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暴徒》:阿米爾汗為什麼失敗了?

《印度暴徒》:阿米爾汗為什麼失敗了?

相比動不動就熱血獻身的民族大英雄,這些騙子、舞女、神棍的成長和轉變,更讓人動容。

2007年,一部《地球上的星星》讓阿米爾汗進入了很多中國人的視野。


2009年,《三傻大鬧寶萊塢》成為全世界公認最好的印度電影。直到現在,《三傻》在豆瓣上依然拿著9.2的分數,位列豆瓣電影250第12名。


此後《我滴個神啊》、《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等影片,讓阿米爾汗成為印度國寶級演員。


《印度暴徒》:阿米爾汗為什麼失敗了?


有他在,就意味著影片質量的保障。


但是,最近阿米爾汗的新片《印度暴徒》卻撲街了。


目前,IMDB得分僅3.7分,連六分及格都夠不上,創下了阿米爾汗從影以來的最低得分記錄。


《印度暴徒》:阿米爾汗為什麼失敗了?


這個分數到底有多低呢?舉個例子,就連我們一度被網友黑出翔的郭敬明電影,都沒掉到過3分行列。


阿米爾汗在11月27日下午,召開了新聞發佈會,為新片《印度暴徒》出現的口碑差評,以及票房未能達到預期向觀眾和片方道歉。


昨天,我特意去看了這個片子。

感覺並不差,甚至稱得上足夠精彩。可為什麼這部高投入、演員陣容強大的印度反殖民主義大片,卻不被印度人買單呢?


《印度暴徒》:阿米爾汗為什麼失敗了?


這還得從印度跟英國的歷史淵源說起。


早在十七世紀初期,對印度來說,英國可不是什麼紳士。


一開始它假模假式地跑去印度做生意,建立了一個叫東印度公司的機構,沒多久就建立了軍隊,接著開始肆無忌憚的掠奪和壓榨印度人民。


僅1770年,英國造成的孟加拉大饑荒,就餓死1000萬人,佔孟加拉人口的三分之一。


此後,英國對印度的奴役遠超過200年。


《印度暴徒》:阿米爾汗為什麼失敗了?

印度民族大起義


而這期間,印度人爭取獨立的抗爭,從來也沒有停止過。可以說,印度的抗英殖民主義歷史,就相當於中國的抗日戰史。


儘管很多人說,這兩百多年的殖民歷史,讓印度接受了先進文明的洗禮,給它帶來了更好的建設,甚至印度人自己都開始說英語了。


但是,印度人也從未忘記過英國殖民統治給自己造成的傷害。


2015年,印度大黨的議員塔魯爾在英國牛津大學發表演講時,他就說:


“200年來,英國靠劫掠印度而崛起,我們的財富被用於鎮壓我們自己,得到一聲簡單的道歉,比得到GDP幾個百分點的援助更為艱難。”


《印度暴徒》:阿米爾汗為什麼失敗了?

英國殖民時期的的印度老照片


印度人,對待自己這段血淚殖民歷史,是相當嚴肅的。


《印度暴徒》裡面的抗英主角,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印度暴徒》:阿米爾汗為什麼失敗了?


他是一個為了生存,遊走於英國殖民者和同胞之間的江湖騙子,沒有信仰和原則,只為了當下能夠活著。


他可以為了錢,將當地富豪出賣給土匪,轉眼又將土匪出賣給了英國人。對他來說,無所謂同胞不同胞,他就是個徹頭徹尾的無恥混蛋。


他可以為了脫身,詛咒自己的爺爺奶奶姥姥死無數遍。


《印度暴徒》:阿米爾汗為什麼失敗了?


他自稱“我的天性就是欺騙”,出賣起信任自己的朋友,毫不猶豫,結果導致對方差點葬身大海。


他油嘴滑舌,滿口謊言,見誰都是一副“主人,收了我吧!”的狗奴才樣,轉身卻翻臉不認人。


他混跡於風月場,跟舞女玩曖昧,又跟後面出現的印度公主不清不楚,生活作風問題大大不對。


《印度暴徒》:阿米爾汗為什麼失敗了?


就是這樣一個為了生存不擇手段,麻木不仁、毫無信仰,滿肚子厚黑學的混混,最後卻靠著一人之力,救了所有人,成了受人尊重的英雄。


這就好比我們的抗日神劇,主角一開始是個無惡不作的大漢奸,最後大漢奸竟然良心發現,搖身一變成了民族英雄。


《印度暴徒》:阿米爾汗為什麼失敗了?


