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 理性反思防患未然成“当务之急”

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


3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18日,我国首次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 理性反思防患未然成“当务之急”


这对于一个几周前新增病例还数以千计的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里程碑事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同疫情开展坚决斗争。从武汉的暂时“封城”,到调动各方人员与物资前往湖北;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快速建立,到全国19个省市对口支援湖北16个地级市,以及各地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级响应,这种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对于疫情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艰苦努力,中国国内已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


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 理性反思防患未然成“当务之急”


全民抗击疫情 付出巨大的代价


据官方通报及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5日,全国至少已有46名医护工作者为疫情防控献出生命,他们奋战在抗疫一线,有的不幸染病,有的劳累过度引发其他疾病,还有在抗疫途中突遭意外。这其中,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仅27岁。


2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安部副部长杜航伟介绍,一个多月来,全国共有49名公安民警和辅警因公牺牲,其中就有同志因打击犯罪光荣牺牲,他们以实际行动树立了公安为人民的新形象。


疫情爆发后,中国被迫用一场损失巨大的全国动员奋起反击。我们的农历新年被毁掉了,封城、封小区,人们将自己禁足在家里停工停产。空荡荡的街道、菜场、餐馆、商场、影院、写字楼,这场全民的“物理隔离”,对经济的冲击不言而喻,尤其是对消费的影响,据估算餐饮零售额仅在7天内就会有5000亿元的损失,多少小商小贩、白领、创业者、小企业主有苦说不出?多少小企业的现金流撑不过三个月?但是,也正是这样的严防死守,才取得了全国抗疫形势的大扭转。


疫情“误判”失去了最佳防控时间段


1月20日是此次疫情防控的重要转折点。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冠病毒“肯定人传人”。


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 理性反思防患未然成“当务之急”


1月29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中国学者的流行病学研究论文,题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在中国武汉的初期传播动力学》。论文称:“有证据表明,自2019年12月中旬以来,密切接触者之间已发生人际传播。”论文作者来自中国疾控中心、湖北疾控中心等多家机构。


在2020年1月1日,当地公安机关先后对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8名发布“华南水果海鲜市场确诊7例SARS”人员以“散布谣言”为依据进行处理。1月10日,国家卫健委派出的专家组和国家疾控中心的专家向公众称“未发现明确的人传人证据”;1月14日,武汉市卫健委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知识问答》中表示:“现有的调查结果表明,尚未发现明确的人传人证据,不能排除有限人传人的可能,但持续人传人的风险较低。”。但据随后各方公布的报道显示,此后的1月1~11日已有7名医务人员感染,12~22日,又有8名医务人员感染。


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 理性反思防患未然成“当务之急”


疫情初期的“误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众甚至是医务工作者的警觉和防护意识,失去了将近一个月最佳防控时间段,加大了后阶段疫情防控的难度。截至3月25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94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4051例,累计死亡病例3287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1285例。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急需补短板补漏洞


灾难之后进行根本性的反思,从中吸取教训,才不枉付出如此惊天动地的代价。


2003年SARS之后,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一度受到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意识开始淡化、甚至没有得到真正重视和有效落实。


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 理性反思防患未然成“当务之急”


此次疫情发生早期,临床医生从个案诊治中已经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及人传人的可能性,怎么使社会舆情和正规渠道的重大疫情发布有机结合起来,是一个需要探讨的大问题。国家卫生部门和疾病防疫部门应该在“内部知情期”就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预案,如何严格把控重大疫情的上报和发布程序,并妥善处理好一线大夫以及一般民众对疫情的直接反应,这是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中需要正视和研究的重大问题。平时防患于未然,才能防大患于未至。


