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不可调和的阶级,欲望的陷阱里逞现婚姻的人生百态

文丨大脚

《项链》:不可调和的阶级,欲望的陷阱里逞现婚姻的人生百态

《项链》是莫泊桑1884年发表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他讲述的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瓦蒂尔德,她憧憬贵族式的生活,在一次参加教育部长的宴会中,她遗失了从好同学那里借来的项链,不得已借钱按照项链的款式重新买了一条新项链还给同学,为此她背负了长达十年的债务。没想到,等还完债务才发现,借的项链其实只是一条假项链。

小说短小精干,但隐含的信息量却不小。莫泊桑围绕着一条项链展开叙述,用精炼简洁的语言,描写了一个爱慕虚荣的,又带着诚实品质的在社会底层挣扎的妇女形象,它揭示了出身卑微的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反讽贵族们虚伪的浮夸的社会本质。

而在这种矛盾下的婚姻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人生过程,受欲望,环境及自我意识的影响,婚姻才有了更多的与众不同,今天,我将结合《项链》聊一聊欲望的陷阱里那些婚姻的现状。

《项链》:不可调和的阶级,欲望的陷阱里逞现婚姻的人生百态

虚荣是天性,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可描述的虚荣心,而欲望才是根源

很多人说主人公瓦蒂尔德虚荣心十足,她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奢望拥有贵族的生活,但她又没有贵族的能力,只为虚荣而向往。而虚荣却让她背负了长达十年的债务,把自己也变成了一个不修边幅,粗俗的女人,以致于在朋友面前,连曾经亲近的同学都没能认出她的形象来。

瓦蒂尔德出生在一个小家庭,但她脸蛋迷人,丰韵多姿,怪只怪自己的出身不好,虚荣她认为自己生来应该是享福的。

她的住室很简陋,墙上也没什么装饰,家具也很破旧。她的衣服很朴素,只有上戏园时穿的那件衣服算得上勉强好看。但她嫁了一个很爱她的丈夫,可惜他也只是一个小职员,无法满足她对富足生活的追求。

丈夫是一个乐观派,虽然过得很清贫,但他很容易满足,一盆炖肉就觉得是世上最好的食物。即使生活清贫,他们还是请了佣人,应该说,他们的日子虽然过得不太如意,但对比其他人还是略有富余的。

对于瓦蒂尔德来说,如果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思考,她们的日子还算可以的,至少不存在生存的危机,有佣人,丈夫工作稳定且很爱她,生活不富裕但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如果不是因为强烈的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如果不是对贵族生活的欲望,或许经过她们的努力,生活应该也会很幸福。

《项链》:不可调和的阶级,欲望的陷阱里逞现婚姻的人生百态

但一次普通的晚会改变了她的生活。她不想出席晚会让他人看不起,认为她寒酸落魄,她花400法朗买了新衣服,又找好同学福雷斯蒂埃太太借了一条假项链,但所有人都当作是真的,只有她不知道是假的。

她因此在晚会上大出风头,她比在场的女人都漂亮,男人们纷纷打听她的名字,丈夫办公室的人们都争着跟她合舞,这一刻,她的虚荣心被放到最大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春秋·老子

正因为福祸相依,瓦蒂尔德弄丢了从好同学福雷斯蒂埃太太那里借来的项链,她瞬间像老了五岁。为此她和丈夫只有四处借钱,甚至借高利贷,终于按照项链盒子上的地址,重新花了三万六千法朗购买了一条真项链还给了福雷斯蒂埃太太。

为了偿还债务,她不得不辞退了佣人,搬到一个更小的房子,甚至为了省钱和商贩讨价还价,家里的重活,厨房里的脏活,磨去了她美丽的指甲油。

她穿得和一个普通的女人一样,十年日复一日的生活把她变成了一个不修边幅,衣衫褴褛的妇人。

这一切都是因为一夜的虚荣换来的代价,我们为她的命运感到可惜,但更可笑的是,当她还清所有债务,才得知福雷斯蒂埃太太借给她的是一条假项链。

婚姻中,很多人总是不知足,甚至对生活的追求得寸进尺,永远不能满足,对金钱的追求也永无止境,我们可以把这种行为理解为虚荣,但根源到底还是欲望在作祟。

虚荣是人的天性,有人过度的表现我们会看不起,心里很嫌弃。但自己内心的虚荣心一直都在,并不因没有明显表现而不存在。

《项链》:不可调和的阶级,欲望的陷阱里逞现婚姻的人生百态

欲望的陷阱里逞现婚姻的人生百态,幸福的婚姻应当相互扶持

瓦蒂尔德的遭遇是让人同情的,但又是让人觉得也是自找的。如果没有她对贵族生活的追求,没有那所谓的虚荣心,或许她也不会有这样的遭遇,但同时,她又是幸运的。

因为至始至终,她的丈夫都没有嫌弃她,这在婚姻中是难能可贵的。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有多少人因为面临困境明哲保身,做出抛妻弃子的可恶行径?