你造嗎?


咱們這,可是連GC.黨貪生怕死,被敵收買,生活作風不正等任何有損dang形象的情節,都不允許出現的!乾淨和諧大環境!


阿米爾汗這次挑戰的,可是自己民族的信仰。


關於殖民敘事的影片,此前阿米爾·汗已經嘗試過很多次了。


最有名的一次,是他2001年在《印度往事》中扮演鄉村青年拉凡,帶領村民,用板球抗擊英國殖民者。


《印度暴徒》:阿米爾汗為什麼失敗了?


這些年來,阿米爾汗一直都是以一個挑戰者的姿態出現的銀幕上,他扮演的角色都揹負著一個共同的使命:反抗。


在這些影片中,他是反抗殖民者的板球手,是反抗教育制度的老師,是反抗歧視女性運動風氣的老爸,是反抗家庭暴力和性別歧視的歌手……


這些角色都有類似的共同點:正直,善良,不畏傳統,無懼困難。


他們正直偉岸,高大善良,要麼神威蓋世武藝超凡,要麼性情堅毅,人格魅力非凡。他們身上閃耀的,都是人性的優點。


《印度暴徒》:阿米爾汗為什麼失敗了?


典型代表就是《巴霍巴利王》,主角是溼婆神的化身,自小力大無窮,全片開掛,一個人幹翻一座城。印度人看片時就跟嗑藥一樣,嗨翻了。


這是個英雄情節嚴重的國家,印度人出於宗教信仰,他們崇拜的英雄,必須是一個三觀正確、正能量爆棚的角色。


《印度暴徒》:阿米爾汗為什麼失敗了?

而《印度暴徒》的主角,完全不符合他們心目中英雄的形象。


既沒有光輝偉岸的形象,也沒有開掛的蓋世神功。


《印度暴徒》:阿米爾汗為什麼失敗了?


這部戲裡面有好幾場動作戲,都是一拳一腳,一刀一劍,實實在在的打。我一度擔心主角馬上就要“巴霍巴利”,出現手撕鬼子、褲襠藏雷、手榴彈炸飛機、太極拳掌斃日寇的神場面,結果並沒有。


《印度暴徒》:阿米爾汗為什麼失敗了?


深明大義的民族英雄,面對英國殖民者的炮火,還是無能為力。狡詐奸猾的江湖騙子,打起架來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肉軀。


這部片出現撲街的結果,可以說毫不意外。


但印度人不買單,並不意味著這不是一個好片。阿米爾汗沒有按照主旋律愛國電影的路數來拍,而是選擇以一個無賴騙子的視角來講訴印度人民反抗殖民者統治的歷史。


《印度暴徒》:阿米爾汗為什麼失敗了?


他表現了一個普通平民在戰爭和死亡面前,貪生怕死,艱難存活,及時享樂的普遍心態。


哪怕這些人心裡明白正義和自由意味著什麼,也沒有立馬為之赴死的決心和認知高度。


這才是真實的人性。


阿米爾汗所代表的無賴,跟巴強飾演的民族大英雄有一段對話,堪稱經典。


《印度暴徒》:阿米爾汗為什麼失敗了?


那是一個只想在亂世中活下去,明哲保身的小人,和一個為了自由和正義抗爭到底的英雄之間的博弈,是兩種理念的衝突,是我們內心兩個聲音的對話。


我們可能是個無賴,我們也可能是那個英雄。


那種高高在上、凌駕於一切理性與情感的愛國情緒,就跟口號一樣空洞和虛無。相比動不動就熱血獻身的民族大英雄,這些騙子、舞女、神棍的成長和轉變,更讓人動容。


當一個民族,不再神話自己的英雄,讓它走下神壇,化作一個個可見可觸的普通人時,它才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跟獨立。


《印度暴徒》,在我心目中無疑是成功的。


《印度暴徒》:阿米爾汗為什麼失敗了?


何況,影片真的很好看啊。

視覺效果一級棒,性感女神卡芙的那兩場舞,真是讓人熱血沸騰。


《印度暴徒》:阿米爾汗為什麼失敗了?

《印度暴徒》:阿米爾汗為什麼失敗了?


當然,裡面也有個大bug。

至今我都找不到合理解釋,可能是刪減版的緣故?


你去找找看。回來記得留言交流下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