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传染科主任张文宏1月18日在北京发表了“让流感不再肆虐,你必须知道的真相”演讲,他说病毒每天都在变异,将来一定会有大爆发,但啥时候来却很难预测,就像一位著名的病毒学专家说的,“我们只听到时钟的滴答滴答声,却不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下一次疫情来袭时,我们的公共卫生体系如何更好地提前到位以保证快速识别并紧急应对,有充足的物资、医疗供给,有更加健全的跨部门协作防控体系,那我们就可以挽救更多生命,能够让病魔对社会经济的危害降到最低。


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 理性反思防患未然成“当务之急”


特殊价值准则的行业和领域 须发挥好政府作用


武汉此次医疗服务整体力量严重不足,原因之一便是武汉公立医院占比显著低于全国。但是私立医院有数量没规模,按床位数和医生数来计算,公立医院占比超过80%,也占绝对优势,而民营医院多是一些小医院。


从专业人员的数量看,私立医院更是远不及公立医院。据2019年的统计,中国医院卫生技术人员612.9万人,其中公立医院有486.8万人,占比79.4%;私立医院仅有126.1万人,占20.6%。


在准备不足、防护设备缺乏的情况下,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第一时间站在战“疫”第一线。公立医院是政府举办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医院,在资源调动上完全听令于政府,无缝配合,不同地区的公立医院也可以相互配合。


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 理性反思防患未然成“当务之急”


在市场上,民营医院只是补充,一些民营医院更多是考虑收入的最大化,而为疫情付出的成本是巨大的。公立医院考虑的更多是救治病人与医护安全,自身不会有关门之忧,但民营医院不一样,关门破产都时常发生。民营医疗机构应对疫情时,医疗资源少,能力弱,缺少传染科、重症科等对口科室,民营医院整体能力、设备和人才梯队不足,这也是其参与抗“疫”面临的现实短板。


市场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形式,但市场不是万能的。那些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公共安全等适用特殊价值准则的行业和领域,比如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基础科学研究等,其特殊价值准则高于经济利益,并不适合完全推向市场,更适合由政府主导。作为事关每个人性命大事的特殊领域,医疗服务不能等同于普通的商业服务,它是一种准公共服务,这应该成为中国医疗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全国数十万医务工作者闻警而动,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召唤,不顾自身安危,义无反顾奔向抗疫前线,成为感动全国人民的“最美逆行者”。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大多数是公立的,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疗卫生机构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这充分表明,在医疗卫生事业这类适用特殊价值准则的行业和领域里,必须发挥好政府作用。


苦难让我们懂得珍惜 谁是真正能够为国家挑起重担的人


如果苦难有意义,一是教我们珍惜,二是叫我们不要忘记。


近日,援鄂医护人员分批撤离,湖北人民含泪送别“最美逆行者”,这是过命的交情,“谢谢你为湖北拼过命”。


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 理性反思防患未然成“当务之急”


可就是这些为我们拼过命的“最美逆行者”,一直处于“高付出、低回报”的状态。相较而言,明星赚钱又快又多又容易,如今孩子们的梦想首选已经不再是科学家、医生、教师、军人……。他们大多数回答是,要成为网红或者成为“明星”。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在这次疫情之后,希望国家给年轻一代树立正确人生导向,高新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人员。希望控制娱乐圈所谓的‘明星’动则上千万的片酬。只有少年强则国家强,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栋梁之材。”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娱乐文化方面也有了诸多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娱乐明星特别受欢迎的原因。但在这场疫情面前,替我们负重前行的都是这些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以及科研人员,还有保家卫国的军人!我们不能总是在饿肚子的时候,想到了袁隆平,在疫情发生的时候,想到了钟南山。


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 理性反思防患未然成“当务之急”


社会价值观的培养很重要,希望国家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人生导向,高薪留给才德兼备的科研人员、保家卫国的军事人员、无私奉献的教育人员以及悬壶济世的医疗人员,留给真正能够为国家挑起重担的那些人。


和而不同方为大同 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国内疫情刚有所控制,海外疫情却突然爆发,并且发展速度之快,让众人咋舌。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26日上午7时,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46万例,达到466955例,目前受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为196个。


