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讲述这四种人时,需分外小心,很容易看走眼

佞言者,诌而于忠;谀言者,博而于智;平言者,决而于勇;戚言者,权而于言;静言者,反而于胜。说奸佞话的人,由于会诌媚,反而变成忠厚;说阿谀话的人,由于会吹嘘,反而变成智慧;说平庸话的人,由于果决,反而充变了勇敢;说忧伤话的人,由于善于权衡反而变成守信;说平静话的人,则于习惯逆向思维,反而变成胜利。

鬼谷子:讲述这四种人时,需分外小心,很容易看走眼

奸佞和忠厚

秦二世时,赵高把持朝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丞相李斯想见到秦二世胡亥都不容易。赵高为了试探人心,甚至还演出了指鹿为马的一幕丑剧。人人都知道赵高的险恶用心,都是为了蒙蔽皇帝,独揽大权,然后得到更多的利益。只有胡亥一个人觉得他非常忠心,因为赵高对下是用心险恶,对上则是竭尽其奉迎的能力,让胡亥觉得他真是忠心不二。结果当各地纷纷起义,胡亥却一点不知,而且最后还被赵高杀了,这就是所谓的“忠臣”。鬼谷子正确,证明完毕。

鬼谷子:讲述这四种人时,需分外小心,很容易看走眼

阿谀和智慧

成侯邹忌是齐国的相国,田忌是齐国的大将,两人感情不睦,互相猜忌。公孙氏就献计给邹忌说:“阁下何不策动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打了胜仗,那是您策划得好,大可居功;一旦战败,田忌假如不死在战场,回国也必定枉死在军法之下。”邹忌认为他说得有理,于是劝说齐威王派田忌讨伐魏国。田忌是国家栋梁,将相不和也是常事,如果公孙氏为国家社稷考虑,就应该想办法劝他们和解,或者找其他有脸面的权威人士去调解。可是邹忌却认为他足智多谋,不仅不责备他善于阿谀,反而言听计从。要知道这种人以后若是反目为仇,也会用同样方法去加害原来的主人。

鬼谷子:讲述这四种人时,需分外小心,很容易看走眼

平庸和勇敢

我们都听过鸡鸣狗盗的故事,孟尝君喜欢交朋友,也养了很多门客,门客们也是三教九流无奇不有。有一次齐孟尝君出使秦国,被秦昭王扣留,孟尝君的一位食客会学狗叫,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的爱妾,让她在秦王那里说情放了孟尝君。当孟尝君好不容易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下令追捕,另一位食客会鸡鸣,就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他们才得以逃回齐国。另一位赵国人士蔺相如,大家也很熟悉。他的故事不用我多说,完璧归赵就足以说明问题。蔺相如在廉颇看来是非常平庸的一个人,怎么能担当国家大任,甚至地位还比自己高,于是才引出一段负荆请罪的佳话。

鬼谷子:讲述这四种人时,需分外小心,很容易看走眼

平静和胜利

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领秦军在伊阙进行作战,各个歼灭韩、魏及东周联军。周国的犀武在伊阙打了败仗,周王打算派相国周足出使秦国。周足就兴冲冲地准备立刻就走,这时有人站出来对周足说:“出使秦国,秦、周的邦交必定会恶化。因为大臣之中,有一个为秦国所重视、而自己又想当相国的人,他将在秦王面前伤害您,所以您不宜出使秦国。周君很重视与秦国的邦交,所以才派出相国出使秦国,如果临行前免去您的相位,这是对秦国的轻视,所以您的相位是一定不会被免去的。

鬼谷子:讲述这四种人时,需分外小心,很容易看走眼

小编总结:我只所以祟拜鬼谷子,就因为他教人技术,能让弱者长智斗强者,不受人欺负,而孔孑思想再对,再好,社会,世界根本就不如想象那样好,狡猾者发财,善良遭欺,孔子思想难道不是把人教成傻子吗。我是这样想,错了也是真话,也不是我不想向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