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天下第一僑村”在海外誕生萬金油大王、報業大王、錫礦大王

龍巖永定中川村作為聞名的古村落,有“天下第一僑村”的稱號。中川村海外鄉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六零零年前後,距今約四百多年。當年第十世胡兆學、胡映學兄弟飄洋過海到馬來西亞打鐵。中川村海外鄉僑現有二萬多人,是中川村人口的七倍,廣泛分佈於東南亞、港澳臺、歐美、澳洲和非洲等地區。上世紀,中川村湧現錫礦大王鬍子春、胡重益、胡日初、胡曰皆和萬金油大王胡文虎,他們主要從事錫礦開採、橡膠種植和中藥西藥,恰逢兩次世界大戰之機,戰略物資、藥品緊俏,他們因之財源滾滾。僅就小小的中川村,就足見客家人飄洋過海的堅忍毅力和經商傳統了。

中川,一條小河穿村而過,四面綠山環繞。縱橫交錯的叉道,密密集集的屋簷,迷宮一樣的土樓;神聖的中川預言、神秘的中川密碼、神妙的中川文化,歷朝歷代的中川精英們的…… 中川村創造了人們稱道的不可思議的“中川文化現象”。


永定“天下第一僑村”在海外誕生萬金油大王、報業大王、錫礦大王

自胡鐵緣公1420年肇基中川以來,已歷經五百八十多個春秋。中川胡氏的周始祖為胡滿公,系舜帝三十三世孫。周武王以元女太姬配滿公,賜之姓媯封於陳(今河南淮陽)。胡陳同源。胡者,滿公之諡也,年老壽長之謂也。宋始祖為南宋高宗朝的翰林院編修、兵部侍郎、資政殿大學士胡銓。九十世胡銓屬於江西奉新縣華林胡氏的一支,定居江西吉安薌城,胡銓的第五代萬九郎,於南宋未年由贛州寧都經寧化石壁移居長汀第三街大塘背。萬九郎的第三子七郎移居下洋,共歷八代。傳到第九代鐵緣公移居中川,為中川胡氏始祖。


胡曰皆(繼"錫礦大王"鬍子春之後又一位"錫礦中王")

永定“天下第一僑村”在海外誕生萬金油大王、報業大王、錫礦大王

胡曰皆

人物概述

胡曰皆(1907~1961年)永定下洋中川村人,是繼"錫礦大王"鬍子春之後又一位"錫礦中王"。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出生於馬來西亞吡叻州華都牙也。週歲時隨父母回到家鄉,8歲父親去世,家境艱難,18歲重返馬來西亞謀生,先供職於怡保福錫礦公司,後在堂叔胡重益辦的復萬和錫礦公司任經理,以勤儉精明深受器重,繼而與重益合營復萬和,又陸續自辦復萬生、復萬利、復萬昌、復萬億、復萬豐、復萬泰錫礦公司,成為一方鉅富。


永定“天下第一僑村”在海外誕生萬金油大王、報業大王、錫礦大王

胡曰皆夫婦年輕時的合照

胡曰皆在馬來西亞先後創辦深齋中學、深齋天人科學館,資助吡叻育才中學、女子中學和南洋大學,並將座落在怡保面積達26.67公頃的豪華大廈和花園,捐贈設立安慰寧醫院。在家鄉則獨資建立了下洋醫院及築橋樑、資助中小學校,受到鄉親們稱頌。因此,他在華僑社會和家鄉聲望甚隆,歷任吡叻中華大會堂副堂長、吡叻中華總商會財政、當地政府安全公債委員會委員、吡叻永定同鄉會主席、礦務公會副主席、中山學校董事主席,並任永定下洋僑育中學董事長。


永定“天下第一僑村”在海外誕生萬金油大王、報業大王、錫礦大王

胡曰皆還熱愛祖國和家鄉,熱心公益事業。抗日戰爭爆發,即擔任積莪營祖國難民籌賑會主席,帶頭捐獻巨資並積極發動僑胞捐款支援抗日。


永定“天下第一僑村”在海外誕生萬金油大王、報業大王、錫礦大王

永定“天下第一僑村”在海外誕生萬金油大王、報業大王、錫礦大王

胡萬鐸是馬來西亞華文學校領導人,祖籍福建永定。他的父親胡曰皆是有名的華僑,在家鄉永定捐資助學。胡萬鐸在檳城鍾靈中學學習期間,因反對華文中學改制,發動學生罷課,曾遭拘留。後畢業於愛爾蘭都柏林政治經濟系。返回馬來亞後經營錫礦業。1958年協助父親創辦怡保深齋獨立中學,1971年起任董事長。1973年參與發起華文獨中復興運動,為霹靂州9所華文獨中籌募百萬元發展基金。

胡文虎(東亞首富,聲名顯赫的萬金油大王、報業鉅子)

