涕。唯獨劉禪,喜笑自若,開心得不要不要的。當時司馬昭就與旁人講,“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

後來司馬昭又問劉禪,你想念蜀國嗎?劉禪脫口而出:“此間樂,不思蜀。”“樂不思蜀”這個成語便由此而來。後來,劉禪的一位舊臣郤正聽說這件事後跑來找他,告訴他說,您如此講話,太沒心肝,下回別人再問你,你要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然後把眼睛閉起來。

下一次,司馬昭又問劉禪,你想念蜀國嗎?劉禪按照郤正教他的樣子答道:“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然後把眼睛一閉。司馬昭多聰明啊,說,“何乃似郤正語邪!”不對呀,這話聽著怎麼那麼像郤正的口吻呢。劉禪馬上把眼睛一睜:咦!你咋知道!就是他教我這麼說的耶!

劉禪此舉,引得“左右皆笑”。不管是譏笑還是嘲笑,劉禪都只能報以傻笑。自此之後,司馬昭忙於篡魏,遂不再對劉禪生毒害之心。對於此,後世爭議頗大,有人說他沒心沒肺、胸無社稷,實屬蜀漢之恥。但也有人說他大智若愚、明哲保身。271年12月,劉禪在洛陽病逝,終年64歲。在中國曆代亡國之君中,這樣的落幕其實算非常體面的了。只是,不知道在後世讀者心中,這算善終,還是算苟活?

劉禪的行政能力,也是後世爭議之所在。或者說的直白些,劉禪真的很弱智嗎?劉禪剛即位時,“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國家的大事小情,都有諸葛亮拍板作決定。於是,罵劉禪的,說他弱智,自然無法主政;挺劉禪的,說他善於放權、氣量甚大。後來,諸葛亮去世後,劉禪立馬就廢除了丞相制度。然後任命蔣琬為大司馬,主管行政,兼管軍事。又任命費禕為大將軍,主管軍事,監管行政。將原來集於諸葛亮一身的權力,一分為二,且讓兩個人相互交叉、相互制衡。如此精緻的政治安排,難道是弱智的人能夠做出來的嗎?不可能嘛。

公元238年,北方曹魏出了點亂子,遼東太守公孫淵造反,司馬懿出兵平叛。劉禪認為可以藉機北伐,於是下詔給蔣琬說:此不失為天賜良機,因為相父在隆中對中已經講過,當天下有變時,我們可以有所動作。不過你也不要輕舉妄動,“須吳舉動”,如果吳國動,那我們也動,兩國一起攻擊曹魏。如此思考,大概也非弱智之人所能為。當然,要論其行政能力有多高,恐怕也沒有。

縱觀劉禪一生,多數時間,命不由己。從小隨父漂泊,險些夭折。當了皇帝,也活在父輩的光環之下。終了當了亡國之君,還要裝瘋賣傻、強顏歡笑。給劉禪一個客觀些的評價吧。應該說,此人智商正常,稱其呆傻愚笨,全然是冤枉了他。但同時,他也才能平平,稱其大智若愚,也著實有些平反過度了。

而他的悲劇人生,恐怕非一人之過。個人命運與後世風評,終究,脫不開那個時代。一個人再強,在大勢面前,也是滄海一粟。縱然是丞相諸葛亮,夙夜匪懈、鞠躬盡瘁,不也終難擋蜀漢之頹勢。可為什麼人們依然愛他?因為他滿腹理想,又足夠悲情。於是在這樣的座標系之下,再看劉禪,他的冷靜就會顯得冷漠,他的隱忍就會顯得懦弱,他的無奈就顯得不值得同情。

人們對歷史人物的期許不就是這樣,要麼結果霸氣側漏,要麼過程酣暢淋漓。可是,劉禪沒能滿足這份期許。他既不是偉人,也無大勢可乘。他不過是一個生在帝王家,偏又生不逢時的普通人。





周朝文DMU


  “此間樂,。不思蜀!”

