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文史天才,高考前從高樓一躍而下,留下的遺書惹出爭議


每個家長最為關心的事無外乎這兩點,第一就是孩子的身體健康,其次便是孩子的成績。現如今社會競爭已經越來越激烈,孩子如果能夠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名牌大學,這無異於是給他以後的工作增添了一塊敲門磚。可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歡玩耍,在面對枯燥的書本知識的時候難以靜下心,所以關於孩子的教育一直是很多家長頭疼的事。

世界上一共有兩種孩子,自家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可是漸漸的,“別人家的孩子”已經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指的就是一些品學兼優的孩子。神童林嘉文就是一名“別人家的孩子”,從小他便顯示出異於常人的學習天賦,書本上的知識他全部可以理解並且融會貫通,特別是在歷史方面,他的造詣讓很多歷史大家都為之驚歎。

18歲文史天才,高考前從高樓一躍而下,留下的遺書惹出爭議

林嘉文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16歲的孩子一般都在為了考上心儀大學而拼命的學習,可林嘉文在自己學習沒有落下的同時潛心研究歷史,並出版了一本《當道家統治中國》,這時他的第一部著作。次年,他又出版了一部《憂樂為天下:范仲淹與慶曆新政》,這兩本書在歷史界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歷史學家對林嘉文讚歎有加,毫不吝嗇自己的誇讚,表示這位少年的高度是很多博士生都無法達到的。

很多名牌大學也向林嘉文投來橄欖枝,可就在他名氣鼎盛之時,高考前的林嘉文卻用跳樓結束了自己的一生。按照常理來說,林嘉文的前途一片光明,可為何又選擇草草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由於自己知識儲備已經過於豐厚,在看待問題方面林嘉文比同齡人更加成熟,這就導致他和同學格格不入,最終導致他患上了抑鬱症。

18歲文史天才,高考前從高樓一躍而下,留下的遺書惹出爭議

在他死前還留下了一封遺書,上面的內容在當時也引起了一番爭議。遺書內容是表示對自己父母的抱歉,同時還諷刺了同學的學習方式以及老師們的教育,當時很多人們正在抱怨當今的教育模式,在得知林嘉文遺書的內容之後非常氣憤,留下了自己的觀點:

●現在的應試教育不僅讓孩子失去了自由成長的時間,同時還會對他們的健康成長產生影響,

●應試教育雖然不妥,但它確實最符合國情的教育體系,因為它給了每個孩子公平競爭的機會。

現在很多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學習,但與此同時也不要忽略的心理問題,畢竟這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影響。

18歲文史天才,高考前從高樓一躍而下,留下的遺書惹出爭議

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家長應該如何引導?

①保持冷靜。

家長在發現孩子心理出現異常後不要慌張,更不要過早的下結論,以免產生刻板印象選擇錯誤的教育方式。其實孩子的思維有時會和成年人出現偏差,這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家長在平時儘量多抽出點時間陪陪孩子,這樣也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②讓孩子多與外界接觸。

同齡人之間的相處會有利於孩子正確觀念的養成,家長可以選擇給孩子報一些夏令營,在放鬆身體的同時還可以有效緩解心理上的問題。同時也可以選擇在節假日帶孩子出門旅遊,這也有利於孩子排解心理壓力。不過在這期間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以此來推斷孩子在哪些方面出現問題或者疑惑,從而對症下藥,讓問題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

18歲文史天才,高考前從高樓一躍而下,留下的遺書惹出爭議

③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現在社會上對於心理問題開設了許多機構和部門,如果孩子心理問題比較嚴重,家長應該帶孩子及時接受專業的心理治療。同時也要注意機構是否有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和合法的手續,以免讓孩子受到二次傷害。

總之,孩子的成績固然重要,但相比較而言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才是應該排在第一位的。家長在平時也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學習壓力,否則就會適得其反,容易讓孩子出現心理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