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中國音樂史中的十大古曲

  中國古典十大古曲,指《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陽簫鼓》、《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廣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伯牙在江邊撫琴,唯鍾子期從中聽懂山之雄渾、水之幽深;春江明月初升,一葉扁舟,一點漁火,在月下隨水漂浮;寒梅迎霜傲雪,疏影弄月,暗香輕度,清奇挺拔;離鄉背井的淒涼中夾雜著離別後的思念,如泣如訴,身陷十面埋伏,耳聽四面楚歌,空有拔山之力,可惜英雄氣短,別姬自刎,痛何如哉;秋月秋風秋夜長,孑影徘徊思故鄉,如此寂寞,卿何以堪;自嵇康辭世,從此而絕的廣陵散,再現當年聶政刺王的俠肝義膽,今人有興有幸得見,可謂幸甚。單單聽了這些名字就已經神為之奪,再加上由中國傳統樂器演奏,聲音優雅,中國韻味之美由此可見一斑,是中國傳統音樂的精髓。

  這裡不得不提的一本琴譜是《神奇秘譜》,它是明朝的朱權編寫,明洪熙乙巳年(1425)成書,是現存最早的琴曲譜集。全書共三卷。上卷《太古神品》收十六曲,如:《廣陵散》、《流水》、《陽春》、《酒狂》等,多為北宋以前的名曲,保留有早期傳譜的原始風貌。中、下卷《霞外神品》收三十四曲,《梅花三弄》、《長清》、《白雪》、《大胡笳》、《離騷》等,均屬歷史悠久的古代作品。還有南宋浙派名家的作品《瀟湘水雲》、《樵歌》等。所有琴曲都有解題,是研究十大古曲音樂作品的重要文獻。




  1、《高山流水》樂曲簡介

  傳說春秋的琴師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曰:“善哉,子之心與吾同。”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斷絃,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取材於“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種譜本。有琴曲和箏曲兩種,兩者同名異曲,風格完全不同。

  古代琴曲。戰國時已有關於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傳,故亦傳《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樂譜最早見於明朝朱權編撰的《神奇秘譜》,此譜之《高山》《流水》解題有:“《高山流水》原為一曲,自唐代以後,《高山》與《流水》分為兩首獨立的琴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後志在乎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至來分高山為四段,流水為八段。”其中《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的發展。兩千多年來,《高山》和《流水》這兩首著名的古琴曲與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間廣泛流傳。

  《列子·湯問》記載:伯雅善彈琴,鍾子期善聽琴。一次,伯牙彈了一首高山屹立、氣勢雄偉的樂曲,鍾子期讚賞地說:“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彈了一首驚濤駭浪、洶湧澎湃的曲子,鍾子期又說:“洋洋乎志在流水。”鍾子期能深刻地領會伯牙所彈奏樂曲《高山流水》的內涵。從此,他們倆人結成了知音,被傳為千古佳話。隨著明清以來琴的演奏藝術的發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變化。《神奇秘譜》本不分段,而後世琴譜多分段。明清以來多種琴譜中以清朝唐彝銘所編《天聞閣琴譜》(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張孔山改編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滾、拂、綽、注”手法作流水聲的第六段,又稱“七十二滾拂流水”,以其形象鮮明,情景交融而廣為流傳。據琴家考證,在《天聞閣琴譜》問世以前,所有琴譜中的《流水》都沒有張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與《神奇秘譜》解題所說相符,但張孔山的傳譜已增為九段,後琴家多據此譜演奏。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錄入美國太空探測器的金唱片,於1977年8月22日發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尋找新的“知音”。

  另有箏曲《高山流水》,音樂與琴曲迥異,同樣取材於“伯牙鼓琴遇知音”。現有多種流派譜本。而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則是浙江武林派的傳譜,旋律典雅,韻味雋永,頗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山東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韻》《風擺翠竹》《夜靜鑾鈴》《書韻》四個小曲的聯奏,也稱《四段曲》《四段錦》。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則是取自於民間《老六板》板頭曲,節奏清新明快,民間藝人常在初次見面時演奏,以示尊敬結交之意。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間毫無共同之處,都是同名異曲,風格也完全不同。