想必大家《三國演義》中“樂不思蜀”的這個成語典故一點也不陌生,蜀國後主劉禪投降魏國後,魏元帝想試探劉禪是否情繫故國而生反心,。以決定對劉禪是留還是殺,於是派魏國當權者司馬昭設宴款待劉禪。席間故意安排演湊蜀樂、跳蜀舞,並問劉禪“頗思蜀否?”,劉禪對曰:“此間樂,不思蜀!”自此,,“樂不思蜀”便成為了“阿斗”2000多年來一直為人們所詬病的笑談,成為了後主劉禪昏庸無能的有力證據。但是劉禪真的是弱智和無能嗎?

  其實不然,蜀國的兩代皇帝,不論是開國之主劉備,還是亡國之君劉禪,他們都是工於心計的明主。這裡我們是不能僅以成敗論英雄的。劉備自稱漢室宗親,以“仁德”佈於天下,用自己的雄才大略建立蜀國;劉禪雖然是坐享其成的“”皇二代”,但是他能在充滿內憂外患的情況下,穩坐龍椅40多年,縱然是投降後也能安度一生,是多麼的不容易,沒有過人的智慧怎麼能辦到?

深諳帝王之術,顧全大局,保穩定。

  劉備白帝城託孤,劉禪17歲即位,開始與亦師亦父的諸葛亮共同處理政務達12年之久。諸葛亮雖然沒有反心,但是難免會有驕狂和我行我素的一面,劉禪能以大局為重,委曲求全,對“相父”給予極大的尊敬和無比的權利。在諸葛亮面前當一個好晚輩,好學生,“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成就了諸葛亮“鞠躬精瘁,死而後已”的一生,這中間是有多少的隱忍。諸葛亮六出祁山,九次北伐,劉禪多的是不同意。但是當他執拗不過諸葛亮後,依然選擇的是全力支持,在後方帶領一幫文官積極的為前方準備所需物資,不曾懈怠,更沒有與諸葛亮成為對立的所在。“臣有道而君無為”劉禪正是選擇這一種無為而治的哲學方式與諸葛亮和諧共處,作為帝王的他,。這份容忍是需要多麼大雅量?

 當然劉禪也獲得了諸葛亮的高度評價:“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

  再說諸葛亮去世後,劉禪取消了丞相職位,執政長達29年,而蜀國內部也並不是十分穩固,分出了好幾個利益集團。劉禪深諳帝王的制衡之術,重用蔣琬、費禕、姜維等使蜀國政治平穩,人民安居樂業,發展生產。名人李密認為劉禪堪比春秋時期的齊桓公,可見劉禪的政治能力也不是一般的。

 “樂不思蜀”其實是謀略深遠

  劉禪之所以力排眾意選擇投降曹魏,是因為蜀國相對曹魏和東吳來說,建國晚,、根基薄、發展慢。他明白蜀漢朝政已經到了腐朽沒落的邊緣,再強撐下去已無意義,不降曹魏也只能給老百姓帶來無窮無盡的災難。投降後,在宴席上劉禪看見司馬昭的陰險狡詐,提高了警惕,處處笑臉相迎,喜笑顏開,才有“此間樂,不思蜀!”,引得文武百官鬨堂大笑,說他果然是“扶不起的阿斗”,魏元帝知道後也安心了,還封劉禪為安國公,屬下許多大臣也被封侯,得到重用。他的“樂不思蜀”,犧牲了自己名聲,卻保護了所有的跟他一起投降的大臣的命,當然也保全了自己的一家。

劉禪從當皇帝到投降,在位共41年,是三國時期所有皇帝中執政時間最長的一個。在那樣一個群雄並起的動盪時代,能執政40多年,最後得以善終,沒有一定的才能和謀略肯定做不到的。他的所做所為,算不上是英雄,也算不上是一個明君,但是也絕對不能說是一個昏庸無能的扶不起的“阿斗”。








文史外鑑


從以下幾個方面給出不同的觀點:

