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寫給張文宏的信——“平凡的人們給我們最多感動”

近幾天,一封信刷屏,就是這封。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從美國給張文宏教授寫了一封親筆信。


從美國寫給張文宏的信——“平凡的人們給我們最多感動”


從美國寫給張文宏的信——“平凡的人們給我們最多感動”


這封信,是中國駐美使館邀請張文宏教授,給在美的留學生、華僑華人上了一堂疫情網課後,駐美大使崔天凱從美國發出來的。

一場疫情,彙集了各行各業的愛國之心,凝聚了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他們跟祖國同呼吸共命運,每一個平凡之人都唱響了一首英雄之歌。

疫情,時刻牽動著數千萬海外華人華僑和海外學子的心。“為祖國募捐,支援祖國!”成為身處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和留學人員組織的共同心願。國家面臨危難之時,他們自發地籌款募捐,四處購買祖國需要的醫療物資,再克服重重困難運回國內。

只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名字“中國人”。“燦爛星空,誰是真心英雄,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是啊,多少平凡的舉動讓我們溼了眼眶!

疫情當前,人人書寫樂章。

1.這樣的疫情,我們從來沒有見過,但是有那麼多醫護人員在未知的疫情面前勇敢地擋在了我們的前面。是他們,勇敢地衝在了疫情的第一線,救治病患,陪伴呵護;又是他們,給我們吃了定心丸,及時發佈信息,告訴我們怎樣防護;還是他們,勇敢地說真話、實話,用專業知識給我們解讀疫情,讓我們勇敢面對疫情。一場疫情,鍾南山、李蘭娟、張文宏,還有許許多多無名醫護人員成了我們的偶像。他們用“逆行”詮釋著“救死扶傷”的高尚醫德。他們,用平凡的行動,感動了我們……


從美國寫給張文宏的信——“平凡的人們給我們最多感動”


疑似感染的醫生,怕傳染司機,不敢上車,為節約時間,在前面一路小跑著引路。


從美國寫給張文宏的信——“平凡的人們給我們最多感動”

1月31日,河南周口市扶溝縣人民醫院門前,一線護士劉海燕與9歲女兒隔空擁抱。“乖,媽媽是個共產黨員,媽媽什麼都不能怕,等戰勝病毒,媽媽就能回去了。”劉海燕整整7天沒回家了,小姑娘想媽媽了,但媽媽穿著工作服無法擁抱她,為了安撫女兒,劉海燕遠遠的張開雙臂,與女兒來了一個隔空擁抱。

2.這次疫情,一聲令下,十幾億人響應號召,閉門不出,乖乖待在家裡。無數平凡的人夜以繼日守在了我們的社區門口,無數志願者不辭辛勞照亮了寧靜的夜空,無數仁愛之心自發地捐獻生活物資,更有無數英雄背後的平凡之人,感動著英雄……這樣的疫情,我們不怕,我們有十幾億人心懷祖國,什麼困難,能難倒我們?萬眾一心戰新冠,眾志成城抗疫情,無數的國人用自己的行動續寫著中國的故事。

從美國寫給張文宏的信——“平凡的人們給我們最多感動”

2月4日,河南一個村莊向湖北捐獻大蔥10萬斤;雲南一個寨子向湖北捐獻香蕉22噸。前者是國家級貧困縣,而且因為聯繫不到刨蔥機械,300多個村民到地裡用手硬拔了三天。後者裡有一半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摘完香蕉之後還用摩托車隊運下山。這兩個數字夾在幾億幾十億的捐贈裡或許不值一提,但這卻是他們能掏出來的最好的東西,也是他們能掏出來的全部。

從美國寫給張文宏的信——“平凡的人們給我們最多感動”


從美國寫給張文宏的信——“平凡的人們給我們最多感動”

2月6日,河南平頂山一棟居民樓,一位老奶奶用18米長繩從5樓吊下保溫桶,給執勤民警送飯,隨飯盒紙條上寫著“你們太不容易了,看著心疼,保重!”據瞭解,從2月4日起,老奶奶已經連續送了3天飯,收飯民警十分感動,“自己最親的人也不過如此。”

3.海外的華僑華人、海外學子,哪個不是祖國這棵大樹上同呼吸共命運、難以割捨的葉?祖國危難,你們伸出八方援助之手,你們遇險,祖國第一時間趕到救援。因為我們都有相同的血緣,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我們華夏一統的親情。

從美國寫給張文宏的信——“平凡的人們給我們最多感動”

1月31日,南京交警高速六大隊民警在寧杭高速上坊公安檢查站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一輛白色越野車駕駛員將車停下,從後備箱搬下一箱口罩,對交警說:“拿點東西給你們,從土耳其揹回來的。”現場民警問及姓名,駕駛人只留下一句:“中國人!”

從美國寫給張文宏的信——“平凡的人們給我們最多感動”

3月6日,美東華人社團聯合總會(下簡稱“總會”)主席梁冠軍捐贈100萬元人民幣,作為抗擊新冠病毒疫情專項基金,並委託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轉交國內相關部門。此前,梁冠軍與總會榮譽總顧問邵連武、朱三東三人已為支援祖國抗擊疫情捐贈了10萬個N95口罩。

韓國大邱慶北華僑華人聯合會會長肖娟第一時間響應,連夜奮戰,四處尋找貨源,籌集了2.5萬個口罩,迅速裝箱發往武漢等地區,並同時號召本僑團成員捐款。釜山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華僑向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捐款30萬元人民幣,並捐贈2000個口罩。


從美國寫給張文宏的信——“平凡的人們給我們最多感動”

3月26日,中國駐美國大使館邀請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線解答留學生、華僑華人的抗疫問題

面對海外嚴峻的疫情,海外華僑華人、海外留學生時刻牽動著國人的心

中國駐法國、加拿大使館致信中國同胞 提出防疫建議;

駐美、駐英大使作客直播間 為海外中國留學生答疑;

中國駐菲律賓、比利時、澳大利亞使館日前向在比中國留學生髮放了首批“健康包”。

3月20日晚,央視《新聞1+1》節目中,主持人白巖松與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劉曉明連線,就近期海外疫情的熱點話題進行了對話。

曾經給我們從國外寄回口罩的人成了最缺口罩的人。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

現在,在外的遊子,祖國的人們每時每刻都在牽掛著你們,我們心手相牽,共度疫情!當病毒不能殺死我們的時候,我們將會變得更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