温莉是我的同学,有一天,她哭哭啼啼地来找我,我放下手中的文稿安慰着她,在她温婉的述说中,我也了解了她的故事。

温莉和程明是早在大学就好上的一对,那时她们犹如一对璧人,羡慕死我们这些单身狗。

毕业之后温莉也跟着程明回到了他的家乡,我们也就此断了联系。

他们经过努力打拼,在那个城市里立了足,拥有一栋漂亮的房子,洋气的车子,还创建了自己的外贸公司,孩子也已经八岁,对温莉来说一切都是那么完美。

但是偏偏上天给他们开了一个玩笑。在一次公司组织的例行体检中,温莉被查出了胃癌。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把他们原本幸福的生活劈碎。刚开始程明还是对她颇多照顾,公司的事务也不让她再参与。美名其曰是对她好,让她好好休息。

但温莉慢慢的发现,程明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借口说公司很多事情要处理。温莉拖着病重的身体,既承受着来自放疗化疗的疼痛,还要忍受着程明对他越来越淡漠的语气。

直到有一天她在程明的车里发现了一件女士的内衣,温莉跟他闹跟他哭,要他给她一个合理的解悉。但是没想到程明从公文包里面掏出了一份离婚协议书。

她知道为了她的病已经花了不少钱,但她从未对生活失去过信心,没有想到给她重重一击的是身边最信任的人。

她还发现程明偷偷地转移了公司的资产,她现在除了儿子一无所有,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

有感而发,我把这个故事写在了这里,她们曾经在一起时说过的誓言抵不过一场病痛,人性在危难时刻彰显了邪恶的力量。

《项链》:不可调和的阶级,欲望的陷阱里逞现婚姻的人生百态

所以我才说,《项链》里的瓦蒂尔德是幸运的,至少她的丈夫并没有因此抛弃她,而是选择了共同面对。自始至终,我们都没有看到他们夫妻之间产生任何的争执和隙缝,那是因为在这段婚姻中,丈夫对妻子的包容与爱。

如果换回到现实生活,就如同温莉的故事一样了。但是他们并没有,丢了项链之后,面对债务的压力,丈夫甚至在工作之外利用晚上时间替一个商人去誊写帐目,抄一页挣5个铜子,数十年来也不曾改变过小职员的地位。

而瓦蒂尔德更是改变了自己对贵族生活的奢望,踏实地用自己的能力偿还债务,从这一点上,我们也能看出,他们之间的婚姻并没有因此有任何改变,这是彼此相互扶持的见证。

瓦蒂尔德更是跳出了欲望的陷阱,用夫妻两人相互扶持,共度难关来体现婚姻中爱的一面。

《项链》:不可调和的阶级,欲望的陷阱里逞现婚姻的人生百态

诚实是婚姻最珍贵的本质,也是两个阶级矛盾的对立。

《项链》里的瓦蒂尔德虽然因为一条项链把自己陷入债台高筑的境遇,但是她和丈夫没有因此逃避,而是选择了诚实地面对发生的问题,即使让自己的生活一团糟。

瓦蒂尔德当发现丢失了项链,第一反应是寻找,在寻找无果后,果断选择了“只有想办法买一条赔她了。”

或许在当时,她因为一时的虚荣造成了这一切,但从她的反应中可以看出,她是诚实的,没有想过要逃避,这是她最珍贵的品质。

当她把真项链还给福雷斯蒂埃太太的时候,福雷斯蒂埃太太又是那么珍惜,为此还发了脾气,即使在她心里认定那只是一条假项链,但对别人而言,它就是真的。所以福雷斯蒂埃太太作为贵族的代表,她同时也是虚伪的。

这样两个分属不同阶级的人,永远都无法融入彼此的生活,充满了对立。作者通过这种对立讽刺资本主义上层社会虚伪的浮躁的社会本质。

这时,我们发现,即使瓦蒂尔德为此付出十年的青春,但读者对她是尊重的,反而对贵族的福雷斯蒂埃太太充满鄙夷。

面对十年后还尤如贵妇的福雷斯蒂埃太太,瓦蒂尔德出现过自卑,她不想让曾经的同学嘲笑自己,但当她终于为此还清了债务,在一次散步中看到福雷斯蒂埃太太的时候,她不顾自己不曾修饰的妆容,不顾朴素致极的衣物,上前和福雷斯蒂埃太太打了个招呼,在告诉福雷斯蒂埃太太她十年来遭遇的这一切时,她是那么自豪,这一刻,她是问心无愧的,她的心也得到了升华。

《项链》:不可调和的阶级,欲望的陷阱里逞现婚姻的人生百态

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但又给了我们无限的想像空间,这是作者莫泊桑的高明之处,在我们认为矛盾激发的最高处停下了笔。

我们透过《项链》中的文字都能够想象到瓦蒂尔德内心的失落,任何人面对这样十年的青春付出,却得到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让我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意识多了更多的认识。

从婚姻的角度出发,对比出瓦蒂尔切如意的婚姻现状,没有那么多虚伪,多了很多真诚。也因为她对困境中做出的诚实选择,我们更愿意相信,即使瓦蒂尔切现在的生活很不如意,但她的未来肯定会更好。

结语:

《项链》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虚荣的追求心灵满足而造成意料之外结局的故事,还是一个在欲望的陷阱里,人们诚实地对待错误,从而得到救赎的故事。从莫泊桑的文字里更是表现出两个不同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

婚姻如是,它需要人们诚实地对待,不管因为贫困,还是伤病,在欲望的陷阱里,人们都应做出正确的选择,这种选择不以欲望为耻,反而因欲望促成更好的生活。

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这是人们追求幸福的动力,但在欲望中选择什么样的态度才是我们应当反思的。对于欲望本身我们没什么可置喙的,只有因为欲望采取的态度才值得人们商榷。愿你我都能诚实地对待婚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