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張小龍允許視頻號怎樣變現?

5G加持下的視頻號會滋生怎樣的財富機會?


張小龍做視頻號的思路:公眾平臺做成了文章為內容的載體,限制了創作者的範圍,讓每個人發文字不容易,缺少一個人人創作的載體,短內容是公眾平臺的缺陷。


視頻號是用來補足公眾平臺的短內容缺陷。


貼一段2020微信公開課張小龍講短內容的視頻片段,建議仔細觀看。


當時看這段多數人猜到了微信要做短視頻


張小龍和馬化騰共同的產品觀:觸手可及。


拿起手機,順手拍照片或視頻是慣性,張小龍做視頻號的目的是滿足這個“創作”慣性。


我覺得龍叔可能是脫離群眾太久,回不到當初的“傻瓜”狀態了,這個慣性有個很大的阻力:很多人面對鏡頭不自然,覺得視頻裡自己的聲音太難聽。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普通人不是龍叔,慢條斯理的講話是沒有觀眾的。視頻開頭要炸、語速要快(內容要豐富),這不是人人都有的技能。


papi醬、陳翔六點半用的變聲器,朱一旦的聲音是導演馬小策後期配,視頻裡的語音部分是個很大的創作門檻,我這8年銷售老油條,聽自己視頻裡的聲音都覺得彆扭。


我大言不慚的給龍叔提點小建議:視頻號可以集成文字轉語音技術(TTS),用戶只需給視頻內容配文字,文字內容由TTS播報,以騰訊的資源整合能力,實現用戶聲色TTS播報也不是不可能,志玲姐姐、星爺的聲色TTS早就實現了,讓用戶錄段音,提取用戶聲色匹配,技術上應該可以實現。


我不是技術,不敢下定論,不過市場上有志玲姐姐聲色的TTS我是知道的。我是做AI語音的,裝X來說2018年年初還去騰訊系微眾銀行聊過語音業務。我不是大佬,只是當時做語音的公司比較少,僅此而已。做市場的都知道,圈子很小,盆友圈一翻,我湊,他們倆居然認識。


產品不多嘚啵,做產品我跟龍叔的差距是0跟11億的距離,關公面前耍大刀的事不敢多幹。


龍叔想把視頻號做成人人都能用的創作工具。


隨手拍視頻確實很簡單,點開相機就能拍,可用戶能拍啥內容?


吃喝玩樂、衣食住行。


兩點一線的普通人觸手可及的創作空間太窄,創作的內容多數會侷限在飯前拍照、旅遊憋尿、喜提車房、曬娃笑鬧。


現在視頻號的內容多數是其他平臺的創作者搬運自己的內容,少有專門適配視頻號拍攝的,1分鐘的時長限制,讓很多搬來的視頻壓縮嚴重,內容不全,有的聲音都壓壞了。


他們的變現邏輯應該跟在其他平臺一樣:做大粉絲量、賣廣告、賣貨、賣課。


這方式應該不符合張小龍的產品預期,昨天下午我在視頻號發了個遊戲廣告,想試試視頻號怎麼變現,貼的鏈接沒法直接點擊,不像在微信聊天頁面可以直接打開。


微信張小龍允許視頻號怎樣變現?

我的視頻號後臺


目前來看,視頻號只有關注按鈕能跳轉,不出意外,變現是朝著社群經濟去了。


可這不適合普通人,普通人很難持續產出高質量的內容,吸粉不現實,也不符合微信“熟人社交”的產品認知,更不符合張小龍構想的人人都能用的創作工具。


視頻號的推薦邏輯應該是基於關係鏈,先放給通訊錄好友,數據好再逐步放大關係鏈。


這是最接近現實生活中購買決策的口碑傳播。


打算買個手機,問問身邊的朋友哪個牌子好。


所有的變現模式都離不開用戶購買。


問題就簡單了,用戶可以拍攝自己在用的產品:入手新牙刷,賊TM好用,發個視頻號推薦下。朋友看到了,一直困擾買啥電動牙刷,想啥來啥,買。通過視頻下方的鏈接購買,發視頻的獲得佣金,買的獲得優惠。


