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全球化的世界會加速分裂

後疫情時代,全球化的世界會加速分裂

美國檢測數量超過一百萬,確診超過16萬,現在美國檢測力度加大,是有助於防控的,只有更加快速更全面的檢測後,才可以知道美國的實際感染人數,然後可以依據新冠病毒的R0,通過建立模型,來反推美國實際大流行的時間,以美國現在這麼高的確診率看,大流行時間可能很早。

雖然美國在去年10就建立了模型預估類似疫情的實際影響,但是很大程度上,有很多情況可能並不在預判之列,比如中國如此迅速有力的控制了疫情,比如隨著疫情持續美國失業率上升有可能出現連鎖反應經濟停滯,甚至大規模騷亂。

這一切目前還沒有發生,只是目前的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都還比較少,以美國的防控情況看,出現百萬人感染的情況不是沒有可能,死亡率到底是控制在1%還是達到10%,現在還不好說,川普預估死亡人數在10萬,那估計他們的預判確診最低也是100萬。所以現在還沒有進入到數據的飆升階段,也沒有到新一輪恐慌爆發的時候。

隨著死亡人數的增加,人群會從恐慌繼而轉為憤怒,如果感染人數達到千萬,憤怒可能又會化作悲傷和無助。現在歐美都有讓中國背鍋,讓中國賠償的聲音,而且很可能會成為主流,在這個過程裡,我們真的要好好評估局勢,不要輕易的過早踏入渾水,做好自己的事。有社會基礎有民意支持的,假如像塞爾維亞這樣的國家如果合作的好,也可以傾力相助打造一個合作的樣板,大多數國家並沒有這樣的基礎。

最近西班牙,荷蘭,菲律賓都出現出口或者援助物質因對方理解或使用有誤,然後在當地媒體上隨即展開了汙名化中國產品和中國的輿論,中國向美國出口防護物質被評論最多的是中國可以賺多少錢,這都是這些國家實際民意的體現。隨著疫情的深化,以及後疫情時代,全球化的世界會加速分裂


後疫情時代,全球化的世界會加速分裂


大家要有思想準備,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要有準備:要用戰時機制謀劃今後一段時間的生產、消費、投資。

目前,全球的經濟問題已經極其嚴重,不出現危機是不可能的:

第一,所有國家的生產全部暫停

第二,主要發達國家的需求急劇萎縮

這種情況下,用自由主義派的市場經濟方式是很難度過難關的。

我們國家的經濟率先復工,要儘快考慮後面四個月的問題:經濟要進入指導經濟的階段(不是計劃經濟),先把難關度過去,再來恢復市場為主的特色。

在這個階段,我們要反思自由主義給經濟發展帶來的很多問題,尤其是要反思“美國病”。

兩個星期來,全世界都看出來了,美國在應對疫情方面顯得老態龍鍾:無論是動作、反應、決心方面,距離巔峰時期差太多太多。

這是過去50年,吃自由主義的仙丹吃多的結果,最終得了“美國病”。

“美國病”的最大問題就是整個經濟、社會體系都沒有冗餘度。迴旋空間接近到0。這是很可怕的。

我們還在發展階段,距離美國病還有幾十年,但我們還有機會,可以調整思路。關鍵是立足國情,堅決走自己的路。


中國人不管對美國表現出憂心忡忡,展現出跨越種族、國界的大愛,還是幸災樂禍,看熱鬧不嫌事大。實際上對美國來說,連小小的波瀾都不算。

別人連北京上海在哪兒都不知道。大家相互吵得不可開交,假裝吵架結果有什麼影響似的,都是自我高潮的戲精。

這種結果只有一個意義,有人要裝逼,裝高等人,另一部分人看不慣,大家只對誰是真正的low逼比較感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