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計”,他用10多平方米攤位撐起一家生計

“蔬菜生計”,他用10多平方米攤位撐起一家生計

“蔬菜生計”,他用10多平方米攤位撐起一家生計

馮佔亮提著剛買的萵苣準備放到麵包車上

“蔬菜生计”,他用10多平方米摊位撑起一家生计

馮佔亮在自家攤位上向顧客介紹早上剛採購的土豆

本版照片均由新時報記者陳元昊 攝

24日凌晨2點半,36歲的馮佔亮就已經起床,開始了新一天忙碌的生活。他從濟南市建設路上的家中開著五菱麵包車,趕到9公里之外的匡山農產品蔬菜批發市場進貨,之後再到郎茂山路農貿市場賣菜,每天工作15個小時。復工後,他逐漸找回了從夜半到晨曦、從黎明到黃昏的生活節奏。

3小時採購31種1000斤蔬菜

從陽光新路到濟齊路,半個多小時的車程,馮佔亮每天都要走兩趟。一年365天有350多天要採購,這條9公里的採購路他兩年走了1400多趟。“幾乎全年無休,只有春節能休息幾天。”馮佔亮說。賣菜人掙的就是個起早貪黑的辛苦錢,不管春夏秋冬無論颳風下雨,去晚了,一天的生意就可能泡湯。路上,馮佔亮簡單盤算了需要採購的蔬菜,西紅柿、芸豆、大白菜、菜花、萵苣等30多種蔬菜,只要能搶先進到性價比高的菜,收益就更容易確保。馮佔亮有著許多相識多年的老闆,除了現場精挑細選,還會電話預約,到了直接拿貨,這樣更節約時間。

蔬菜批發市場內,一輛輛貨車裝滿各色菜品,採購蔬菜的多是小麵包車和機動三輪車。馮佔亮按照裝車順序,一到市場就先來到耐儲存蔬菜區域,買了兩大包大白菜、3大包捲心菜,共200斤。“買菜要先買耐折騰的,把不怕壓的蔬菜放到車廂最下面,先墊個底。”馮佔亮邊說邊抱著菜回到麵包車旁邊,將大白菜、捲心菜平放在車廂底部。

菜販們除了拼時間早晚,還拼眼力經驗。買完大白菜、捲心菜,馮佔亮又轉了20個批發攤位,精挑細選了不少水果蘿蔔、冬瓜、芸豆、小白菜。一圈轉下來,他又鎖定了一車西蘭花,藉著燈光反覆挑選,“西蘭花要挑大小均勻,儘量拿乾淨的、沒被壓過的。”不到5分鐘他就已經挑好了50斤。然後,他繼續圍著市場轉悠,又買了兩捆萵苣。“這種害怕擠壓的蔬菜要最後買、插空放。”花了近3個小時,走了25個攤位後,馮佔亮的小麵包車裝得滿滿當當,共裝了31種、1000多斤蔬菜。馮佔亮拿起毛巾,擦了擦手上沾的泥土,說了聲“可以撤了”。他得趕緊上路,去家旁邊郎茂山農貿市場的攤位,開始一天的賣菜營生。

10多平方米攤位撐起一家生計

從凌晨2點半走出家門,到早晨6點採購結束,天色已經逐漸變亮起來。馮佔亮開著麵包車趕往郎茂山農貿市場。這輛銀色的小麵包車為他這幾年的生意立下了汗馬功勞,不光能裝貨運貨,還能遮風擋雨。說起這輛車,馮佔亮笑著說:“第一次開車進貨時,才剛剛拿到駕照,還是老婆開車帶了一星期,我才敢獨自上路。”

8:30,農貿市場開門營業,顧客紛至沓來。馮佔亮的攤位前,也迎來了第一位顧客。“今天的菜看著挺新鮮,給我挑幾個西紅柿。再稍微便宜點?”馮佔亮笑著說:“比年前便宜多了,加上疫情也快結束了,天也熱起來了,菜會越來越便宜的。”賣菜的這幾年,馮佔亮體會到攤位上賣菜學問很多。“進貨後,我們都會認真把蔬菜擦乾淨,每天上午、下午再用噴壺噴兩遍水,菜擺時間長了就蔫了,得保持水分才有好賣相。”談到一天的營業額,他說,“一天也就掙個幾百塊錢吧,和外出打工也差不了多少。”

馮佔亮的老家在菏澤,十六七歲就離開家到濟南打工,什麼苦活累活都幹過。在做蔬菜生意前,他曾在濟南市塑料廠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工,主要是製作一次性餐盒。後來廠子搬遷去了濱州,他選擇留在濟南。兩年前,郎茂山農貿市場正式營業,馮佔亮租下市場這處10多平方米的攤位,開始經營蔬菜生意。

他這一待又是幾年,家裡的老大今年正好上初中,閒暇時間也會來市場幫幫爸媽的忙。“賣菜這個活太辛苦,也不太想讓孩子摻和,只是希望他能好好學習,將來能有出息。”馮佔亮說。

“大家樂意來買我的菜很滿足”

往年農貿市場都是大年初七恢復營業,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整體開業時間一直推後。“當時心裡既著急又矛盾,本身就是靠著賣菜掙錢,這沒法出門就沒有收入。沒生意可做的日子真是有點難熬。”馮佔亮說。

3月7日,市場復工營業後的第一天,馮佔亮只進了800斤的蔬菜,“頭天凌晨去進菜的時候,既害怕菜進多了賣不出去,又害怕菜進少了。”令他沒想到的是,市場第一天營業,他進的菜品就全都賣光了。

自從市場恢復營業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整體蔬菜價格逐漸回落。“現在蔬菜的價格和往年基本一樣,買菜的市民越來越多,每天賣出的菜也越來越多。”他說。市場對疫情的防控措施也很給力,除了日常保潔外,每天市場正式開門前、關門後,會進行噴灑消殺,進出人員都要佩戴口罩、檢測體溫。

“我就是普通的老百姓,掙的就是起早貪黑的辛苦錢,我能做的,就是保證賣的菜健康安全,大家樂意來買我就很滿足了!希望有機會休息的時候,可以帶著家人外出看看風景。”看著櫃檯上新鮮的蔬菜,馮佔亮笑著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