常識:中國音樂史中的十大古曲


 2、《廣陵散》樂曲簡介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是我國古代的一首大型器樂作品,為漢魏時期相和楚調但曲之一。據《神奇秘譜》載錄,此曲原是東漢末年流行於廣陵地區(即今安徽壽縣境內)的民間樂曲,曾用琴、箏、笙、築等樂器演奏,現僅存古琴曲。《神奇秘譜》所載《廣陵散》,分開指、小序、大序、正聲、亂聲、後序共45段。樂曲定弦特別,第二絃與第一弦同音,使低音旋律同時可在這兩條弦上奏出,取得強烈的音響效果。此曲之所以能躋身十大古曲之一,還得部分歸功於嵇康。魏末著名琴家嵇康因反對司馬氏的專政而慘遭殺害,在臨行前嵇康從容彈奏此曲以為寄託,彈奏完畢他嘆息道,《廣陵散》今天成為絕響。之後《廣陵散》名聲大振,人們在理解這首樂曲時又多了一層意義,它蘊涵了一種蔑視權貴、憤恨不平的情緒。

  據《戰國策》及《史記》中記載:韓國大臣嚴仲子與宰相俠累有宿仇,而聶政與嚴仲子交好,他為嚴仲子而刺殺韓相,體現了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情操。這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看法,《神奇秘譜》關於此曲的標題就是源於這個故事。今存《廣陵散》曲譜,最早見於明代朱權編印的《神奇秘譜》(1425年),譜中有關於“刺韓”、“衝冠”、“發怒”、“報劍”等內容的分段小標題,所以古來琴曲家即把《廣陵散》與《聶政刺韓王》看作是異名同曲。

  據《琴操》記載:戰國聶政的父親,為韓王鑄劍,因延誤日期,而慘遭殺害。聶政立志為父親報仇,入山學琴十年,身成絕技,名揚韓國。韓王召他進宮演奏,聶政終於實現了刺殺韓王的報仇夙願,自己毀容而死。後人根據這個故事,譜成琴曲,慷慨激昂,氣勢宏偉,為古琴著名大麴之一。

  據《世說新語》記載:嵇康非常喜愛《廣陵散》,經常彈奏它,以致招來許多人前來求教,但嵇康概不傳授。死前索琴彈奏此曲,並慨然長嘆:“《廣陵散》如今絕矣”。南京西善橋南朝墓出土模製嵇康畫像磚,描繪了嵇康席坐撫琴,氣宇昂軒的形象。

常識:中國音樂史中的十大古曲

 

 3、《平沙落雁》樂曲簡介

  《平沙落雁》是一首展景抒懷的琴曲,又名《雁落平沙》、《平沙》,作者傳有唐代陳子昂、宋代毛遜、明代朱權等,眾說不一。曲譜最早載於公元1634年(明末崇禎七年)刊印的藩王朱常淓纂集《古音正宗》。此曲原為四段,在流傳的過程中發展成六段、七段、八段等不一。

  《平沙落雁》的曲意,各種琴譜的解題不一。《古音正宗》中說此曲:“蓋取其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借鴻鴣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也。……通體節奏凡三起三落。初彈似鴻雁來賓,極雲霄之縹緲,序雁行以和鳴,倏隱倏顯,若往若來。其欲落也,迴環顧盼,空際盤旋;其將落也。息聲斜掠,繞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應,三五成群,飛鳴宿食,得所適情:子母隨而雌雄讓,亦能品焉。”這段解題對雁性的描寫極其深刻生動。全曲委婉流暢,雋永清新。當代流傳的多數是七段,主要的音調和音樂形象大致相同,旋律起而又伏,綿延不斷,優美動聽;基調靜美,但靜中有動,曲調悠揚流暢,通過時隱時現的雁鳴,描寫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盤旋顧盼的情景。

