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臺風物:桃木刀劍能辟邪


魚臺風物:桃木刀劍能辟邪

按照習俗,剛滿月的女兒出門時,總要帶上桃木做的小掛件。這些小掛件比較精美,有圓圓的桃核,有刀有劍,紅絲線串在一起煞是好看。

這些小物件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一位五保老人。

以前誰家要生孩子,都是提前找他刻桃木人子。(這個桃木人子並不是刻人,而是桃木刀和桃木劍),他和老伴住在沒有院牆的兩間土屋裡,生活很簡陋。他通常穿著老粗布的藍褂子,坐在門口吧嗒吧嗒的抽自己卷的煙。就是這樣一位老人,會刻這些辟邪的桃木製品。幾乎全村的孩子小時佩戴的桃木刀什麼的都是他刻的。

惠河旁打小不缺桃樹,原料取材比較方便。他總是選取桃樹東南枝,據說這種朝向的最佳。我們小孩子經常圍著他,為啥是桃木刀,楊樹的行不?他告訴我們,桃木自古就有辟邪的說法,代表著平安長壽,所以只能用桃木來做。他刻時都是先打量一下桃木枝條,看看適合做刀還是劍,然後戴上斷了一條腿的老花鏡,拿出刀一點一點的刻。很認真也很虔誠。其實刻這些東西也不難,很多人也是一看就會,但是刻出來都不如老人刻的好看,他的成品不僅外形美觀,而且沒有毛刺不扎手,時間再久也不開裂。他做好總是拿紅毛線拴好,笑咪咪的遞交給人家,卻從來不收分文。

他不光會刻桃木,還會捏泥哨。小時候沒有玩具,我們經常纏著他給我們捏,他總是笑呵呵的,有求必應。我們會從惠河旁的溝渠裡找到紅色的黏土,我們稱為膠泥,這種泥和其他泥不同,顏色發紅,黏性強。

我們小孩喜歡用它摔馬屋,但在老人手裡,摔打一番後變魔術一樣,小豬,小鳥等動物栩栩如生,他把這些小動物用小木棍投個洞,放在通風處陰乾,就變成了了一吹就響的哨子。年幼的我們,天天放學去他窗臺上去看,還沒等乾透就拿著吹,看看誰吹的響。吹完嘴裡一股泥土味,夕陽下他翹著白花花的鬍子,任我們嬉鬧。

後來長大了,慢慢忘卻了他。突然有一天想起來問父親,父親說你說的是老磕巴吧,去世多年啦,怎麼走的我也記不得了。

惠河的桃花開了一年又一年,桃木刀桃木劍還在,泥哨早已消失不見。老人的一生平凡如草芥,甚至名字我都不知道,或許當年人們只有找他做桃木刀時會想起他,頑童想要泥哨想起他,他還活在誰的記憶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