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校園消毒工作方案


疫情期間校園消毒工作方案

疫情期間校園消毒工作方案

為控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在我校的傳播流行,特制定以下校園消毒工作方案。

一、公共場所消毒措施

1.後勤保衛處環衛中心應加大校園環境衛生的監督力度,督促物業公司、垃圾清運公司做好衛生保潔工作,要求將生活垃圾應按時清理轉運,確保校園乾淨整潔。

2.物業公司需加強對公共場所的通風換氣,確保公共場所的空氣新鮮潔淨。課室、宿舍、飯堂、圖書館等場所應定期開窗換氣,每天至少保證3次,高層宿舍應根據疫情變化延長機械通風的時間或增加通風次數。

3.校園內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如課室、圖書館、飯堂等場所,需定期進行物表與空氣消毒。空氣消毒採用藥物噴灑的辦法實施,藥物可選用有效氯濃度500mg/L消毒劑或75%酒精;公共場所的地面,可使用有效氯濃度500mg/L消毒劑用拖把進行拖抹;課室內的桌椅、門把手等物品,可採用有效氯濃度500mg/L消毒劑進行擦拭;以上消毒措施,在學校無疫情發生的情況下,每天進行一次,當校園發生疫情時,將根據情況增加消毒次數並擴大消毒範圍。公共區域的消毒,由後勤保衛處環衛中心負責。

4.學校的公共場所及電梯(特別是電梯按鈕)、門把手、水龍頭等人群頻發接觸的物品,需定期進行物表消毒。可選用有效氯濃度500mg/L消毒劑或75%酒精進行擦拭,每天不少於3次。

5.學校車輛可用有效氯濃度500mg/L消毒劑或75%酒精進行噴灑至表面溼潤,作用一小時後用清水沖洗,每天一次,由車隊主管部門實施。

6.學校醫務室對從事消毒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教會工作人員正確配置消毒藥品,並規範消毒行為,確保消毒效果。

校園消毒措施將根據疫情的變化而及時進行調整。

二、醫學觀察區域的消毒措施

1.醫學觀察區域應保持良好通風,並要求醫學觀察人員定期開窗換氣,保持隔離宿舍空氣新鮮。

2.對衛生間、桌椅、水龍頭、門把手等物體表面可選用擦拭、噴霧的方法。可選用有效氯濃度500mg/L消毒劑進行,作用時間不少於30分鐘,每天一次。

3.空氣消毒可採用紫外線燈消毒,時間40分鐘,每天一次。

4.隔離人員的嘔吐物、分泌物可採用加蓋容器收集,加有效氯濃度10000mg/L消毒劑混合作用兩小時後排下水道。

5.日常的織物(如毛巾、遺物、被罩等)可使用有效氯500mg/L消毒劑浸泡一小時進行消毒。

6.轉運醫學觀察人員的車輛,可用有效氯濃度500mg/L消毒劑或75%酒精噴灑至表面溼潤,作用一小時後用清水沖洗。

三、醫學觀察場所的終末消毒

當有經醫學觀察確定為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接觸者,轉移醫院隔離後,需對原醫學觀察場所進行全面徹底的終末消毒。根據穗衛函〔2020〕18號廣州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印發廣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預案(試行)的通知中附件9的要求,終末消毒由屬地疾控部門組織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