  全曲以水墨畫般的筆觸,淡遠而蒼勁地勾勒出大自然寥廓壯麗的秋江景色,表現清淺的沙流,雲程萬里,天際群雁飛鳴起落的聲情。曲意爽朗,樂思開闊,給人以肅穆而又富於生機之感,借鴻雁之高飛遠翔,抒發和寄託人們的胸臆,體現了古代人民對祖國美麗風光的歌頌與熱愛。

  平沙落雁,本是著名的自然景色“瀟湘八景”之一。曲中描繪了一幅恬靜優美的水墨小品畫──黃昏將至,煙波浩淼的洞庭湖邊,岸邊一帶白沙,安詳恬靜,濛濛如霜。一群大雁從遠天飛來,在空中徘徊飛鳴,先有幾隻降落在其上,仰首與空中的飛翔者相互鳴叫呼應,繼而雁群一一斂翅飛落。遠望去,雁群、沙岸、水波,都在愈來愈濃的暮色中漸漸睡去。樂曲以舒緩的節奏和清麗的泛音開始,描繪了秋江上寧靜而蒼茫的黃昏暮色;然後旋律一轉而為活潑靈動,點綴以雁群鳴叫呼應的音型,充滿了生機和歡躍;最後又復歸於和諧恬靜的旋律中。意境蒼茫恬淡而又生趣盎然。古琴的泛音、滑音等特有的技法的運用,使得樂韻更加豐富,藝術感染力十分強烈。此曲自問世以後,深受歷代琴家喜愛,是近300年來傳譜最多、流行最廣的琴曲之一。曲譜最早載於1634年(明末崇禎七年)刊印的藩王朱常淓纂集的《古音正宗》。廣陵派的《平沙》恬靜優美,意境典雅。諸城派和九嶷派的《平沙》,增一段在固定音型陪襯下用模擬手法表現大雁飛鳴、呼彼應的情景,形象鮮明生動,別具一格。  

常識:中國音樂史中的十大古曲

4、《十面埋伏》樂曲簡介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琵琶傳統大套武曲,堪稱曲中經典。樂曲內容的壯麗輝煌,風格的雄偉奇特,在古典音樂中是罕見的。此曲最早見於1818年出版的華秋萍《琵琶譜》,1895年出版的李芳園編訂的《南北派十三套大麴琵琶新譜》中將它改名為《淮陰平楚》。

  樂曲是根據公元前202年楚、漢兩軍在垓下(今安徽省靈壁縣東南)進行決戰時,漢軍設下十面埋伏的陣法,從而徹底擊敗楚軍,迫使項羽自刎烏江這一歷史事實加以集中概括譜寫而成。垓下決戰是我國曆史上一次有名的戰役,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運用音樂手段表現了這場古代戰爭的激烈戰況,向世人展現了一幅生動感人的古戰場畫面。而在此譜之前,只有描繪同樣題材的《楚漢》。明代王猷定《湯琵琶傳》中,記有被時人稱為“湯琵琶”的湯應曾彈奏《楚漢》時的情景:

  “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俄而無聲,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為楚歌聲;悽而壯者,為項王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餘騎蹂踐爭項王聲。使聞者始而奮,既而恐,終而涕泣之無從也。”從這段描述可看出,湯應曾彈奏的《楚漢》與《十面埋伏》在情節及主題上一致,由此可見早在16世紀之前,此曲已在民間流傳。

  《楚漢》在明代嘉靖、萬曆前後流行一時,深受琵琶演奏家的喜愛。自公元1818年華秋萍編的《琵琶譜》問世以來,其後各個琵琶譜集都載有《十面》樂譜。各個版本在分段與分段標目都有所不同:《華氏譜》稱《十面》,由直隸王君錫傳譜,凡十三段;《李氏譜》名《淮陰平楚》,隋秦漢子作;金山周瑞清厚卿校,凡十八段;《養正軒譜》稱《十面》,一名《淮陰平楚》,凡十八段;《瀛州古調》名《十面埋伏》,凡十段。