1. 大家認為劉禪沒本事扶不起無非是幾個方面。第一,聽信讒言,濫用小人,但實際上歷史上有的皇帝有誰身邊沒有小人呢?物極必反陰陽相生,小人也有其存在即價值,就算他父親身邊也有。第二,還沒打仗就直接投降,我認為這並不能說明什麼,相反,劉禪這種方式反而是大智慧的體現。當時的情況要麼是被殺,要麼就是投降,拼死一搏必然可貴,但我看來不過莽夫行徑。真正的形勢下,有幾個人有劉禪亡國的勇氣。

2. 有時候,活著比死更需要勇氣。再者也是為了百姓,大戰開始必定血流成河,在明知自己不可能戰勝對方的情況下還拼死一搏,那死的就不僅是自己了,還有滿城的將士甚至百姓。這一點看來,他不僅不傻不昏庸,還體現了一個仁字。第三,忘記了別人的恩情,當年趙雲穿梭數十萬曹軍中救出他,可以說對他有大恩,但偏偏後來的追諡中,大功之人全緬懷了一遍,就是沒趙雲。

救命之恩卻被他忘記,這確實讓人憤怒,但實際上,他之所以這樣,是從其父親傳下來的對趙雲的待遇,後來這個問題被大家提了出來,劉禪便重新追諡了他。

3.胸無大志,心中無國。當時的情形,國破家亡,劉禪當時已非一國之君,而是個俘虜,當時司馬昭給他吃的飯聽的歌跳的舞都是蜀國的,蜀國曾經一幫老臣均是淚流滿面,唯獨劉禪無動於衷,仍然該吃吃該喝喝,這真的是沒心沒肺嗎。大家換位思考下,設身處地的想一想,當時“你為魚肉”,普天之下皆是刀俎。為了活著,保留最後希望還有別的選擇嗎。

由此可見,劉禪真的是扶不起嗎?只能說他生在的那個大環境不好,若是換個環境未必不能成一代明主。劉備死前諸葛亮曾對他說過劉禪有大智慧,劉備知道諸葛亮的心,不會阿諛奉承他,諸葛亮說他有大智慧便是真的有大智慧。況且劉禪在位四十一年,可以說是當時做皇帝時間最長的了,當時正值亂世,沒有大智慧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劉禪能在位這麼長時間也恰好體現了它的不凡,如果不看時間的話,也可證明劉禪非無能之人。


看我的帽子漂亮嗎YD


撞到景陽鍾,

景陽鍾自鳴得意!

你問得是:

縱觀後諸葛時代的蜀國,"樂不思蜀"的劉禪是否是大智若愚?

景陽鍾自鳴:

劉禪是一個腐朽無能,苟且偷安,對國家及父老鄉親毫無感情的無恥之徒。

知道劉禪阿斗,無外乎《三國志》、《漢晉春秋》和《三國演義》小說,這些古書和小說中關於劉禪的事蹟不是很多,基本上沒有好的評價。

劉備為了娶東吳孫權的妹妹而過江東,孫權為了控制劉備而施美人計,將妹妹孫尚香做誘餌,結果賠了夫人又折兵,氣死了東吳大都督周瑜。後來孫權慌稱老孃有病,騙孫尚香回東吳,孫夫人帶阿斗過江被趙雲截下,留存了劉備一點骨血,沒料到蜀國江山反到斷送在了劉禪手中。

劉禪因母親夢見仰呑北斗,因而懷孕生了劉禪,取乳名阿斗。

劉禪雖然生於動亂之中,但並沒有受到戰爭應有的煅煉。他十七歲時繼承了劉備劉皇叔的蜀國帝位,卻沉迷於聲色犬馬🐴,不理國政。征戰治亂,內政外交均由諸葛亮操持。他只"負責"寵幸宦官黃皓,偏聽偏信,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有時給孔明造成許多人為的麻煩和困難。

魏軍鄧艾、鍾會伐蜀,阿斗貪生怕死,對文臣武將提出抵抗魏軍的建議拒不採納,而接受了譙周的投降政策,打開成都城的北門,親自綁縛自已,抬著棺材,出城投降,葬送了劉皇叔劉備打下的江山。

