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琅琊榜》你会觉得赤焰军被灭、长林军解散都是可预见性结果

最近又回看了一遍《琅铘榜》,这两部电视受到了大众的无限喜爱,很多和小编一样的人,没事就会回头看看这电视剧,真是久看不厌。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琅琊榜》中的两支队伍,我们为什么会说这是一个可预见性的结果呢?那请您听我给您分析下其中原委。


细看《琅琊榜》你会觉得赤焰军被灭、长林军解散都是可预见性结果

首先我们分别来了解下是怎么描写两支队伍的:

赤焰军:书中所载赤焰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大梁国最精锐的部队,常年驻扎北境威慑大渝。赤焰冤案之前曾被大规模裁撤,只余七万。尽管如此,赤焰军将个个骁勇,仍是大梁境内首屈一指的雄师。赤焰军因此遭到梁帝萧选的忌惮,以及当时屈居林燮之下的谢玉的嫉妒,悬镜司首尊夏江因与祁王结怨而意欲铲除,祸根由此埋下,梅岭一战除少帅和几位将领侥幸逃脱,其他基本成为刀下冤魂。

细看《琅琊榜》你会觉得赤焰军被灭、长林军解散都是可预见性结果

长林军:长林军是《琅琊榜1》中林殊为了抵抗大渝跟随军队去往边境打仗,不料身陷险境,没有安全归来,只留了一封信给霓凰郡主,蒙挚大将军向萧景琰请求,为军队赐一个名字,萧景琰为了纪念林殊写下了长林军。由祁王之子萧庭生担任长林王主帅一职,老王爷去世后由二子继承帅位,经其发展后一度长林军被解散。

两支铁血队伍一死一散,好不让人伤心欲绝,可是我们回头想想,这个结果也是合乎情理的。

一开始我们都以为谢玉和夏江是幕后主使,为的是自己的升官发财,看到后面我们都明白了,他们两就是两只小虾米,皇帝真正的幕后黑手。谢玉和夏江只不过是充当了皇帝的打手,为皇帝清除了皇帝不能明面清除的人。为什么说不能明面清除的人呢?梁帝的皇位也是来路不正的,是林燮带领赤焰军联合滑族帮其夺取帝位。梁帝在登上帝位之后,命赤焰军以叛国的罪名,屠尽了扶梁帝上位的滑族势力。我们都知道梁帝是一位疑心非常重的人,他不能去相信任何人,第一时间就消灭了滑族,那么可想而知第二时间就是林燮所带领赤焰军了。

细看《琅琊榜》你会觉得赤焰军被灭、长林军解散都是可预见性结果

林燮却在梁帝称帝以后,几次发生过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的情况,这让本来疑心很重的梁帝此刻心中的那份寒意就更重了。当年林家的威势,可以说是权倾朝野。军事上:大梁的精锐军队赤焰军是属于林家的。文化上:黎崇老先生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林殊是他最得意的门生。政治上:太皇太后最后赐婚于林殊和霓凰,林燮鼎力辅佐太子祁王。所有的加在一起够梁帝喝一壶的,谁都不知道梁帝会因为这些有多少个晚上没有睡好觉。

细看《琅琊榜》你会觉得赤焰军被灭、长林军解散都是可预见性结果

再加上梁帝以不能见光的手段夺得帝位,他绝不允许任何人威胁他的权力和利益,任何潜在的威胁都不可以。所以赤焰军被被陷害也好,是真的叛变也好,总之林燮没了,赤焰军没了,对梁帝的威胁也就没了。他可以稳坐钓鱼台了。从梁帝的角度出发他是没有错的,他是帝王,没有血肉至亲,没有兄弟之义,只有自己至高的皇权。所以在这里我们就能看出赤焰军的下场了。

细看《琅琊榜》你会觉得赤焰军被灭、长林军解散都是可预见性结果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第二部《琅琊榜》风起长林,老皇帝活着的时候没有人会想着动长林军,老皇帝一死,幼帝继位,政权更替,所有的暴风雨向长林军袭来。长林军在当时是没有错的,这完全是来源于所有人的臆断,长林王府如果造反谁能限制长林军?所有就有了荀白水这句:“长林之罪罪在将来。”

细看《琅琊榜》你会觉得赤焰军被灭、长林军解散都是可预见性结果

荀白水说不上坏官,也不能说是愚忠之人。他忠心的是他皇帝外甥的皇权,他终其一生守护的也是那位最高位者。对于他的皇帝外甥,他的忠心日月可鉴。对于长林王府,他心里更是跟明镜似的。长林王军功强大,他常念叨着怕外人只知道长林公子而不知皇上。他又何尝不知,长林王是不会反的,当然他也知道长林公子也是不会反的。但是将来呢?从这个角度看荀白水的担心不无道理。现在皇帝年幼可能还想不到这层,就算没有现在的长林军解散,等皇帝长大了主政了长林军也难逃不被解散。古往今来功高必定震主,当两方失去平衡,必有一方退出历史的舞台。

细看《琅琊榜》你会觉得赤焰军被灭、长林军解散都是可预见性结果

所以两部《琅琊榜》两支军队的未来都是可以看得到的,等待他们的非死即散。好在长林军得了一个善终,只是取消了长林的编制,没有挥刀屠向这些保家卫国忠勇之士。也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细看《琅琊榜》你会觉得赤焰军被灭、长林军解散都是可预见性结果

最后小编想说的是,如果您喜欢的话不妨发表下您的看法在评论区,我们一起讨论一下,或许我们可以共同写一篇更全面更高度的文章出来。文章中的不足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指出,不胜感激!原创不易点个关注吧,谢谢您的观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