中国在全力抗击疫情之初,许多国家政府和人民纷纷向中国伸出援手,提供了真诚的帮助和支持。随着疫情在全球的广泛扩散,中国也正在尽己所能向疫情严重的各国提供援助。截至目前,我国已向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提供援助,共发布了7版源于中国、面向世界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6版防控方案,并翻译成多国语言同世界分享。此外,我国还积极向需要援助的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专家团队,主动向国际社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物资援助……。中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 理性反思防患未然成“当务之急”


和而不同方为大同,那就是现在中国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多维度的,它既包括经济共同体,也包括命运共同体,也包括文化共同体,也包括人与自然生态的共同体。疫情无国界,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疫情造成的经济社会影响已在全球显现,各方必须共同努力加以应对。面对新形势,中国尽己所能向各国提供援助,这不只是我们的道德义务,而是我们在复杂的新全球化进程中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必然之举。

危难关头,唯有团结协作才能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世界公民要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从大局着眼,跨越国与国之间的界线,抛弃狭隘的种族主义思想,全球各国心手相牵共抗病毒,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


内需乏力外需不振 中小企业如何突破困局


新型肺炎对经济最直接的影响是出门减少,因此疫情对当前经济特别是对消费的影响在加大,尤其是对服务消费影响比较大。我国中小微企业主要以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旅游业、商贸业等劳动密集型以及轻资产的行业为主,占全部中小微企业数的比例超过70%,而这些企业,尤其是疫区的中小微企业,正是疫情影响的“重灾区”。


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 理性反思防患未然成“当务之急”


如今我国疫情刚有所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呈现蔓延之势,一些国家生产、消费等领域受到冲击,贸易活动减少,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外贸企业可能将遇到外需不振、订单减少等问题。


内需乏力,外需不振,本次疫情下凸显的复工难、固定成本高等问题,使得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变得更为紧迫。作为疫情中承压最大的群体,需求下降、客户流失、融资难、招工难、“订单荒”等一系列困境,“活下去”,是现阶段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唯一关键词。走得最远的企业,不是最强、最壮、效率最高的企业,而是适应能力佳、学习能力强、最有危机感的企业。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现金流是生命线。中小企业需审时度势地判断疫情对经济与产业的直接影响,消费需求变化、进出口状况等情况,对原有的生产经营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企业需极尽全力地降成本,开源节流,保持一定现金流,组织员工达成共识,尽可能降低疫情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


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 理性反思防患未然成“当务之急”


对于中小制造企业而言,所有的经营活动均围绕着产品和订单运转,在有订单的前提下,借贷的运营资金使用效率最高,但企业每次借贷为总量借贷,如果并不需要采购原材料的时间段,资金总是闲置的,将资金闲置成本累积到全年,对中小企业可能是不小的数目,如果可以对资金进行精细化管理,财务成本将大大降低。


中小企业需要借助数字技术进行模式创新。如果说信息是对昨天的总结为主,那么数据是对未来的研判和预判。对过去商业数据的分析和深度机器学习,可以对未来的趋势进行预测,通过数据模型搭建和分析,未来的每一件产品,在生产之前都知道它的消费者是谁,生产商之间比拼的不再是价格,而是谁能最先对接到消费者的需求,并且完成消费者需求的精准程度。如传统生鲜行业流通环节多、链条长、损耗大,抵御风险能力低,造成原材料缺乏或库存积压等。当前的供应链短板,急需通过数字化提高供应链管控能力。以农产品供应为例,我国农产品每年市场流通量在4万亿左右,但其物流损耗是20%左右,每降低一个百分点的损耗,都将是极大的节约。智能管控供应链通过数字经济,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当地的产业资源,实现产业链业务由线下汇聚到线上,为生态合作伙伴、政府、消费者提供智慧化服务,将大大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 理性反思防患未然成“当务之急”


(作者系经济学家、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师董会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中国发展50人、国科智库中国经济30人、浙江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会长、上海中和正道集团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