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以後,要有多少存款才夠養老?

以從前多數人心中重男輕女的舊社會觀念來說,這種現象可以流於表面,其中原因多數源自於“養兒為防老”這種養老憂慮。但從目前的社會現狀而言,養兒防老似乎成了人們口中的笑談,日益上漲的生活成本、物價,讓多數人感覺到壓力很大。且不提養老問題,現如今“啃老”這種現象,在社會上也極為普遍。

60歲以後,要有多少存款才夠養老?


“未富先老”是中國的現狀,日益加快腳步的人口老齡老化,讓更多的人意識到養老的重要性。但提及“養老”這座大山,絕大多數人仍然會感到無力和傷感,以最常見的家庭式養老為例,它考驗的不僅是後代的倫理道德,更是將家庭的經濟能力擺在臺前。

每個人都逃不過這個話題,雖然時下有各式各樣的養老方式,但遵從自己內心的答案,誰都不想將麻煩強加到親人或是別人身上。如若按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來理解,自己遇上的麻煩,通常都是自己來解決,而養老問題,歸根結底還是放在自己手上最靠譜。

在60歲後,需要多少存款才能解決養老問題呢?

有些人認為千萬,有些人認為百萬以上,但從現實收入而言,絕大多數人在有收入的前提下,在銀行中基本沒存過這麼大數額的存款。而在我看來,多少存款能夠養老,實況因人而異,同時取決於生活所在地的消費水平。

如果是在農村,在多個生活實況下,基本不適合用養老一詞橫掛在他們頭上。目前在農村大致上的人群分佈為兩種,除了留守兒童就是老人,所以就算到60歲以後,農村的老人基本都會下地幹活。

真要提及養老水平的話,正常情況下每月幾百塊就足夠用了,因為農村並無過多的消費點,唯一的定點支出消費就是每隔幾天的趕集時期。所以,在支出上,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醫療支出,如果在無醫療支出的前提下,未來一二十年內,有個二三十萬的存款,也足夠養老了。

如果是在三四線城市,需要多少存款才能養老,好壞取決於每月有沒有固定的養老金來源。如果每月2000元-3000元的養老金,那麼生活基本有所保障;如果再有五六十萬的存款,那麼在面對“醫療”這座大山,基本有了支撐點。同時,由於每月有固定收入來源,這筆存款既能讓自己多出去走走,又能讓自己心裡有底。

如果是在一二線城市,按以上的養老金標準為例的話,存款至少得保證在200萬左右。200萬存款以4%的利率計算,按月均分下來每月6666元的存款利息加上養老金,實際月收入在8000元-10000元左右。有這筆收入,在消費水平較高的一二線城市中,至少有所保障。

不過,以上只是以片面角度來進行分析,多少存款可以養老,並無確切的答案所在。一則是要看個人對於生活的支出水平;二則是要看所在地區的消費水平;三則是未來物價的變化水平;四則是要看個人的歲數;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身體是否健康,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多少存款都不夠填這個無底洞。

回到問題的本質上,對於普通人而言,想要解決養老這個問題,還是得在自己年輕時,多提升自己的收入水平,才是解決養老難題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