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四大神獸—青龍、白虎、玄武、朱雀

上古四大神獸分別為:青龍,白虎,玄武,朱雀。青龍,白虎大家應該都知道,在電視上或者書文裡面基本上都能聽得到。我最記得的一句話就是“左青龍,右白虎”。玄武與朱雀知道的人也不少,很多遊戲中都能看到,也都會有相關的簡介。今天小編就一個人的見解對這四種神獸做個詳細的解說。

青龍, 亦作“蒼龍”,古代神話中的東方之神。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自黃帝授命於天,威澤四方,龍就成為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中國的象徵,而比較明確的定形是在漢代,從大漢朝開始,龍就被確定為皇帝的象徵與代表。在東方傳說中,青龍身似長蛇、麒麟首、鯉魚尾、面有長鬚、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

青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四象之一,從先秦時代開始青龍就是代表太昊與東方七宿的神獸,而到了五行學說開始興起,它的象徵含義又多了甲乙與春季,在中國二十八星宿中,古人將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組合想象成為龍的形象,名“青龍” 。

上古四大神獸—青龍、白虎、玄武、朱雀

青龍

白虎,名叫監兵。古代神話中的西方之神。形體似虎,白色,兇猛無比,因此成為尊貴的象徵。同時白虎也象徵著威武和軍隊,所以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與兵家之事有關。例如古代軍隊裡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

虎的崇拜應源自楚文化中對虎的圖騰崇拜 。虎一直受到 漢民族的崇拜,是正義、勇猛無適度、威嚴的象徵。據考證,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有出現,但在我國西南地區最為流行。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中的 玉琮的獸面和 殷商青銅器上的獸面都與虎的形象相似,直到今天我國的彝族、白族、 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稱虎是其祖先。漢代人把虎看作是百獸之王。白虎是五百年才能變白的虎,是神物,而且仙人往往也乘虎昇天。是鎮西之獸。

白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被稱為西方之神和戰伐之神,是中國遠古時代神話傳說中的四大神獸之一,出自《淮南子》中的五獸之一。它具有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是權勢、尊貴的象徵。根據五行學說,它是代表西方的靈獸,因西方屬金,色白,故稱白虎,代表的季節是秋季。

上古四大神獸—青龍、白虎、玄武、朱雀

白虎

玄武,亦稱玄冥 ,龜蛇合體,為水神,居北海,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徵,冥間亦在北方,故為北方之神。而玄武又可通冥間問卜,因此玄武有別於其它三靈 ,被稱為玄天上帝、“真武大帝”,是道教所奉之神。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源於遠古星宿崇拜,是二十八宿按東南西北分為四象中的北方玄武七宿。形象是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於八卦為坎,於五行主水,象徵四象中的老陰,四季中的冬季。

漢時讖緯學說興起,它的象徵含義又多了幽冥、壬癸、智德,漢後道教將其吸納為護法神,稱執明神君,後為真武大帝。

上古四大神獸—青龍、白虎、玄武、朱雀

玄武

朱雀,名叫陵光,道教號陵光神君,屬性為火,是南方之神,代表著夏天,很多人經常把朱雀和鳳凰聯繫起來,其實很明顯它們完全是不同的兩個體系,沒有任何血緣關係,朱雀也不會浴火重生,它本身就是不死不滅的存在。

朱雀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源於遠古星宿崇拜,是代表炎帝與南方七宿的南方之神,於八卦為離,於五行主火,象徵四象中的老陽,四季中的夏季。從先秦時代開始它就是代表炎帝與南方七宿的神獸,而到了漢代五行學說開始興起,它的象徵含義又多了丙丁與夏季。很多人將其認為是朱雀或是鳳凰的一種,但實際上朱雀與鳳凰存在極大的不同,且作為天之四靈與四方星宿之一的朱雀比禮記四靈之一的鳳凰更加尊貴。

朱雀在先秦被認為能接引死者靈魂上升於天,後世認為其能與人長生。漢時讖緯學說大興,它的象徵含義又多了典藏、丙丁、禮德,漢後道教將其吸納為護法神,稱陵光神君。

上古四大神獸—青龍、白虎、玄武、朱雀

朱雀

青龍,威澤四方,是尊貴、權威、福氣的象徵。白虎,被視為祥瑞的戰神,為財富的象徵,辟邪、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玄武,潤物萬澤、健康長壽、平安的象徵。朱雀,是歡樂、喜悅、興旺、祥和的象徵。“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王者制宮闕殿閣取法焉法,成為鎮守天官的四神,辟邪惡、調陰陽。這四大神獸雖都是神化出來的,卻從古流傳至今,融入人心,深受人們的愛戴。

關於四大神獸的解說就到這,以上僅為個人學識領域的認知,歡迎不同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