之後,舉家被東遷洛陽。劉禪照樣吃喝玩樂,毫無思念故國之情。

《漢晉春秋》記載,文王司馬昭宴請劉禪,叫歌伎跳蜀中歌舞,其他人都感慨淒涼啊!蒼傷!而阿斗卻喜笑自若,並無一絲悲哀,司馬昭問他,有沒有想戀蜀地?他回答說:"此間樂,不思蜀"。漢語成語"樂不思蜀"典故就是說的這個三國故事。

《三國演義》小說的作者對劉禪的所做所為,嗤之以鼻,在小說中,毫不留情地把他登基之後的惡行,降魏苟且偷生的可恥場面,以及在洛陽的俘虜生活,大加喧染地加以描寫,暴露於筆墨之間,加以鞭撻。經羅貫中這般喧染,阿斗的世名便臭名昭著,成了低能無用的同義詞。

當然,西蜀的覆亡,是社會歷史進程的必然結果,有種種內外原因共同作用,不能完全歸咎劉禪,但劉禪的無能是最主要的原因。

"樂不思蜀"不但不是什麼大智若愚,根本上就是後諸葛時代蜀國後主劉禪慌涎無經,數典忘祖的代稱。

謝謝您的欣賞,

請您不吝指教!

日月星辰將天曉,

夜半鐘聲到客船。











景陽鍾


前言

對於劉禪,人們到的最多的莫過於在司馬昭與他之間的對話吧

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一句“此間樂,不思蜀。”讓人覺得劉禪就是一個徹頭徹腦的“扶不起的阿斗”,對於當時的劉禪在寄人籬下情況下,又怎麼能不低頭呢?

從他人的角度看待阿斗

諸葛亮在《與杜微書》中評價劉禪說:“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

諸葛亮在《與杜微書》中對劉禪的評價是:“他年斤十八歲,天資聰穎,禮賢下士”。

從諸葛亮的這句話中,不難看出諸葛亮對劉禪的評價還是很高的,並不是想《三國演義》中表現的那麼的不堪。

劉備也謙虛地說“審能如此,吾復何憂!”

看完諸葛亮對劉禪的評價,我們再看看你劉備的對劉禪的評價,也是一個很正面的評價,說劉禪能如此聰明,劉備自己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擔憂的了。

《晉書.李密傳》載,李密認為劉禪作為國君,可與春秋首霸齊桓公相比。

從《晉書·李密傳》也能看出劉禪是一個非常有賢能的一個人,可與齊桓公做對比,齊桓公可是在管仲的輔助下成為了春秋五霸之首,輔助劉禪的諸葛亮可是“自比管仲、樂毅”的,假日時日,還真的說不定能光復漢室呢,當然這也是假設,歷史已成定局。

王隱在《蜀記》中講:劉禪之所以寧背罵名而不作辯解,乃“全國為上之策”。

像劉禪這樣注重國人現實利益的政治家,與“打腫臉衝胖子”的面子政治家所不能同日而語。

周壽昌的《三國志集解》評價阿斗說:“恐傳聞失實,不則養晦以自全耳。”

《三國志集解》評價對劉禪的傳聞有失偏頗,韜光養晦保全自我罷了

從以上的文獻記載,劉禪並不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歷史沒有全面的闡述他的為人,並且“樂不思蜀”一個成語流傳甚廣,世人皆知道其貪圖享樂而不思念亡國,也讓許多人認為,劉禪就是一個昏庸無能的君主。

《三國演義》這本小說也把劉禪寫成了“扶不起的阿斗”,久而久之,劉禪就真的成了“扶不起的阿斗”,畢竟小說還是小說,對歷史人物的刻畫還是有是偏頗的。

為了活命,丟棄尊嚴,與大智若愚無關

根據史料文獻記載,劉禪確實是一個有智慧賢能的君主,只不過怯弱是真的怯弱,這一點《三國演義》 刻畫還是比較真實的,之說以這麼說他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個怯弱的。

