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保供保暢”轉向“復工復產”武港國際為戰疫賦能

“3月29日,完成集裝箱量1907TEU,達到了疫情發生以來近70天的最高值”,武漢港務國際集裝箱有限公司(簡稱武港國際)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曉明介紹道。

疫情發生以來,武港國際經湖北省港航管理局指定為“防疫物資接收港”,公開承諾24小時不間斷作業,採取輪班倒等一系列生產保障措施,確保物流“大動脈”暢通。截至3月底,累計裝卸防疫物資12批次,共2.7萬噸,包括大米、白糖、凍肉、玉米、食鹽等。從1月24日以來,日均約900 TEU,保證了集裝箱載運防疫及生活物資走水路從陽邏港快進快出。

為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公司專門安排船員生活專用車,將所需物資運抵碼頭前沿,確保船舶生活物資得到正常供給。隨著疫情發展,到港船舶卸多裝少,堆場飽和度逐步攀升,公司排除萬難,隨時掌握裝載防疫物資船舶時時動態,精準指揮,確保優先安排作業。面對肆虐的新冠病毒,自2月10日起,武港國際積極響應、迅速集結40名黨員幹部職工分赴江岸區車站街道5個社區報到,擔任志願者,成立臨時黨支部,全力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陽邏港,武漢新港的核心港區,也是長江中上游最大的集裝箱樞紐港。2019年,武港國際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0萬標箱。為控制疫情蔓延,從1月27日起,除保障發往武漢的應急物資運輸外,全省港口暫停發往武漢港的貨船。2020年1—3月,武港國際累計完成13.06萬TEU,同比下降44%,曾經川流不息的大碼頭亟待“重啟”。

堅持疫情防控、安全生產“兩不誤”,3月30日,經新洲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批准,武港國際公司全面復工,從“保供保暢”轉向“復工復產”,長江中游最大集裝箱碼頭的“大進大出、快進快出”作用將進一步發揮,武港國際為戰“疫”賦能。

復工前,公司備足消毒防護用品,分發給各部室,堅持對集卡、岸橋、龍門吊、流動機械等一線崗位全面消殺,安排專人對公共區域定期進行無死角、全覆蓋消毒。為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採取錯峰1小時用餐、間隔1.5米排隊、單人單桌進餐、進餐過程中避免互相交談等措施,確保用餐安全。

从“保供保畅”转向“复工复产”武港国际为战疫赋能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3756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