永定“天下第一僑村”在海外誕生萬金油大王、報業大王、錫礦大王

胡文虎

人物概述

胡文虎(1882~1954年),原籍福建龍巖市永定區下洋鎮中川村。南洋著名華僑企業家、報業家和慈善家,被稱為南洋華僑傳奇人物。聲名顯赫的“萬金油大王”、報業鉅子。 一句話,胡文虎是個億萬富豪,曾經號稱“東南亞華僑首富之稱”。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胡文虎為抗日戰爭捐贈的財物達千餘萬元之巨,為全國之最。胡文虎還是一位著名的民國報人,他是至今還暢銷的星系(《星島日報》、《星洲日報》等)華文報紙的創辦人。


永定“天下第一僑村”在海外誕生萬金油大王、報業大王、錫礦大王

永定“天下第一僑村”在海外誕生萬金油大王、報業大王、錫礦大王

譽滿中外的大企業家、大慈善家胡文虎一貫奉行“人為本,財為用”的人生哲學,他常說:“我是取諸社會,用諸社會。”“自我得之,自我散之,以天下之財,供天下之用。”他除了在新加坡捐建10多所義務學校和中小學外,在國內先後捐助過上海大廈大學、廈門大學、廣州中山大學、廣州嶺南大學、福建學院、廣州仲凱農工學校、上海兩江女子體育專科學校、汕頭私立回瀾中學、汕頭市立女子中學、海口海瓊中學、廈門中學、廈門大同中學、廈門中華中學、廈門群惠中學、下洋僑育中學等。


永定“天下第一僑村”在海外誕生萬金油大王、報業大王、錫礦大王

(胡文虎全家福)

在捐建國內小學方面,胡氏的計劃更加宏大,他以“普及教育掃除文盲為職志”,於1935年宣佈捐款350萬元,10年內在全國各地建立1000所小學。到抗戰爆發前,全國已建成300所小學,其中福建70所。興建這些小學時用去經費150萬元,餘款200萬元他全部認購了“抗日救國公債”,希望抗戰勝利後將此款繼續興建小學,戰後由於國民黨政府幣值大貶,胡文虎建千所小學的宏願無法實現。

鬍子春(近代著名愛國僑領、東南亞錫礦大王)

永定“天下第一僑村”在海外誕生萬金油大王、報業大王、錫礦大王

鬍子春

鬍子春(1859—1921 年),又名國廉,永定縣下洋中川人。清咸豐九年(1859 年)生。父母早喪,與祖母相依為命。十三歲隨水客南渡馬來亞吡叻州謀生。先在吡叻當商店學徒近十年,稍有積蓄,便在督亞冷買了一片礦山經營錫業。由於引進歐洲新技術,獲利甚豐,業務日益興旺,最後擁有礦業機構 30 餘處,成為東南亞首屈一指的錫礦企業家,人稱“錫礦大王”。此外,他還開闢了數千英畝的橡膠園和規模巨大的種植丁香豆蔻的“春園”。鑑於鬍子春對開發馬來亞貢獻巨大,影響深遠,當時英國駐南洋參政大臣特封他為“太平局紳”,英皇也封他為礦務大臣。馬來亞怡保埠有一條“鬍子春街”,是特為表彰其功績而命名的。


永定“天下第一僑村”在海外誕生萬金油大王、報業大王、錫礦大王

鬍子春根據自己運用先進技術發展企業的成功經驗,深深體會到興辦教育、昌明科技實乃至國家民族富強的一條重要途徑。他常對人說:“當今之世,中國非發展教育、昌明科學,無以振興。”所以他畢生對華僑社會辦學和國內辦學,總是不遺餘力。清廷廢科舉興學校的次年(1906 年),他就在故鄉中川率先創辦礤角書院(今培紅小學)和猶興學校,又在永定縣城創辦師範學堂。至於在馬來亞辦華僑學校,則開始得更早。尤其令人欽佩的是,他在檳城創辦中華女學,開創南洋華僑婦女教育的先河。

  鬍子春還非常熱心華僑公益事業。最為人稱頌的是創立“振武善社”,以宣傳和免費供應戒菸藥水,大力推動禁菸(鴉片),造福僑胞良多。此外,資助慈善事業,賙濟同胞同鄉,被人稱為南洋的“孟嘗君”。他在華僑社會中聲望日隆,連任吡叻州民政院議員和參事局參事十餘年,負責華僑各社團要職指不勝屈。


永定“天下第一僑村”在海外誕生萬金油大王、報業大王、錫礦大王

1906年回國奔祖母喪,慈禧立即去電召見。慈禧接見賜宴後,鬍子春捐獻白銀80萬兩給朝廷加強海軍實力。開辦粵漢、滬杭、漳廈三鐵路,再投資20多萬兩。鬍子春畢生對在國內和華僑社會中興辦學校不遺餘力,清廷廢科舉興學校的翌年,他就在故鄉中川率先辦學,又在永定縣城創辦師範學堂。在馬來亞辦華僑學校,則開始得更早。他還經常資助慈善事業,賙濟同胞同鄉,被稱為南洋的“孟嘗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