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南縣:構建村級公益性崗位新格局 促進疫情防控扶貧就業雙推動


本網訊(付志強 王喆 記者郭憲勇)佳木斯市樺南縣五道崗鄉黨委、政府聚焦解決勞務組織化程度低的問題,積極構建村級公益性崗位管理新格局,促進疫情防控與扶貧就業雙推動。

築牢組織陣地,優化服務體系。按照“外增輸出、內增就業”的思路,搭建就業平臺,優化就業服務體系,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摸清人員底數,科學設置崗位。鄉扶貧開發工作小組深入14個行政村開展村級公益性崗位摸排工作,採取“信息比對+線上座談”的方式,兜底公益性崗位人員信息,根據“按需設置、自願公開、統一管理”的原則,設置了衛生保潔員、防火員、護路員、產業項目管護員、老弱病殘護理員共5類崗位,並結合防疫消殺、巡查值守、宣傳疏導工作,安排臨時性崗位3類。

建立管理體制,明確工作職責。結合工作實際,按照“因人設崗、因崗用人、崗需互選、自願服務”的原則,根據貧困戶個人意願和實際工作能力,進行人崗對接,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開設村級公益鄉崗位技能培訓和職業道德培訓,轉變貧困戶“等、靠、要”的思想,不斷增強其造血功能。

細化考核目標,加強履職監管。對公益性崗位人員的身體健康情況、勞動能力、服務意識、履職能力、工作成效和工作紀律六個方面進行考核,清理不符合崗位條件人員10名,與84名合格人員簽訂了公益性崗位協議,並建立公益性崗位人員檔案,充分激發村級公益性崗位主體管護作用,使其發揮長期效益,疏通脫貧攻堅扶貧就業的“神經末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