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筆矯健,行筆迅捷,遒勁可觀。飄逸繪畫人生張路

張路(活躍於明弘治年間),字天馳,號平山,祥符(今河南開封)人,活動於明弘治年間。年輕時“以庠生遊太學”,然性格放縱,喜交友遊樂,雖以畫名天下,卻終生無所經營。畫風筆法受戴進、吳偉影響頗多,用筆矯健,行筆迅捷,遒勁可觀。

用筆矯健,行筆迅捷,遒勁可觀。飄逸繪畫人生張路


用筆矯健,行筆迅捷,遒勁可觀。飄逸繪畫人生張路

《山雨欲來圖》軸,絹本,設色,縱147cm,橫105cm。“山雨欲來”的話題是後人根據畫面內容添加的,用於此圖可謂恰如其分。圖中繪高山深壑,泉石溪流,雲霧迷濛,樹枝搖曳,一幅大雨將至、風雲突變的情景。全幅以大筆潑灑,水分濃郁,用筆粗放不羈,水墨酣暢淋漓。山峰以大筆橫點融成,外圍輪廓呈現不規則的犬牙般曲線,大膽的用筆恰當地描繪了特定環境中風雨交加的自然景色。又以淡墨輕畫遠山,隱隱約約,給人以山外有山的感覺。山腳下,畫家不著一筆,留出大片空白,繚繞的雲霧拉開空間距離。作者採用毛筆亂點的手法畫樹葉,將風雨中飄搖的枝葉表現得生動而富有神韻。全圖除人物外,幾乎省略了線條,以大塊墨色的渲染見長。

用筆矯健,行筆迅捷,遒勁可觀。飄逸繪畫人生張路

《觀瀑圖》

《觀瀑圖》扇子,明,張路繪,金箋,墨筆,縱18釐米,橫50.4釐米。扇子有自題:“平山。”鈐“張路”朱文印。圖繪二人登山觀瀑的情景。畫中的山石雜木以飽含水分的潤墨表現,用筆奔放豪爽,線條方折頓挫,富於緩疾、濃淡的變化,顯然受到宋元時期粗筆水墨一派及吳偉等人水墨寫意畫風的影響。此作是張路在山水題材作品中不可多得的小而精之作。

用筆矯健,行筆迅捷,遒勁可觀。飄逸繪畫人生張路

《吹簫女仙圖》


用筆矯健,行筆迅捷,遒勁可觀。飄逸繪畫人生張路

局部

《吹簫女仙圖》軸,明,張路繪,絹本,墨筆,縱141.3釐米,橫91.8釐米。署款:“平山。”鈐“張路”印。圖繪水際岸邊,一妙齡少女坐於蒼松下,正專注地吹簫自娛。悠揚的簫聲與澎湃的濤聲組成抑揚頓挫、剛柔相濟的樂章。少女身旁所置的碩大無比的仙桃點明瞭此為仙人、仙境,為畫面增添了幾許虛幻的情調。圖中少女與顧愷之筆下的洛神或莫高窟唐代壁畫中仙女的形象相比有著顯著的差異。她面龐飽滿,高鼻大眼,形象樸實無華,缺少仙女們瘦骨清像的容貌和高逸脫俗的神態;身材墩實豐滿,缺少仙胎道骨的輕盈體態;身著寬大的粗服布衣,缺少飄飄欲飛的衣帶。她帶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宛如鄉村女子,昭示出的是人間女性的自然美。

圖中人物的畫法用粗細不同的筆墨分別表現。面部以中鋒細筆勾勒,線條工細流暢。衣紋用筆則奔放豪爽,線條方折頓挫,富於、疾遲、濃淡的變化。從張路灑脫快捷的運筆中可見,他在承襲唐代吳道子,宋代梁楷等人疏體狂放的寫意傳統的基礎上,追仿同時代人吳偉的畫風,筆墨愈加狂放不羈,正如明姜紹書《無聲詩史》所記:張路“畫法吳小仙,雖草草而就,筆絕遒勁,然秀逸處遠遜小仙。”明徐沁《明畫錄》亦記張路:“傳偉法作人物,雖少秀逸,然頗遒勁可觀。弘治間名亞於偉。”將張路此幅人物畫代表作與吳偉的《武陵春圖》作一比較,的確能發現張路揮灑嫻熟的筆墨中缺少吳偉清雅秀逸的書卷氣。

用筆矯健,行筆迅捷,遒勁可觀。飄逸繪畫人生張路


用筆矯健,行筆迅捷,遒勁可觀。飄逸繪畫人生張路


用筆矯健,行筆迅捷,遒勁可觀。飄逸繪畫人生張路

《停琴高士圖》

《停琴高士圖》軸,明,張路繪,絹本,墨筆,縱155.5釐米,橫88.7釐米。圖繪高士獨坐兀崖之上,停琴仰望,似隨著山谷中的天籟之音而逸思飛揚。琴音雖斷,而遺韻飄蕩,令人回味無窮。本幅採用“L”形構圖,構思巧妙,裁剪精當,多用大筆側鋒,墨水充沛,簡潔酣暢。人物衣紋用筆奔放豪爽,線條方折頓挫,富於疾遲濃淡的變化,是比較典型的“浙派”畫法。畫面在明快爽朗中蘊含幽遠之思,意境悠然恬淡。本幅款署“平山”。鈐印一,模糊不可辨。

關注工筆小強,後續更新更多作品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