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講述這四種人時,需分外小心,很容易看走眼

佞言者,謅而於忠;諛言者,博而於智;平言者,決而於勇;戚言者,權而於言;靜言者,反而於勝。說奸佞話的人,由於會謅媚,反而變成忠厚;說阿諛話的人,由於會吹噓,反而變成智慧;說平庸話的人,由於果決,反而充變了勇敢;說憂傷話的人,由於善於權衡反而變成守信;說平靜話的人,則於習慣逆向思維,反而變成勝利。

鬼谷子:講述這四種人時,需分外小心,很容易看走眼

奸佞和忠厚

秦二世時,趙高把持朝政,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甚至丞相李斯想見到秦二世胡亥都不容易。趙高為了試探人心,甚至還演出了指鹿為馬的一幕醜劇。人人都知道趙高的險惡用心,都是為了矇蔽皇帝,獨攬大權,然後得到更多的利益。只有胡亥一個人覺得他非常忠心,因為趙高對下是用心險惡,對上則是竭盡其奉迎的能力,讓胡亥覺得他真是忠心不二。結果當各地紛紛起義,胡亥卻一點不知,而且最後還被趙高殺了,這就是所謂的“忠臣”。鬼谷子正確,證明完畢。

鬼谷子:講述這四種人時,需分外小心,很容易看走眼

阿諛和智慧

成侯鄒忌是齊國的相國,田忌是齊國的大將,兩人感情不睦,互相猜忌。公孫氏就獻計給鄒忌說:“閣下何不策動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打了勝仗,那是您策劃得好,大可居功;一旦戰敗,田忌假如不死在戰場,回國也必定枉死在軍法之下。”鄒忌認為他說得有理,於是勸說齊威王派田忌討伐魏國。田忌是國家棟梁,將相不和也是常事,如果公孫氏為國家社稷考慮,就應該想辦法勸他們和解,或者找其他有臉面的權威人士去調解。可是鄒忌卻認為他足智多謀,不僅不責備他善於阿諛,反而言聽計從。要知道這種人以後若是反目為仇,也會用同樣方法去加害原來的主人。

鬼谷子:講述這四種人時,需分外小心,很容易看走眼

平庸和勇敢

我們都聽過雞鳴狗盜的故事,孟嘗君喜歡交朋友,也養了很多門客,門客們也是三教九流無奇不有。有一次齊孟嘗君出使秦國,被秦昭王扣留,孟嘗君的一位食客會學狗叫,鑽入秦營偷出狐白裘,獻給昭王的愛妾,讓她在秦王那裡說情放了孟嘗君。當孟嘗君好不容易逃至函谷關時,昭王又下令追捕,另一位食客會雞鳴,就裝雞叫引眾雞齊鳴騙開城門,他們才得以逃回齊國。另一位趙國人士藺相如,大家也很熟悉。他的故事不用我多說,完璧歸趙就足以說明問題。藺相如在廉頗看來是非常平庸的一個人,怎麼能擔當國家大任,甚至地位還比自己高,於是才引出一段負荊請罪的佳話。

鬼谷子:講述這四種人時,需分外小心,很容易看走眼

平靜和勝利

秦國為打開東進中原通道,由大將白起率領秦軍在伊闕進行作戰,各個殲滅韓、魏及東周聯軍。周國的犀武在伊闕打了敗仗,周王打算派相國周足出使秦國。周足就興沖沖地準備立刻就走,這時有人站出來對周足說:“出使秦國,秦、周的邦交必定會惡化。因為大臣之中,有一個為秦國所重視、而自己又想當相國的人,他將在秦王面前傷害您,所以您不宜出使秦國。周君很重視與秦國的邦交,所以才派出相國出使秦國,如果臨行前免去您的相位,這是對秦國的輕視,所以您的相位是一定不會被免去的。

鬼谷子:講述這四種人時,需分外小心,很容易看走眼

小編總結:我只所以祟拜鬼谷子,就因為他教人技術,能讓弱者長智鬥強者,不受人欺負,而孔孑思想再對,再好,社會,世界根本就不如想象那樣好,狡猾者發財,善良遭欺,孔子思想難道不是把人教成傻子嗎。我是這樣想,錯了也是真話,也不是我不想向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