Perfect。


這需要微信放開鏈接跳轉功能,也不用放開,跟公眾平臺一樣,接入返傭商品即可,一鍵下單,省心省力。


這模式並不新穎,跟廣告聯盟大同小異,廣告聯盟是個人站長時代的產物,站長門檻稍有點高,很難做到人人建站,視頻號可以人人創作,接入廣告變現絲絲順滑,也利於激勵用戶創作。


用愛發電是維持不了創作激情的。


市場還得靠錢。


這廣告形式也更符合廣告最初的樣子,奧美創始人在《一個廣告人的自白》裡提到過:他推薦的產品必須是自己在用的。


我拍自己在用的產品發到視頻號,是不是隨手記錄生活?賺了點佣金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


這才符合龍叔說的:人人都能用的創作工具。


當然,有個問題,我在用的產品,我的小夥伴可能此時不需要,產生不了購買行為,信息量過載的當下,發的視頻用不了一天就沉底了,等小夥伴有需要時可能就找不到了。


怎麼解決?


沒法解決,除非微信真的監測用戶聊天內容,在監測到需求時,把沉底的內容推出來。



要想多變現,只能推隨時隨地有購買需求的產品。


快手老鐵直播帶貨最多的是啥?農產品,李佳琦是口紅一哥,薇婭做女裝。


吃的是饞了就想買,口紅囤不夠,女人的衣櫃永遠缺衣服。


這都是不用等到有需求再買的產品,或者說閒下來就有需求的產品。


視頻號做直播感覺有點掉價,那麼,最符合視頻號的產品是啥?


遊戲。


遊戲不是閒下來就有需求的產品,跟好友玩才是閒下來就有需求的產品。


我發了段玩王者榮耀的視頻,好友看到,點擊下載進來找我開黑,這場景順滑不順滑?


5G來了,雲遊戲無需下載、即點即玩的特性,可以讓視頻號推廣遊戲更順滑。還有即將到來的互動視頻,視頻隨你的意志轉移,這是啥?這不就是遊戲嗎?靠你指揮,推動劇情發展。


知乎有大佬預測會誕生語音操作的雲遊戲,如果實現,雲遊戲真的可能取代視頻,成為消遣新方式,只需動動嘴皮,就可以在虛擬世界無所不能,這比需要VVIP的視頻爽多了。


張文宏主任下班到家葛優躺時有了新選擇,可以不用再看肥皂劇了。


以上是我猜測的視頻號變現模式。


這不是我屁股決定腦袋的想法,雖然我最近進入遊戲行業,可,我覺得視頻號變現最順滑的場景似乎只有雲遊戲,人人都可以成為雲遊戲的推廣渠道兼GS。


王者榮耀長盛不衰靠的是啥?


關係鏈遷移太難。


盆友圈都在玩,我出不去。


遊戲是騰訊的大動脈,不出意外不會開放。


電商可以放開,拼多多和京東可能會有新的流量來源。


龍叔是產品天才,提出再小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品牌十分美好,可我這樣手殘的普通人,做不出自己的產品,順手發在用的品牌產品卻十分順滑。


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視頻號會誕生怎樣的新變現模式。


視頻號變現方向跳不出廣告變現的範疇,返傭也是廣告的一種——CPS廣告,互聯網產品變現多數靠的是廣告(抽傭),除了遊戲和知識付費,這兩個有自己的產品吸附資金。


好了,餅畫完了,掏出我的匕首:我打算搞個視頻號廣告聯盟,歡迎小夥伴們留言、私信,一起搞錢。


不出意外,現在還沒有視頻號的MCN(專業創作者(PGC)頻道集合)機構,準確來說根本就沒有UGC(個體創作者)的MCN機構,因為集合個體創作者太麻煩,工作量太大,得虧我還年輕,除了時間,啥都沒有,麻煩的事我來下功夫。


小夥伴們趕緊動起來,不要再臨淵羨魚了。


人人創作理論上可以實現人人流量主


現在公 號粉絲500就可以申請流量主(接廣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