公元263年,司馬昭率領的曹魏大軍發動消滅蜀漢的戰爭,鄧艾率領大軍前來工程,雖然有姜維等人的奮力反抗,奈何此時的蜀漢已經積弱多時,也沒有能與“五虎上將”般的將軍,在面對勢如破竹的曹魏大軍,劉後主劉禪只能放棄抵抗。劉禪在投降的時候做出的行為足以展現他懦弱的一面。

(鄧)艾至成都,禪率太子諸王及群臣六十餘人面縛輿櫬詣軍門,艾執節解縛焚櫬,受而宥之。《三國志 · 鄧艾傳》

“ 櫬 ”就是棺材,意思就是劉禪把自己捆綁起來、抬著棺材到鄧艾軍營前乞求饒命。慶幸的是,鄧艾寬恕了他,說道:

諸君賴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吳漢之徒,已殄滅矣。《三國志 · 鄧艾傳》

鄧艾的意思也是吧自己捧的高高在上的,他說:幸虧你們遇見了我,要是遇上漢光武初年同樣滅蜀地的吳漢,你們就全沒命了。

劉禪作為一名君主投降的時候就代表了這個國家,他這種行為相當於舉國投降,把自己、自己的國家臣民、領土都雙手奉上,這是何等的卑微才能做的出來的。

劉禪投降的時候還有一封投降書的,我摘抄一段,更能真實的反映出劉禪在面對曹魏大軍的時候展現出的求生欲有多強。

天威既震,人鬼歸能之數,怖駭王師,神武所次,敢不革面,順以從命!

天子的威嚴已經震動了天地,天下的人和鬼都在歸順您的定數之中,陛下的大軍使我驚恐畏懼,神勇威武之師所到之處,我怎敢不洗心革面,歸順並聽從您的號令。

自己本身就是蜀國的陛下,在面對敵人的時候竟然叫敵人為陛下,這是多憋屈呀?

存亡敕賜,惟所裁之。輿櫬在近,不復縷陳。"是日,北地王諶傷國之亡,先殺妻子,次以自殺。

我們的生存滅亡,都聽從您的裁斷,(如果要殺我,所需要的)棺材和靈車就在近旁,不再一一陳述了。

為了能被對方納降保住性命,已經完完全全的把自己的生死交給了對方,字裡行間都表達了自己沒有任何的反叛之心,能看到的都是我們的一片“赤誠之心”。

任何一個有點尊嚴的君主都不會做出這樣辱滅自身的行為吧,但是劉禪就做到了,為了活命他已經把自己的尊嚴丟到九霄雲外了。

當被問到“頗思蜀否?”時,他的人和性命都掌握在別人手裡,如果他表現出很想念自己的故國時,那麼他面臨的就是牢獄之災,甚至會因此丟失了自己的性命,劉禪如此惜命的一個人,又怎麼會說得出來呢,為了性命,連君主的尊嚴都可以不要,何況這僅僅是一句“善意的謊言”。

最後

劉禪所做出的行為,在我看來,並不是大智若愚,僅僅是為了活命,在他看來能活命就已經高於一切了,這和越王勾踐的臥薪嚐膽有著本質的區別,越王勾踐在吳國做奴隸時候表現出來的才是韜光養晦,大智若愚的表現,而劉禪,頂多算是保命罷了。


關注文化歷史,關注@孤篇

銘記過去,共同成長!!

我是孤篇,一個專注於文化歷史的95後青年!!


孤篇


樂不思蜀出自:《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記載,蜀亡後,後主劉禪被安置在晉都洛陽。司馬昭問他:“頗思蜀否?” 他說:“此間樂,不思蜀。” 後泛指樂而忘返或樂而忘本。一方面:劉嬋當時的境遇有才能的大臣大多已經去世了,公元263年,已經被作為亡國之君,留在洛陽,身邊不可能再有盡心輔佐之人,身不由己。另一方面:從他個人的抱負來看歷史上被稱為扶不起的阿斗,在如此境遇下,還能有好吃好喝待遇,對他個人來說也不得說是件好事。最終劉嬋是善終老死的,而吳國的卻不得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