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立“春寒”奮力疾耕——廣東氣象部門精細服務春耕春播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朱怡穎 記者 楊群娜

3月,廣東進入春耕備耕好時節。省氣象局提前印發《關於做好春耕春播氣象服務保障農產品穩產保供工作的精神和要求》,並在汛期氣象服務動員大會上強調,要在當下特殊時期做好春耕春播氣象服務,全力保障春耕春播順利開展。

深入田間 送去一手春耕資料

在揭陽市下轄的普寧市田間,種植水稻、青梅和馬鈴薯的村民正有條不紊地翻耕、種植、環割、施肥,搶農時備春耕,為確保今年農業豐收忙碌著。

普寧種植有15.6萬畝的早稻,春季正是早稻浸種催芽、秧苗培養的關鍵時期。揭陽市氣象局預計,3月26日至27日普寧將迎來一陣中到大雨。為做好農業氣象服務,普寧市氣象局派遣農業氣象技術員前往塔峰村開展早稻秧苗苗情調查。

技術員萬永建進村入戶,到田間對秧苗的高度、密度等情況進行了詳細測量。結果顯示,目前早稻秧苗長勢良好,接下來即將進入移栽階段。早稻移栽前秧苗管理特別關鍵,但由於3月份以來降水比歷年偏少了7成,早稻秧苗移栽和插秧需要更多充足水分,萬永建建議農戶提前做好稻田整地和水肥調控管理。

“小夥子又來地裡幫我們看莊稼,真是辛苦你啦!”農戶們見到萬永建,紛紛熱情打招呼。原來,早在開春前,萬永建就多次深入田間地頭,引導農戶科學播種。在2月22日的調研中,正是他及時發現秧苗二葉到三葉期間生長過高過細的情況,建議農戶迅速掀除薄膜、通風煉苗,才有了3月裡茁壯成長的莊稼。

在與農戶的反覆溝通中,農業氣象技術員發現他們獲知天氣預報的途徑依然單一,多數通過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知悉,無法及時掌握突發性災害性天氣信息。為解決信息傳遞時效性的問題,揭陽市氣象部門安裝了廣播應急大喇叭,在災害天氣來臨時通過村內廣播實時傳達,並引導農戶關注氣象部門微信公眾號、微博、手機客戶端,解決農戶天氣預警信息收不到、用不好的問題。

定點幫扶 服務戰貧兩不誤

“魏大哥,我們又來啦,看看你們對農業氣象服務還有什麼需求?”韶關市始興縣氣象局農業氣象服務分隊來到楊梅種植大戶魏小峰家裡。

“我今年還想擴大楊梅的種植面積。”魏小峰說道。過去他不太關注天氣對農作物種植的影響,楊梅幼苗的成活率一直不高。“去年,氣象局駐村幫扶幹部駱志超主動告訴我天氣條件對楊梅的影響,把我拉入氣象服務微信群,為我提供天氣預報,定期給出意見建議,我家楊梅收成更好了。”

臨走前,服務分隊再次提醒魏小峰,3月下旬到5月中下旬是始興降雨集中期,也正值楊梅成熟期,對採收有一定影響,要時刻關注天氣預報預警信息。

始興是省級“菜籃子”基地縣、中國枇杷之鄉和中國楊梅之鄉。每年年初,縣氣象局都會針對這些特色農業的生長特點,為種植戶開通氣象“直通車”,提醒他們根據預報預警採取防禦措施。

在縣氣象局對口幫扶貧困村城南鎮,蔬菜種植戶梁金蘭對氣象服務讚不絕口:“以前我不懂什麼農業氣象服務,收成好了就謝天謝地,收成不好怨天也沒用。自從你們來到我們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後,我就對農業氣象服務有了新的看法。以前種植蔬菜靠天,現在種植蔬菜靠氣象。現在每天我都要打開‘始興天氣’公眾號,及時瞭解氣象預報,再採買適合的蔬菜種子。你們還經常給我好的建議,比如近期讓我們種植的捲心菜,半個月後我就可以去賣了,收成比以前高多了。”

為了給定點幫扶貧困村提供精細氣象服務,氣象服務分隊每月到農戶家裡走訪,根據各家田地分佈情況、土壤墒情及周邊環境具體分析,為村種植大戶提供年度種植建議,盡最大努力幫他們增產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