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朔的《白岩松:骨子里的做作》,你凭什么说“做作”

突然看到一网友分享王朔的这一篇关于白岩松老师的文章,而且下面还有不少网友的支持互动,也在支持王朔的观点,认为王朔老师是牛人,敢于揭露丑恶。

王朔先生在一期访谈中看到白老师正在谈他自己的《痛并快乐着》一书以及白老师自己。王朔先生认为白老师的眼神里充满高傲自负,因为他没有和主持人眼神勾通,也没有目视观众。还有白老师说自己是一位幸福的父亲……这在王朔先生看来都是一种张扬。我看了真想笑,一个享受天伦之乐的父亲不可以吗?一个为孩子健康成长成才骄傲的父亲不可以吗?如果用这个逻辑去推理的话,我们的祖国母亲就不该把我们的每一次进步公之于众了,简直逻辑有问题啊!王朔先生也读了白老师的《痛并快乐着》一书,百十来页就放下了,因为王朔先生认为这书里有太多不真诚的东西。截图如下:

读王朔的《白岩松:骨子里的做作》,你凭什么说“做作”

我也读过白老师的《痛并快乐着》一书,这可以看做是他的一部成长史。他讲述自己如何从广播电台到中央电视台,讲述自己如何从一个对自身形象不自信,认为出不了镜到慢慢走进演播室,走进大众视野的。他讲述一群为了梦想的青年合租地下室,如何在那里度过他们的艰苦岁月的,讲述他们如何一点点开拓自己的栏目被观众认可的。当时真的有一些“白岩松们”在追梦的路上是痛着但也快乐着的。白老师说人应该有一颗流浪的心,虽然我们可以偏居一隅,但是让心去流浪,你就会一直有梦,就会有前行的动力。书中还有帮助贫困女孩的故事的深刻反思自责。白老师是理性的,有良心的。

这部书中也介绍很多重要的历史时刻:比如加入世贸组织时的,还有一些重要的外交事件。白老师说自己第一个鼓掌,王朔先生评价为谄媚。其实他是不是第一个鼓掌,王朔先生怎么会以“谄媚”这样恶毒的语言去形容呢?白老师说自己第一个鼓掌,可能是事实,我想他更要传达的是在那时那刻身为中国人的那份自豪吧!这部书并不是“一见大事就特别懂事”吧!

书中讲他一次到外地采访,穿着他的休闲套装,当时随行领导看到后又要求他借了一套西装,一套比他阔大的西装,把当年很瘦弱的白岩松裹在里面,我想如果白老师要显示自己的优越干嘛要写这些,他很诚恳的在向读者展示一个真实的白岩松,一个带着梦想去旅行并实现梦想的白岩松,他在告诉我们年轻人,成长需要梦想,成长之中有痛苦,成长之中也有快乐。他告诉我们要勇于拼搏。

若实在要强掉他的高傲我觉得也不是不可以,一个历经岁月砥砺的石头终于蜕变成金石,一个凭借自己的实力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他可以傲世群雄,他也有资本傲世天下。

还有网友说白老师年纪轻轻的时候竟然感谈《庄子》?认为自不量力,我到觉得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与自己生活的一种对接融合,我17岁读《红楼梦》看的只是热闹,感觉的只是爱情。而今再读《红楼梦》我更多的是感受里面人物的孤独,就如我心灵深处的孤独。读黛玉的《唐多令》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在其中我更多的体会人间冷暖,体会生命的凋零,体会那个时代的势力与冷漠……

不同的时期读同一作品体验不同,感悟的深浅更不同。但是我们有权利在任何一个时期去与别人交流你的读书体验,这有何不可,为什么就认为他不知天高地厚呢?

白岩松老师是一位有才华有能量的主持人,也是一位正能量的传播者,他起码在影响着我,改变着我。我想人与人之间莫要轻易践踏别人的人格尊严,特别是只从外在的行为去判断简直更是无理取闹了。作为一个知名作家虽然有自己的舆论基础,正因为如此更应该有所把持,你说的对吗?你就那么断定白老师骨子里的是“做作”吗?

那些贪官污吏你不骂,那些卖国求荣你不骂,那些演绎丑事你不骂,弄一个坦荡荡的人去诋毁有意思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