  《十面埋伏》可以說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藝術發揮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創造了單個樂器的獨奏形式表現波瀾壯闊的史詩場面(而現代,這往往需要大樂隊式的交響曲體裁方能得以完成),直到今天《十面埋伏》依然是琵琶演奏藝術領域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傳統名作。

常識:中國音樂史中的十大古曲


  5、《漁樵問答》樂曲簡介

  此曲表現漁樵在青山綠水之間自得其樂的情趣。

  《漁樵問答》是一首流傳了幾百年的中國名曲,現存的譜本有多種。《琴學初津》雲此曲:“曲意深長,神情灑脫,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櫓聲之欸乃,隱隱現於指下。”由於音樂形象準確、生動,因此近幾百年來在琴家中廣為流傳。

  這首古琴曲譜最早見於《杏莊太音續譜》(明蕭鸞撰於1560年):“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此曲反映的是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樂曲通過漁樵在青山綠水間自得其樂的情趣,表達了對追逐名利者的鄙棄。旋律飄逸瀟灑,表現出漁樵悠然自得的神態。音樂形象生動,精確。樂曲開始曲調悠然自得,表現出一種飄逸灑脫的格調,上下句的呼應造成漁樵對答的情趣。主題音調的變化發展,並不斷加入新的音調,加之滾拂技法的使用,至第7段形成高潮。樂曲採用漁者和樵者對話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調表示問句,下降的曲調表示答句。刻劃出隱士豪放無羈,瀟灑自得的情狀,反映的是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其中運用潑刺和三彈的技法造成的強烈音響,應和著切分的節奏,使人感到高山巍巍,樵夫咚咚的斧伐聲。第1段末呈現的主題音調經過移位,變化重複貫穿於全曲,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歷史上“樵”的代表則是漢武帝時的大臣朱買臣。朱買臣早年出身貧寒,常常上山打柴,靠賣薪度日,後妻子因忍受不了貧困而離開了他。有人說“樵”有禪意,中國自古以來有漁樵耕讀的說法。民間的屏風上常畫有漁樵耕讀四幅圖,漁圖和樵圖畫的分別是嚴子陵和朱買臣的故事。耕圖和讀圖畫的分別是舜教民眾耕種的場景和戰國時蘇秦埋頭苦讀的情景漁樵耕讀是農耕社會的四業,代表了民間的基本生活方式。這四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不同價值取向。其中漁為首,樵次之,如果說耕讀面對的是現實,蘊涵入世向俗的道理,那麼漁樵的深層意象是出世問玄,充滿了超脫的意味。《漁樵問答》一曲是幾千年文化的沉澱,“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種境界令人歎服,然古往今來幾人能夠?雖嚮往之,實不能也。

常識:中國音樂史中的十大古曲


 6、《夕陽簫鼓》樂曲簡介

  《夕陽簫鼓》是一首著名的琵琶傳統大套文曲,明清早已流傳。1925年,上海大同樂會的柳堯章和鄭覲文首次將其改編為絲竹合奏。

  樂譜最早見於鞠士林(1820年前)與吳畹卿(1875)的手抄本,李芳園在1895年編集《南北派十三套大麴琵琶新譜》時收入此曲,曲名《潯陽琵琶》;1929年沈浩初在編《養正軒琵琶譜》時,曲名叫《夕陽簫鼓》。1925年,上海大同樂會的柳堯章、鄭覲文將此曲改為絲竹合奏,同時根據《琵琶行》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更名為《春江花月夜》。這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優美流暢、委婉質樸,在演奏中運用了各種琵琶技法。在曲式上,用擴展、收縮、局部增減和高低音區的變換等手法展開全曲。此曲流傳甚廣,是琵琶古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樂譜最早於1875年的抄本,它猶如一幅長卷畫面,把丰姿多彩的情景聯合在一起,通過動與靜、遠與近、情與景的結合,使整個樂曲富有層次,高潮突出,音樂所表達的詩情畫意引人入勝,形象地描會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讚頌了江南水鄉的優美風姿。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詩人,甚至不入《舊唐書》人物列傳。《舊唐書》只是在賀知章的列傳裡簡略的提到了張若虛。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被譽為吳中四士。賀知章是初唐著名詩人,張旭是書法大家,兩人都是杜甫“飲中八仙”詩中的絕頂人物。相比之下,張若虛的名氣遠遠不及與賀知章和張旭。《全唐詩》裡只有兩首張若虛的詩,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為《代答孤夢遠》。張若虛雖不著名,但他擁有這首被後人稱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個天才輩出的年代裡佔有一席之地。《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舊題,屬樂府清商曲,據說此曲為陳後主叔寶所創,在隋唐時較為流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調與境界遠在同題的宮廷詩之上。

