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贝利"容志行,是什么级别的球员?球迷:后无来者

张玉宁当年横空出世,在国奥队风头盖过已经入选过国家队的李金羽,99年到01年在辽足像伊布一样的存在,还时不时进个任意球,可惜在世界杯前夕离开国家队的,跟李明一起。马明宇当年和郝海东都是出名的体能困难户,我记得马明宇联赛都经常踢半场的。郝海东前锋还能勉强杵着。杨晨印象里好像是当年德乙最佳射手,带着法兰克福升级的。但是进攻路数太单调,后来就不好使了。但当年进国家队后是明显有战术意识会无球跑动的,留洋确实还是很重要。

容志行在苏永舜时期国家队的位置类似现在迪巴拉在尤文图斯的位置,半个前锋+半个前腰,主要还是以盘带和给队友送直塞球为主,中国队虽然是433,但因为容志行的回撤实际上类似无锋阵依靠左右两边沈祥福和古广明去冲击对手。在这种情况下,黄向东的后插上和远射实际上成为中国队重要的终结手段,而且黄向东不但脚头硬,关键时刻也比较靠谱,除了我放的两脚远射以外,最后和新西兰的附加赛也是他打进挽回颜面的一球。

至于作为中场的本职工作梳理进攻之类,因为全场录像太少加上画质差到爆炸,我很难看出来。我看的录像反而是迟尚斌直接从后场策动进攻不少,中国博努奇。以前偶然看到一个2004年的帖子,云南球迷回忆黄向东提到了他,当年的黄向东在云南队踢球因为球迷特别喜欢看他远射,于是乎每次他才过半场球迷们就高呼"黄大脚,zhua一脚!" 那个zhua就是当地方言大力抡的意思,黄向东也很配合经常过半场就抡,让球迷过瘾。

对于根伟最深的印象,是有一款国内的甲A游戏,于根伟是里面国内最有培养潜力的前锋但是踢踢就伤。对申思印象比较深的好像是当年跟皇马四大天王时期踢过一次访华友谊赛,申思抽了一脚定位球还是远射来着,虽然门柱但是很惊艳。实际上不少技术流都是后期比早起踢球还要好,不过仅仅就我看的有限的比赛来说,彭伟国太怕身体对抗了,基本只要有个人贴一下他的传球、射门都很失水准,体力也很糟糕。我的观点就是国家队来说彭伟国作为副手可能很合适,但是以他为核心的话国家队走不远。

彭伟国属于那时候最有灵性的中场球员,不知道是不是上天对中国小快灵天才都不公平,张效瑞、彭伟国、陈涛作为灵性中场的传承,却不同程度上遇到了前途受阻无法上升的挫折,张效瑞毁于体制,彭伟国毁于自身,陈涛毁于大环境,让人唏嘘。同类型的里克尔梅、艾马尔却一直在20世纪前10年活跃着,包括孔卡在亚洲地区也十分活跃,的确不符合欧洲职业联赛要求,但并非没有生存空间,彭伟国的问题更多在于自己不自律造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