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薺菜靠邊站,它才是“野菜之王”,就這幾天樹上有

野菜裡,唯一能被稱之為“飯”的,只有榆錢。

三月底,薺菜靠邊站,它才是“野菜之王”,就這幾天樹上有


三月底各類野菜爭先恐後地冒出頭,趁著暖陽到野外踏青,人們大多也會帶上一個趁手的工具,順手採摘一些野菜來調劑自家的餐桌。地上的薺菜、野韭菜、蒲公英看見什麼挖什麼,樹上的香椿、柳芽、槐花也是看到什麼摘什麼,別看這麼多種野菜,榆錢卻是他們中真正的“野菜之王”。

一串串飽滿、翠綠、圓潤的榆錢,舊時候貧苦百姓們吃它能充飢,還寓意著“餘錢”的美好願望,人人都想圖個好兆頭,而且在營養價值上也是很“高級”,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都是人必需的營養物質,帶給人的飽腹感遠遠不是薺菜、山韭菜這些野菜能相比的,所以最是受歡迎。榆錢沒有任何奇怪的味道,也沒有野菜常見的“苦澀”味,吃起來不需要焯水,更不需要複雜的烹飪過程,簡單蒸一蒸,清甜可口,吃再多也不會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可惜採摘期太短,掛在樹上也就三五天的時間,畢竟這等美味,也都有著屬於它自己的“傲嬌”。

三月底,薺菜靠邊站,它才是“野菜之王”,就這幾天樹上有

很多地方的老人,對榆錢有著深刻的感情,每年春天不吃上一些總感覺少些什麼,採摘來的榆錢清水洗淨,可以用老辦法加玉米麵做成“榆錢飯”,也可以加白麵和糯米粉做成更好吃的榆錢饅頭,不是以前的人不會吃,而是往日能吃上白麵實屬奢侈了。榆錢饅頭蒸好以後,揭開鍋蓋一股子清香的味道立刻瀰漫開來,青綠鵝黃的榆錢讓整個春天都鮮豔了起來。

三月底,薺菜靠邊站,它才是“野菜之王”,就這幾天樹上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