  全曲為民族器樂中最常見的多段體結構,中央廣播樂團民族管絃樂隊指揮家、民樂大師彭修文對此曲的藝術處理極其細膩,他充分運用大樂隊擁有豐富的樂器色彩,巧加編配,樂器時增時減,使樂隊音響富有高、低、濃、淡、厚、薄的變化,層次分明;在音樂表現方面,既發揚古典音韻優雅的格調,又使音樂充滿內在的激情,頗具情韻,富有生氣。中國古典吉它演奏家殷飈將此曲改為吉它獨奏曲《潯陽夜月》,在1988年廣東、香港、澳門舉辦的吉它大賽中獲古典吉它冠軍。而黎海英則將它改編成鋼琴獨奏曲。劉莊改編為森管五重奏,陳培勳改編為交響音畫。

常識:中國音樂史中的十大古曲


  7、《漢宮秋月》樂曲簡介

  此曲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且運用各自的藝術手段再創造,以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這是民間器樂在流傳中常見的情況。樂曲表現了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中國傳統音樂中,同名異曲、異曲同名的現象很多,樂曲各個版本的歷史淵源與流變往往需要艱苦的考證。《漢宮秋月》原為崇明派琵琶曲,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且運用各自的藝術手段再創造,以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這是民間器樂在流傳中常見的情況。《漢宮秋月》現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古箏曲、江南絲竹等。樂曲意在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二胡《漢宮秋月》是由崇明派同名琵琶曲第一段移植到廣東小曲,粵胡演奏,又名為《三潭印月》。1929年左右,劉天華記錄了唱片粵胡曲《漢宮秋月》譜,改由二胡演奏(只以一把位演奏)。蔣風之整理並演奏的《漢宮秋月》,作了很大刪節以避免冗長而影響演奏效果。其速度緩慢,弓法細膩多變,旋律中經常出現短促的休止和頓音,樂聲時斷時續,加之二胡柔和的音色,小三度綽注的運用,以及特性變徵音的多次出現,表現了古代受壓迫宮女的幽怨、悲泣情緒,意在喚起人們對她們不幸遭遇的同情。

  江南絲竹《漢宮秋月》採用的原為乙字調(A宮),由孫裕德傳譜。原來沈其昌《瀛州古調》(1916年編)絲竹文曲合奏用正宮調(G宮)。琵琶仍用乙字調絃法,降低大二度定弦,抒情委婉,抒發了古代宮女細膩深遠的哀怨苦悶之情。中段運用了配器之長,各聲部互相發揮,相得益彰,給人以追求與嚮往。最後所有樂器均以整段慢板演奏,表現出中天皓月漸漸西沉,大地歸於寂靜的情景。

  琵琶曲《漢宮秋月》又名《陳隋》。以歌舞形象寫後宮寂寥,更顯清怨抑鬱,有不同傳譜。存世的一般是據無錫吳畹卿所傳,但劉德海加上了許多音色變化及意向鋪衍的指法,一吟三嘆,情景兼備,很有感染力。

