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寧:每個人都沒法拒絕自己真實的快樂


梁寧:每個人都沒法拒絕自己真實的快樂


網傳著一句話:抖音5分鐘,人間3小時。

網絡時代,紛繁複雜的信息始終佔據著我們的注意力,把我們的碎片化時間,填充的滿滿當當,卻讓我們喪失了追求真正快樂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不止是信息,現代社會物質、誘惑、機會極度豐富,大家似乎都比以前快樂的多,背後的真相卻是,那些尋找一時快樂的人,往往是最不快樂的人。

真正快樂的不是來自“多”和“快”,而是斷舍離後的“慢”和“少”。



01

很多人以為快樂就是放縱高消費,用幾瓶海洋之謎、去幾個網紅旅遊地打卡、穿AJ和 YEEZY 的鞋子,凡事只買貴不看價......

我有個朋友,暫且叫她小A吧。

小A是一名90後,身處三線城市,職業是設計師,月薪7000+。表面看似風光的她,卻負債累累。

朋友圈中曬著最新款包包,每週必不可少的網紅餐廳打卡,上班路上的星巴克。週末放假有空便和朋友逛街約起。

表面有多風光,內心就多焦慮,每一筆消費,都讓她內心不安,於是就需要更大的消費,去安撫心裡的恐懼。告訴自己過的很好,也告訴別人自己很好。

梁寧:每個人都沒法拒絕自己真實的快樂


但賬單不會說謊,為了滿足自己的購物慾,除了信用卡超支,各大網貸平臺也是借了一大筆的資金。每個月發工資,除了還貸還是還貸,於是在還貸的漩渦中,久久不能抽身。

小A最終過上了所謂快樂的生活,代價是負債累累。

網上有一句很火的話,在我們的一生中,戒掉愛,戒掉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戒掉花唄。

在網貸的加持下,所謂的及時行樂,有了一條捷徑,輕鬆的讓人們以最快的速度,活成想要的樣子,而在一次一次的透支消費中,他們卻與“想要的生活”背道而馳。

這是真正的快樂嗎?不是?



梁寧:每個人都沒法拒絕自己真實的快樂

02

快樂有兩種:物質的和精神的。物質的快樂有限,最多能持續一天、一月、一年,不會有結果。精神的快樂無涯。


歐洲最著名的浪漫派作曲家之一理查德·瓦格納說過,快樂不在於事情,而在於我們自己。

我們常把關注點放在事情上,卻忽略了我們自己。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心流”。

什麼是心流呢?心流,指的是當人們沉浸在當下著手的某件事情或某個目標中時,全神貫注、全情投入並享受其中而體驗到的一種精神狀態。

畫家用畫筆創作時,程序員敲代碼時,設計師做圖時,忽略了時間的流逝,完全沉浸其中的感覺,便是心流時刻。

心流是個體能享受快樂的關鍵和充實生活的核心。

問題是,大多數人只是體驗過某一段時刻的心流,而大部分時間,內心還是處於混沌之中。



梁寧:每個人都沒法拒絕自己真實的快樂

03

米哈里齊克森教授經過細緻研究,發現心流的產生往往符合三大原則:目標清晰、即時反饋、挑戰與技能匹配。

1、設立明確而具體的目標

具體的目標猶如手上的指南針,目標再遠,也知道往哪個方向前進。米哈里教授認為,目標應該是做自己喜歡的事,而非預期的報酬,享受做一件事本身,就是一種極致體驗。

2、及時反饋

人為什麼喜歡比賽,因為一場比賽可以帶來及時反饋。為什麼很多人離開了學校,就停止了學習,有一個原因就是,自學的很難得到反饋。給自己設計一種反饋機制,遠離渾渾噩噩的生活。

3、挑戰的難度與能力的匹配

當我們決定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高能力做一件低難度的事情,容易無聊,低能力挑戰高難度,容易自我懷疑,產生放棄心理。

繁華的世界,有太多的誘惑,找到能讓你產生心流的的事情,給生活加上快樂的養料。但要注意的是,斷舍離你的生活,很多時候,宜少不宜多。

梁寧:每個人都沒法拒絕自己真實的快樂



《思考快與慢》的作者卡尼曼提出,人有兩種系統,常用的無意識的“系統1”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作出判斷,速度快但容易出錯,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常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

有意識的“系統2”通過調動注意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並作出決定,它比較慢,不容易出錯,但它很懶惰,經常走捷徑,直接採納系統1的直覺型判斷結果。很多時候慢點,多聽聽“系統2”的聲音,從思想上斷舍離。

梁寧說,每個人都沒法拒絕自己真實的快樂。

當你向生活中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勇敢說不以後,你才會真正的迎來全新的生活。真實的快樂你知道在哪,不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大多數選擇沒有那麼重要,與其把時間浪費在他們身上,不如簡化生活,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

真正快樂的不是來自“多”和“快”,而是斷舍離後的“慢”和“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