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於算計的人,發不了大財!

企業家王健林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我比較大方,手也比較散,大家說我這樣發不了財,也不是特別善於算計。但是後來過段時間證明,古人說的對,小勝靠智大勝靠德,算計不一定能發大財!”

精於算計的人,發不了大財!


確實如此,小財靠智,大財靠德:斤斤計較的人,走不遠!精於算計的人,發不了大財!真正的大智慧,不是聰明算計,而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以不爭的態度去爭天下,最後反而獲得最多。

正如晚清名臣曾國藩所說:“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聰明人吃老實人,老天吃聰明人,最後老天又被老實人給吃了。所以說,大智若愚的老實人,不去算計,反而成就最大。

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為什麼“精於算計的人,發不了大財”!

精於算計的人,發不了大財!


1,聰明反被聰明誤

《紅樓夢》中有句名言叫“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句是作者曹雪芹用來形容賈家榮府的實際掌權者和財務管理者王熙鳳的。王熙鳳精於算計,壞事做盡,費盡心機地算計顯得十分聰明,到頭來反倒算計下自個兒的性命,因病逝世。

其實,歷史上還有很多“聰明還被聰明誤”的例子。

比如說,楊修是東漢末年的大才子,這一點也不錯,但他老喜歡在曹操面前顯擺小聰明,最後惹怒了曹操而被殺;

許攸在官渡之戰中幫了曹操大忙,這也是事實,但許攸經常當眾顯擺自己的功勞,生怕曹操忘記了,最後因自恃其功而屢屢口出狂言,終因觸怒曹操而被殺。

精於算計的人,發不了大財!


老話說得一點也不錯:“聰明外露者德薄,詞華太盛者福淺”,聰明太過顯露,這種人品德單薄無依;才華太高的人,福分也顯得相對少一些。

反倒是懂得內藏鋒芒的人,少招致他人嫉妒和怨恨,懂得順應天道,最終“藏者勝”。正如謀聖鬼谷子所說:“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

聰明人,精於算計,喜歡貪圖小便宜,因此更容易上當受騙,因小失大,得不償失。正如老話所說:“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喜歡算計的人,經常只看到利益多寡,而忽略了背後的風險,因此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精於算計的人,發不了大財!

2,格局不高,難成大事

精於算計,喜歡斤斤計較的人,容易得罪人,口碑不好,人品也不怎麼樣。而人品和口碑都受到影響,註定路也走不遠,發不了大財,正所謂是“人的發展,短期看機遇,中期看能力,長期看人品”。

古人倡導“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的處世之道。為什麼?就是因為古人從長遠角度看待做人做事,格局更高,視野更廣闊,想的是放長線釣大魚。有舍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捨不得!

人的一生,思路決定出路,格局決定未來。如果做人做事過於計較,就會目光短淺,很難打開格局,甚至是經常為了幾毛錢的事情與人爭得臉紅脖子粗,浪費時間和精力,難成大事。

精於算計的人,發不了大財!


莊子有句名言:“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這番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小格局的悲哀!

你不可對井裡的蛙談論關於海的事情,因為它們的眼界受著狹小居處的侷限;你不可對夏天生死的蟲子談論關於冰雪的事情,因為它們的眼界受著時令的制約。

同理,我們也不可對見識淺陋的人談論大道理,因為他們眼界受著所受教育的束縛,認知層面比較低,看問題的角度深度都達不到一定的水平。

人與人之間的區別不在於貧富,而在於認知層次的不同。認知層面越低的人,越加的固執,他們限於認知漏斗的底部,是聽不到、聽不懂認知層次高的人在說什麼,也看不到上層的風景。所以說,在這個時代裡面,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本質上也是認知層次的競爭。

精於算計的人,發不了大財!


精於算計的人,視野受限,格局也變低了;他們總是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打小算盤,可能會發點小財,但是能成大氣候。

真正聰明的人,大格局大視野,懂得審時度勢,長遠投資,韜光養晦,多做準備,去迎接未來機遇與挑戰。一旦機會來臨,他們便可趁勢而上,扶搖直上,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這便是《易經》中所說的“潛龍勿用”到“飛龍在天”的做人做事大智慧,需要我們好好領悟、實踐!

你的心有多大,夢想就有多大;夢想有多大,你的事業和財運就有多大!正如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巖所說:“如果你有一鄉的眼光,你可以做一鄉的生意;如果你有一縣的眼光,你可以做一縣的生意;如果你有天下的眼光,你可能做天下的生意。”

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狹路行人,讓一步為高;酒至酣處,留三分最妙。真正有本事的人,能成大器,“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眾人拾柴火焰高;而精於算計的人,格局太小,失道者寡助,難成大事,財運也會與他們失之交臂!

精於算計的人,發不了大財!

結語:

企業家曹德旺說:“戒掉你的貪嗔痴,你就會做得更好,作為企業家,應該有境界、有胸懷,一種包容和寬容的心態處事!”

曹德旺先生信奉佛教,樂善好施,從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累計個人捐款已達110億元,有著“中國首善”的美譽。但是他認為財施不過是“小善”,而且他捐款越多,事業反而越成功。這都是得益於他的大格局、大胸懷,而不是斤斤計較,精於自己利益得失的算計。

老話說得一點也沒錯——小財靠智,大財靠德!那些斤斤計較的人,註定走不遠;那些精於算計的人,註定發不了大財!

大家不妨對照一下:如果身邊有這樣的“聰明人”,自己也曾吃過他們的虧,不要介意,學會釋懷,因為這種人難成氣候;如果你自己就是精於算計,格局不高,請馬上改正,學會把眼光放長遠點,千萬不要只顧著眼前利益得失,因小失大,那就得不償失了!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