常識:中國音樂史中的十大古曲


 8、《梅花三弄》樂曲簡介

  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是中國古典樂曲中表現梅花的佳作,早在唐代就在民間廣為流傳。全曲表現了梅花潔白芳香、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是一首充滿中國古代士大夫情趣的琴曲。《枯木禪琴譜》說:“曲音清幽,音節舒暢,一種孤高現於指下;似有寒香沁入肺腑,須從容聯絡,方得其旨。”《神奇秘譜》記載此曲最早是東晉桓伊為王羲之所奏的笛曲,後經唐代琴家顏師古改編為琴曲,流傳至今。郭茂倩《樂府詩集》卷第二十四劉宋鮑照《梅花落》解題稱,“《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聲猶有存者”。今存唐詩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說明南朝至唐間,笛曲《梅花落》較為流行。

  關於《梅花三弄》的樂曲內容,歷代琴譜都有所介紹,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現怨愁離緒的情感。梅花傲霜高潔的品格,是古今藝術創作的重要題材,常為人們用以隱喻具有高尚節操的人。明楊掄《伯牙心法》記載:“梅為花之最清,琴為聲之最清,以最清之聲寫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韻也。三弄之意,則取泛音三段,同弦異徽云爾。”琴曲中採用完整重複三段泛音寫法不多見,“故有處處三疊陽關,夜夜梅花三弄之誚。”(《律話》)。

  今演奏用譜有虞山派《琴譜諧聲》(清周顯祖編,1820年刻本)的琴簫合譜,其節奏較為規整,宜於合奏;廣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譜》(清秦淮瀚輯,1868年刊本),其節奏較自由,曲終前的轉調令人耳目一新。此曲結構上採用循環再現的手法,重複整段主題三次,每次重複都採用泛音奏法,故稱為《三弄》。

  樂曲通過歌頌梅花不畏寒霜、迎風斗雪的頑強性格,來讚譽具有高尚情操之人。1972年王建中改編成鋼琴曲,音調取自此曲,表現的主題則是毛澤東詞《詠梅》。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調反覆演奏三次。這種反覆的處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風中次第綻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個性和節節向上的氣概。整首樂曲由兩部分構成,包括10個段落及尾聲。前6段為第一部分,採用循環體形式,旋律流暢、優美,節奏明快。其中泛音主題循環3次出現,使曲調清新活潑,從而突顯出梅花做人的氣質與節節向上的高尚品質。第二部分(7—10段),與前一部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旋律跌宕起伏、急促的節奏以及音調和節拍上的不穩定都為我們展現了梅花傲然挺立在寒風中的堅毅畫面。第二部分一靜一動、一柔一剛,剛柔並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彷彿為我們展現了梅花千姿百態的優美形象。

常識:中國音樂史中的十大古曲


  9、《陽春白雪》樂曲簡介

  《陽春白雪》相傳為春秋時期的晉國師曠或齊國劉涓子所作的兩首高深的歌曲名,是由楚國著名歌舞家莫愁女(姓廬,名莫愁。郢州石城,今湖北鍾祥人)在屈原、宋玉的幫助下傳唱開來的,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現存琴譜中的《陽春》和《白雪》是兩首器樂曲,樂曲產生的年代沒有確切的史料可以說明。唐代顯慶二年(657年)呂才曾依琴中舊曲配以歌詞。《神奇秘譜》在解題中說:“《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淡蕩之意;《白雪》取凜然清潔,雪竹琳琅之音。”後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陽春白雪》的典故來自《楚辭》中的《宋玉答楚王問》一文。楚襄王問宋玉,先生有什麼隱藏的德行麼?為何士民眾庶不怎麼稱譽你啊?宋玉說,有歌者客於楚國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國中和者有數千人。當歌者唱"陽阿薤露"時,國中和者只有數百人。當歌者唱“陽春白雪”時,國中和者不過數十人。當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難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雜以流徵”的時候,國中和者不過三數人而已。宋玉的結論是,“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陽春白雪”等歌曲越高雅、越複雜,能唱和的人自然越來越少,即曲高和寡。

