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挑拼多多,淘寶特價版上位是何邏輯?


單挑拼多多,淘寶特價版上位是何邏輯?

阿里C2M拉動工廠訂單的車頭,從聚划算變成了淘寶特價版。希望搶在拼多多、京東有“京喜”之外,能創造驚喜。


作者 | 範向東


兩天內,阿里、拼多多不約而同發力工廠製造端。


3月25日,寧波市人民政府與拼多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聯合拼多多平臺,推出“寧波優品館”,鼓勵寧波企業對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培育新品牌,幫助寧波製造企業“出口轉內銷”。


3月26日,淘寶C2M戰略發佈會正式推出淘寶特價版,並公佈“超級工廠計劃”和“雙百目標”, 未來淘寶特價版商品將絕大部分來自於產業帶和產業基地,以白牌為主,擺脫對淘寶原有店鋪商品的依賴。


偶然的背後是必然,全球疫情蔓延,中國一場幫助外貿生產類企業消化產能的“救火”大戰開始了。


今天還能生存的外貿代工廠,一般都有很強的生產製造能力,轉向內銷缺少品牌知名度和渠道,電商平臺幫助工廠建立穩定的銷售渠道後將長久獲益。


在此時機,阿里C2M換了“車頭”,淘寶特價版上位。


01 包夾拼多多


不同市場的消費者有不同的購買力和消費習慣,毫無疑問,拼多多開發出了一套能讓下沉市場用戶買單的“語言體系”,即便商品不是真便宜(其它平臺同款),拼多多的模式也能讓商品顯得更便宜。


截至2019年底,中國三大電商平臺中,阿里巴巴年活躍買家數為7.11億,拼多多年活躍買家數5.85億,京東年活躍買家數3.62億。目前拼多多的獲客成本仍在200元以下,依然低於淘寶和京東,紅利還未吃盡。


面對用戶數量飛速逼近的拼多多,沉得住氣的阿里,終於是讓預備役淘寶特價版轉正了。


早在2018年3月,為了遏制拼多多的發展,淘寶就推出了特價版APP,這款APP與拼多多模式基本相同,各種拉新紅包,主要走低價路線,藉助平臺優勢,主要提供小件商品的購買服務


單挑拼多多,淘寶特價版上位是何邏輯?


不過淘寶特價版並沒有繼續得到阿里集團層面的重視,取而代之的是“根紅苗正”的聚划算。


2019年3月,淘寶天貓總裁蔣凡宣佈重啟聚划算業務,新聚划算整合了聚划算、淘搶購、天天特賣等針對下沉業務的商業IP,並在6月獨立成為大聚划算事業部。


彼時蔣凡的思路,是在淘寶體系內和拼多多競爭,在手淘首頁給了聚划算一級流量入口,近1年半的時間內,淘寶特價版一直處於“吃灰”的狀態。


為何現在再次拉出淘寶特價版?其一肯定是加大阻擊拼多多的力度,聚划算主攻品牌貨下行,特價版主攻工廠貨上行,形成包圍之勢。


其二則可能是2019年Q4,本應是阿里主場的季度,三大電商平臺的活躍買家增長分別為1800萬、4890萬、2760萬,阿里用戶增速放緩。


京東做了個複製拼多多的獨立平臺“京喜”(原京東拼購),短短一年多時間,效果已顯而易見,阿里也準備放下身段,用拼多多的打法去打下沉市場。


02 有些事情,聚划算做不了


去年阿里扶起聚划算,聚划算旗下天天特賣也在做C2M,對抗拼多多還不夠嗎?


聚划算運營總經理陳浩說過:“如果天貓和淘寶當做一個大賣場,聚划算就是這個大賣場裡面最顯著的入門處的堆頭,我們把聚划算定義為阿里系最重要的營銷平臺。”


恰恰因為聚划算太重要的,有些事情聚划算想做但做不了。


首先,這個“堆頭”是要收費的,本質上就是花錢買曝光。借下沉市場概念,賺一波商家的錢沒問題,但讓阿里拿賺錢的業務去打仗,本身就不現實。


明顯可見,同樣是百億補貼,聚划算作為坐擁8億MAU手淘的一級入口,卻沒有在商品和補貼規模上跟上拼多多。


其次,淘寶資源傾斜有限度。淘寶是一個人找貨、搜索邏輯的平臺,靠廣告位賺錢,給低價商品過多免費資源位會影響平臺的變現率。而在拼多多平臺,低價就是流量。


淘寶和拼多多流量分發機制不同,讓商家在淘寶和拼多多做生意的成本不同,這一點不改變,聚划算單純模仿拼多多的玩法只能是形似而神不似。


最後,C2M不適合在淘寶APP上做。淘寶、天貓是打通的,而天貓、京東這類以品牌商為主的平臺,不適合直接對接工廠,更適合跟品牌方對接共享數據,鼓勵品牌方設計、生產渠道專有商品。


一來,工廠買不起平臺的數據,目前也還缺乏這付費購買習慣;二來,品牌方也不希望看到未來自己的代工廠來搶生意。


03 為何此時換“車頭”?


受全球疫情影響,代工廠會丟失品牌方穩定的大貨訂單,此時再小的訂單也是肉,生存壓力加上政府推動外貿轉內銷,是電商平臺打通工廠,促成合作的有利時機。


C2M,即消費者到工廠,將客戶和製造端直接對接,儘可能砍掉中間環節,快速、低成本響應客戶的需求。電商平臺手握消費者大數據,如果與製造端生產打通,可以低價供應優質商品,解決一直以來困擾零售行業的庫存問題。


單挑拼多多,淘寶特價版上位是何邏輯?


筆者曾在《淘寶拼多多網易,剛摸到工廠的門》一文描述電商平臺與製造工廠的鏈接路徑,現階段電商平臺和工廠的合作還遠未到需求(數據)拉動的理想狀態,主要還是靠訂單拉動。


2018年12月,拼多多發佈“新品牌計劃”, 通過提供數據支持、研發建議和流量資源,拼多多期望聯合實力強勁的代工和外貿企業,探索C2M定製化生產,幫助企業迴歸國內市場,以最低成本培育新品牌。拼多多平臺非常適合單品打爆,跟工廠生產容易協同。


據拼多多數據,截至2019年底,參與“新品牌計劃”定製研發的企業已超過900家,正式成員達106家,累積推出2200款定製化產品,涉及家電、家紡、百貨、數碼等近20個品類,累積定製化產品訂單量超過1.15億單。


阿里則是前端通過聚划算天天特賣打通銷售通路,後端依託2013年誕生的1688淘工廠,通過阿里雲的IoT技術改造進行新制造的探索。跟工廠打交道,無論時長還是區域,阿里的經驗和資源都要比拼多多更豐富。


2019年底,淘寶成立C2M事業部,事業部雙線彙報,既要向淘寶和天貓總裁蔣凡彙報,也要向B2B事業群總裁戴珊彙報,顯然要打通C、B兩端。


往大了說,C2M是阿里建立產業互聯網的一個切口。據天下網商報道,淘寶特價版被阿里內部視為“面向未來奪取勝利的戰略武器”,在阿里的C2M建設中,淘寶特價版扮演著訂單抓手的角色。


從聚划算天天特賣到淘寶特價版,阿里變相認可了拼多多在C2M模式上的成功。取他人之所長補己之所短,邁出這一步,阿里的C2M也換上了新車頭。


而新車頭能跑多快,要看阿里給它投入多少燃料(資源),以及工廠們的響應積極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