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北京国际航班调整后,看这些机场如何“防守”!

根据民航局、外交部、国家卫健委、海关总署、移民局联合发布的《关于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客运航班有关事宜的公告(第2号)》,自北京时间3月23日零时开始,所有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始发客运航班改为从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上海浦东、济南、青岛、南京、沈阳、大连、郑州、西安这12个第一入境点入境。这些国际航班的旅客在第一入境点实施检疫并办理入境手续、行李清关,检疫符合登机条件的旅客可搭乘原航班入京。成为第一入境点的12个机场第一时间行动,迅速完成相关流程改造,切实做好防疫措施和旅客服务工作,坚决筑牢疫情境外输入的第一道防线。


沈阳机场:

长子情怀显忠诚


飞北京国际航班调整后,看这些机场如何“防守”!

沈阳机场承担部分入境北京的国际航班分流任务。


根据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客运航班有关事宜的公告(第2号)》,辽宁省机场管理集团沈阳机场承担了部分入境北京的国际航班分流任务。辽宁省机场管理集团第一时间成立了沈阳机场北京国际航班分流工作领导小组,详细制订了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北京国际航班分流保障方案,将四个“第一”准则贯穿防疫、联控服务等各领域流程。


沈阳机场以疫情防控为第一宗旨。为将疫情扩散传播可能降至最低,其及时调整候机楼出入口流程,保证入楼人员体温监测全覆盖;指定八号门为公安转运旅客专用通道,指定十号门为北京国际航班保障人员和旅客专用通道,确保国际航班不与国内航班混流。同时,在原有廊桥人员基础上,机场再增加6名专职人员保障分流航班,在飞机落地前15分钟内做好登机桥的检查和工作台消杀作业。


为实现入京“零输入”的目标,沈阳机场将129机位、130机位作为北京国际航班专用停机位,缩短中转路径;为提高入境旅客中转检查效率,将15号、16号安检通道作为北京国际航班旅客专用安检通道,专勤专班执行北京航班分流旅客的安全检查任务。同时,机场在15号、16号安检通道口与29号隔离区之间,设置隔离通道及屏风,在一楼国际中转大厅与国内行李提取大厅之间增设隔离专岗。其还设置了专门的北京国际航班旅客中转区以及备用中转封闭区,在中转区门口增设红外线测温设备,对旅客进行入关后的二次体温监测。


沈阳机场视安全高效便捷为第一责任。在保证防疫措施落实到位的同时,其将国际航班行李集装箱加急运送至国际行李分拣大厅,统一对行李进行消杀后,再搬运至国际旅客行李转盘,由地服人员引导旅客快速提取行李;并在中转大厅增设6个中转柜台、1个售票柜台,满足北京国际航班旅客办理购票及乘机手续的相关需求。同时,其秉承“真情服务”理念,在北京国际航班旅客中转区内增加多台自助售货机、饮水机以及餐饮展台,为旅客提供便利的用餐环境和特色的点餐送餐服务,并24小时开放中转区内的多个育婴室、医疗室,增加旅客排队等待座椅和健康声明卡填报桌等设施,彰显“优质服务旅客”的第一理念。


辽宁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充分发扬“长子情怀、忠诚担当”的新时代辽宁精神,全面加强疫情监测和排查力度,严控疫情扩散,全力做好入境航班分流保障工作,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实防线。


大连机场:

快速升级硬件设施


飞北京国际航班调整后,看这些机场如何“防守”!

大连机场彻底改造国际航站楼局部区域的硬件设施。


3月25日傍晚,从韩国首尔仁川机场起飞的CA126航班抵达大连国际机场。这是大连机场当天迎来的唯一入境进京分流航班,也是大连机场保障的第3个分流航班。


作为第一入境点,大连国际机场建立了“闭环”管理机制,在登临预检、入境检疫、出关、留验、就地隔离分流等环节实现了快速、有序、全封闭。


大连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曰承介绍,接到任务后,大连机场集团仅用了48小时就对国际航站楼局部区域的硬件设施进行了彻底改造,以满足海关、边检等部门的要求,并联合所有驻场单位制订了大连机场入境进京航班分流工作的整体方案。机场将1楼国际出发层部分区域改造为海关的健康申报区,将2楼国际出发层部分区域改造成适用于分流航班的出发层,配备了双通道的边检台、旅客休息大厅和留观区。


3月23日18时26分,从韩国首尔入境进京分流至大连的国航CA126航班落地,这是大连机场迎来的第一个分流航班。94名入境旅客先后经过登临预检、入境检疫、出关、留验、就地隔离分流等环节,在确认核酸检测全部合格后,于24日凌晨1时30分再次登上飞机飞往北京。从落地到再次起飞,旅客在大连停留不到7个小时。


郑州机场:

坚决筑牢境外疫情输入防线


为做好入境北京的国际航班的分流保障工作,在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河南机场集团快速反应、周密部署,全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坚决筑牢境外疫情输入防线。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成立了专项任务保障领导小组,有针对性地制订了保障方案,明确细化各环节保障流程,并联合海关、边检、航空公司等单位进行了现场踏勘、桌面演练;调配保障资源,设置了专用保障机位、专用廊桥、专用通道、专用设施设备,选取与机场主运营区域相对隔离、通风换气条件较好的区域作为专用区域。对旅客通行区域、行李、设施设备等均实行高标准消杀。航站楼采用全新风运行,保证充分通风。机场还对旅客采取全流程、闭环式管理,进行分类处置。持续优化分流航班保障流程,尽可能提高旅客通关效率,把对旅客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3月24日6时37分,由泰国曼谷起飞的CA980航班由郑州入境,这是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承接北京首都机场入境分流保障任务的首个航班。机场按照既定工作程序在完成了对机上107名旅客的海关和边检检验、流行病学筛查、检测分流、行李消毒、航空器消杀等系列工作后,让航班起飞继续前往北京。


青岛机场:

48小时建成19个方舱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部署,青岛机场自3月23日起,作为抵京国际航班的入境分流点之一,承接部分航班的分流任务。接到任务后,青岛机场在青岛市防疫指挥部周密部署下,快速响应,第一时间召开防疫指挥部会议,制订保障方案,确定工作标准,连夜筹备,48小时内3线并进,各项准备工作按期到位。


青岛机场副总经理王玉倩介绍,他们在3月20日中午接到任务后,立即组织各保障单位连夜勘查入境现场、评估保障能力、推演保障流程、完善保障细节,21日上午即完成所承接的两大航空公司的“定制版”保障方案,分别落实了入境人员、入境转机人员、托运行李等专项保障流程,同时对接协调了测温、消杀等防疫措施。


为了满足医学排查需要,确保广大旅客的安全,青岛机场在48小时内建成了19个方舱。王玉倩介绍说,这些方舱全部建立在入境旅客的动线上。其中,机场在机坪开辟独立区域,添置6个装有通风系统的医学排查方舱,可实现对机上有症状旅客的直接排查、快速转运,降低了人员交叉感染风险;与海关、疾控等专业单位对接,在国际到达区、南部贵宾区各增建6个医学排查方舱,使现场检查空间扩大12倍,切实提高通行效率,满足客流量增大情况下的医学采样需求。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国际旅客到达厅外新建300平方米的旅客分流隔离方舱,实现了入境人员临时等候区的增扩容。“建设19个方舱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大,我们既要保障正常的航班运行,又要完成建设任务,只能利用航后时间加班加点、连夜施工。目前,19个方舱均达到使用标准,已经投入使用。”王玉倩说。


除此之外,青岛机场集团还于3月22日中午开始对南部贵宾区进行功能调整和硬件改造,入境联检所需设施设备、医学检查所需设施设备及通关通道在26个小时内全部安装并部署到位。3月23日16时开始,该区域即具备入境通关保障能力,开门迎接首个入境分流航班。


天津机场公安分局:

全力做好防范疫情输入安保维稳工作


3月21日7时25分,CA910次航班缓缓驶入天津机场105停机位。这是继3月19日民航局、外交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客运航班有关事宜的公告》后,天津机场作为指定第一入境点迎来的首班赴京国际航班。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天津机场公安分局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来抓,第一时间启动战时机制,形成了统一指挥、密切协同、整体联动、高效处置的工作格局。3月19日、20日,分局领导先后两次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天津机场T1航站楼进行实地踏勘,重点就入境航班服务保障工作流程、现场安全秩序维护进行调研,并与机场海关主要负责人就入境航班保障工作进行了沟通,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理清思路和重点,落实工作职责,确保入境航班现场保障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分局经过认真研究,派出多名政治作风硬、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警力深入与旅客密切接触的“红区”,维持现场秩序,引导旅客按流程办理入境转乘手续。在“红区”安排警力的基础上,分局采取远端控制模式,充分利用视频监控,密切注意现场情况,同时组织专业处突力量,提前穿好防护服,做好全面防护措施,在预定点位周边集结待命,确保遇有突发情况能及时处置。


针对近期异地入境转乘国内航班抵津旅客增多的情况,分局及时调整警力部署,在航站楼进港大厅、地下交通中心等区域增加警力,设置专项服务区,摆放宣传展板,提示该类旅客主动报告,积极安抚缓解旅客紧张情绪,耐心询问相关情况,细致做好登记,精准对接防疫部门,做好该类旅客安置工作。


面对每日繁重的防疫保障任务,做好民警和辅警的防护工作尤为重要。在民航局公安局、天津市公安局和天津机场的大力支持下,分局积极筹措口罩、防护服等物资,制定疫情防控物资管理规定,严格登记使用情况,规范发放程序,做到进出账目清晰明确,建立日报告制度,及时为基层一线补充急需的防护物资,全力保障一线,使民辅警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