  樂曲是由民間器樂曲《八板》(或《六板》)的多個變體組成的琵琶套曲。“八板頭”變體的循環再現,各個《八板》變體組合在一起形成變奏的關係,後又插入了《百鳥朝鳳》的新材料,因此它是一首具有循環因素的變奏體結構。

  《陽春白雪》流傳有兩種不同版板,“大陽春”和“小陽春”,《大陽春》指李芳園、沈浩初整理的十段、十二段樂譜。《小陽春》是汪昱庭所傳,又名《快板陽春》,流傳很廣。全曲可分成起、承、轉、合四個組成部分,是一首具有循環因素的變奏體樂曲:起部:《獨佔鰲頭》曲首出現長達十七拍的“八板頭”變體,陽春白雪陽春白雪它在以後三個部分的部首循環再現。原《八板》的旋律以“隔凡”和“加花”等技法加以潤飾,運用“半輪”、“夾彈”、“推拉”等演奏技巧,音響效果獨特有趣,使花簇的旋律充滿活力。承部:《風擺荷花》、《一輪明月》這兩個《八板》變體,在頭上循環再現《八板頭》之後,旋律兩次上揚,在高音區上活動,表現情緒較為熱烈。轉部:《玉版參禪》、《鐵策板聲》、《道院琴聲》在這三個段落中出現了不少展開性的因素。首先是樂曲結構的分割和倒裝,並出現新的節拍和強烈的切分節奏。其二是運用“摭分”、“板”和“泛音”等演奏指法,使音樂時而輕盈流暢,時而鏗鏘有力。特別是《道院琴聲》,整段突出泛音,恰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晶瑩四射,充滿生命活力。合部:《東皋鶴鳴》是本部的動力性再現,在尾部作了擴大,採取突慢後漸快的速度處理,採用強勁有力的掃弦技巧,音樂氣氛異常熱烈。

常識:中國音樂史中的十大古曲


 10、

《胡笳十八拍》樂曲簡介

  古琴曲《胡笳十八拍》,據傳為蔡文姬作,全曲共十八段,運用宮、徵、羽三種調式,音樂的對比與發展層次分明,分兩大層次,前十來拍主要傾述作者身在胡地時對故鄉的思戀;後一層次則抒發出作者惜別稚子的隱痛與悲怨。樂曲以十分感人的樂調訴說了蔡琰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戰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抒寫了主人公對祖國、對故土的深沉思念及骨肉離別的痛苦感情。此曲全段都離不開一個“悽”字,被改編成管子獨奏,用管子演奏時那種悽切哀婉的聲音直直的透入人心,高則蒼悠悽楚,低則深沉哀怨。“拍”在突厥語中即為“首”,起“胡笳”之名,是琴音融胡笳哀聲之故。唐代琴家黃庭蘭以擅彈此曲著稱。李頎的《聽董大彈胡笳》詩中有:“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客歸。”在琴曲中,主要講述的是東漢末大亂,連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難中被匈奴所擄,流落塞外,後來與左賢王結成夫妻,生了兩個兒女。在塞外她度過了十二個春秋,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曹操平定了中原,與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贖回文姬,於是她寫下了著名長詩《胡笳十八拍》,敘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調各有不同,音樂委婉悲傷,撕裂肝腸,反映了蔡文姬思念故鄉而又不忍骨肉分離的極端矛盾的痛苦心情。文姬移情於聲,借用胡笳善於表現思鄉哀怨的樂聲,融入古琴聲調之中,表現出一種浩然的怨氣。

  現有傳譜兩種,一是明代《琴適》(1611年刊本)中與歌詞搭配的琴歌,其詞就是蔡文姬所作的同名敘事詩;一是清初《澄鑑堂琴譜》及其後各譜所載的獨奏曲,後者在琴界流傳較為廣泛,尤以《王知齋琴譜》中的記譜最具代表性。蔡文姬作的《胡笳十八拍》被郭沫若稱道為“是一首自屈原《離騷》以來最值得欣賞的長篇抒情詩”。

常識:中國音樂史中的十大古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