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日記:願我們繼續熱愛這個世界,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當得知我即將前往湖北抗疫一線時,母親一直埋怨我私下報名,眼神裡滿是擔憂希望我不要去。父親則批評她“你女兒寶貝,別人的女兒就不寶貝嗎?”我能明白做母親的擔憂,特別是自己身為母親後更能體會這種心情,但我敬佩我的父親,他從來都是個舍小家為大家的人,我知道他是一定會支持我的。

出征的行李裡,我簡單準備了兩套打底的衣服。剩下的都是醫院及同事為我們準備的。小霞姐給我們跑前跑後的買東西,靜姐拿來了暖寶寶,湘怡給我們拿了N95 的口罩,護士長更是口罩、手套、消毒液一個勁地給我們塞。要知道,疫情高峰時期,科裡的醫療物資也很緊缺,感動、愧疚、離別的不捨很多複雜的心緒湧上心頭......出發時,主任為我們提行李,護士長含淚相擁,一群同事們揮手送我們離開。我很感恩,答應你們,我一定會平安歸來!

戰“疫”日記:願我們繼續熱愛這個世界,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2020.02.20心外大家庭為我們送行

2月23日,是我進入洪湖市人民醫院的第一個班,我接管了兩個使用呼吸機的重症病人。雖然ICU環境不熟悉,但是儀器我很熟悉,內心多了份自信。如果說不害怕,那真的是騙人的。第一次感覺到為病人吸痰如此地緊張,每當呼吸稍微順暢些的時候,又總是懷疑自己的口罩沒有戴緊。也許是因為精神高度的集中,下了班才意識到,衣服溼透了,不僅耳朵很痛,全身都很痠痛,感覺身體到達了極限。無法想象,當地的醫護人員已經奮戰一個多月了。

2月28日,1床的奶奶已氣管插管多日,並且還上了透析。根據之前的經驗,企盼著有奇蹟的發生。突然,老奶奶的手指動了動,我發現她好像有了意識。我抓著她的手,說“奶奶,您要加油!家人都在等你回家呢!”她眨巴眨巴著眼睛,沒有點頭,但從她的眼神裡我知道她懂。這一刻我哭了,這群病人及他們的家屬太可憐了,因為病毒與家人分開,孤零零的甚至離開人世的時候都無法看到親人一眼。心裡暗暗下定決心,我一定要努力,戰勝病毒讓他們早日與家人團聚!

戰“疫”日記:願我們繼續熱愛這個世界,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我照顧奶奶時的工作照

3月1日,ICU 的病人病情已逐漸平穩,有些病人轉到“小湯山”,轉運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病人們都很開心,急切地問什麼時候輪到自己。這一晚,病房的氣氛輕鬆了許多。但開心之餘,我還多了一分不捨,不捨洪湖醫院的這班兄弟姐妹們,工作中他們熱心的幫助我們,總是把最累最髒的活留給自己;每次下班,因為擔心我們身體不適,總是讓我們先去脫防護服,自己卻排在最後。疫情終會散去,我們也會分離,但我們攜手抗疫的日子,會一直刻在美好的回憶裡!

戰“疫”日記:願我們繼續熱愛這個世界,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3月3日我進入第一板房。這裡病人的情況好很多,生活保障也不錯。他們都很自覺的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默默地為這場戰役奉獻著。板房的彭護長,原是腫瘤科的護士長。她下了班仍會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為病人維護PICC 導管。她說“病人步行幾個小時過來,總不能讓他們失望”。我突然很能理解那句話,“全世界都應該感謝武漢人民做出的貢獻”。這裡的護士妹妹,大多才20出頭,最小的也才21歲,她們在衣服上畫上卡通人物,背上自制的“名牌包包”,她們的青春熱情、樂觀、無所畏懼為這場無硝煙的戰爭添上了不一樣的色彩。 3月11日,我們把自己的奶粉帶到科室,分發給病人。自上班開始,工作群裡總會出現這樣的消息“xx床叔叔需要指甲鉗,麻煩有的護士帶一下。”“xx 床阿姨需要潤膚露”等等。每個人都毫不吝嗇的把自己的東西貢獻出來,希望能夠幫到患者。病人們都很感激,有的說“你們有嗎?你們自己喝吧!”有的說“這多不好意思啊!”其中有位老爺爺,他拿出小紙條跟筆,一筆一劃地認真做著筆記。走近一看,原來他在記我們的名字。他說,等他康復了,要為我們每個人做面錦旗。再一次,被洪湖人民感動了,目光所及之處皆是愛。

戰“疫”日記:願我們繼續熱愛這個世界,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戰“疫”日記:願我們繼續熱愛這個世界,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爺爺一筆一劃,十分認真

回首在洪湖的日子,每個人都心無雜念,唯有一個念頭就是打贏這場攻堅戰。在抗疫期間,得到了各行各業及當地人民的愛護,大家總覺得我們是英雄,但我覺得我不是,我只是個穿多套防護服工作的小護士,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脫了這套防護服,我們依舊是救死扶傷的護士,初心不變。

離開洪湖的那天,雖心中有萬分不捨,但愛讓我們緊緊相連,感謝洪湖人民的夾道歡送,希望每個人都能繼續地熱愛這個世界,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戰“疫”日記:願我們繼續熱愛這個世界,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記錄者: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心血管外科護師陳豔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