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查:"莆田系医院18000个N95口罩"VS"协和医院3000个普通口罩"

最后一公里的分配


1月31日中午,刷朋友圈,看到两篇文章,吓了一大跳。


愤怒!专治不孕不育的“莆田系医院”为何拿走了1.6万个N95口罩?

震惊!湖北红十字会把大量口罩给莆田系医院,良心被狗吃了吗?


说湖北红十字会分配捐赠的口罩,给一个不孕不育的莆田系医院(武汉仁爱医院)16000个口罩,而给身处抗战一线的武汉协和医院只有3000个口罩。

牢记不传谣、不信谣的原则,对这些信息必须要核实一下。

上湖北省红十字官网查,首页、右上角,1月30日,物资使用情况公布(一)


网查:


下载页面:


网查:


得到文件编号为30122924ev6w的excel文档


打开,果然如此。


网查:

真的太气人了。

想到一线的医务人员那么辛苦,那么危险,得到的物资保障,就是这个?


前几天看到说武汉的医院防护物资紧张,在向社会募集,就觉得医务人员们用技术与病魔抗争,已经很累了,物资保障这些事情,就该政府相关部来组织调度,做好资源配置,没想到,结果就是这样的?!


网查:


虽然我们已很难买到口罩,但看到那么多人买了口罩捐赠到武汉去了,还有海外的一些同胞也扫了很多货,都往武汉送,往湖北送,心中总还是宽慰的。

但没有想到,这最后一个环节的分配,却是这样的,觉得不公平,觉得亏待了我们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

想起网上还有一线执勤的民警、基层的工作人员,还在说,自己的2个一次性口罩,都用了几天,都舍不得扔掉。

愤慨,但更想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分?

坐等回应。


对回应的分析


下午,一个朋友发给我链接,是对这个的最新回应。


网查:


提炼一下,大概是这3层意思:


1、“N95”更正为"KN95"。

如果有人说他们连型号都要弄错,也能说起走。

我们普通人就大度些吧,我们也不专业,也直接说的N95,就当是无关痛痒吧。

2、把原来的1.6万个改为1.8万个,算是把总数凑齐了,明确了原来还有4000个没有到其他地方,就是这两家医院平分的。

3、这个KN95口罩不能用于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而仁爱医院有发热群众,也急需防护用品。

好吧,第三条算是有个说明了,但总觉得这个回应还是有点没说清楚,有点避重就轻。

只是对3.6万口罩的分布进行了数量修订,说不能用于一线医护人员防护。

但是并没有说,为啥给协和那么少,给仁爱那么多。

哪怕你说不能用于一线医务人员,那给普通护理的人员、或者病人,总可以啊?

协和医院应该也有病人吧,难道不孕不育医院的病人会比协和医院的多?

是否可以对两个医院的病人总数做个明示呢?

医院的接待能力,病人数量,黄冈的那位三不知主任才给大家做了示范,相信其他部门的领导现在能又快又准地拿出这些数据吧?也让广大网友放心。

再回头看下总金额,数量,计算了一下单价,来对比一下:


网查:

给协和医院的总价1.2万元,3000个,单价4元/个,是普通口罩。

给仁爱医院的那单总价是36万,仁爱医院占一半,18万元,18000个,单价10元/个,是KN95口罩。

都知道KN95口罩的防护效果比普通口罩好,那为啥不给协和KN95的呢?,数量上少点,质量上总要弥补一下呗?

但是这个表显示,给仁爱医院的口罩,不论数量和质量,都远远多于协和医院。

为啥?这两个医院,到底哪里的病人多?哪里更需要口罩?

哪怕“协和医院”跟“仁爱医院”平分,也不至于看着这般别扭。

“三不知”办法来网查

想起有网友说,黄冈的三不知主任在打电话的时候问床位,来推算接收病人数。

这个办法,我们外行人还是可以借鉴。

于是到网上查一下,这两家医院的规模。


网查:


仁爱医院,医疗业务用房面积15000平米,编制床位125张,开放床位200张。

我不懂编制床位和开放床位的关系,是并列还是包括关系,往大的算,就都加起来吧,就算全部都住满吧,325个床位,325个病人,需要用18000个口罩?每个人一天一个,都要用55天。

再来看协和医院,好像叫协和医院很多,那就按“武汉协和医院”来搜。


网查:


再继续扩展查:


网查:

医院由本部、西院区、肿瘤中心和金银湖国际医院(在建)组成,编制床位5000张,年门急诊量570.3万人次、住院量22.7万人次,手术量12.1万台次。

妈呀,这体量,简直把前面那个仁爱医院甩了十万八千里。

那些单位为“万次”急诊量都不用说了,就只看床位, 5000张床位,只给3000个口罩,一人一个都不够分,还有40%的啥都没有。

协和这么多人,居然才给这点口罩,厚此薄彼到这个程度,太气人了!

还是担心自己会不会查错了,会不会不是这个协和?


毕竟查的这个医院的名字,是根据“武汉协和医院”扩展出来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万一不是这个医院,这样对比判断也不太有说服力。

于是回头看湖北红十字会的文件,上面确实只写了“协和医院”,没有更多的字样。


网查:


想起前几天看过的一个帖子,上面有各家医院需要捐赠的名字,


查了一下,有“协和”两个字的,有2家。


第一家就是我刚刚查到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他们需要的有N95口罩,也有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


网查:


第二家是' “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从他们的抬头来看,前面也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估计是挂靠到他们协和医院下面的吧。

他们也需要N95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


网查:


查了一下,可能是以前的武汉红十字医院(武汉市第十一医院)被武汉协和医院托管的,那还是算一大家子人。


网查:


那么,这个捐赠的3000个普通口罩也就能认为是用于“武汉协和医院”了。

在这个帖子中,我没有看到武汉仁爱医院的公告,无法判断。


但不管怎么样,不管是哪个带了“协和”字样的医院,需求都应该不比仁爱医院少吧。


后续??

查了这一大堆,觉得湖北红十字会这个补充说明,并没有说清楚,给那么大的协和医院只有3000个,还是普通的,给一个仁爱医院16000个,还是N95的,到底合理不?

我想,大家更想看到有更详尽的数字回应,才放心。

毕竟,关键时候,都希望这有限的口罩,能用到最该用的地方。

后续还有捐赠和分配,有这波提醒,我们可以多多关注这个使用情况,经常上去看看。

后记:

在网上搜的时候,我发现武汉仁爱医院的信息有时候就找不到了,偶尔还跳出在这么两个提示,


网查:


点2019-4-17这条,出现下面这个。


网查:


后来东点西点,又出来个这个弹窗


网查:


注意看了一下网址:跟能打开的网址http://www.whrenai.com/相比,有过渡医疗推广的网址好像多了一个CK,不晓得是咋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