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原创】古来画者皆诗人,诗人作画乃快尘。无声诗即是有声画!

那些书法家们~第341篇

【原创】古来画者皆诗人,诗人作画乃快尘。无声诗即是有声画!

童钰的一生颇富传奇,与梦相连、与诗相寄、与梅相伴!

童钰的一生,与梦相关者颇多,先是在幼小的时候,他的小伙伴刘凤冈做了一个梦,梦见童钰化身为梅花二树,迎风飘香,很是潇洒不羁。第二天,刘凤冈把做梦的事告诉了童钰,俩人皆是很欢喜,童钰更是从此以“二树”为号。

故事:【原创】古来画者皆诗人,诗人作画乃快尘。无声诗即是有声画!


童钰活了六十二岁,他死前也得了一梦。那时,他正在扬州修《甘泉县志》,已经身感重疴,精神不济了。他忽然梦见一道士相招,他挥手摇摆,道士乃退去。又梦见道士从天上踩云而来,身着为五珠衣,手中牵着白鹤请童钰骑之。童钰惊醒,自是南柯一梦,料想病已经不可能治愈了。但是,他心中还是想着他的诗,让儿子扶着他,他强行而起,他要画梅、题诗给袁枚,因为袁枚早就约他,要来扬州。可惜,诗未就而卒。他临去,念念不能忘的仍是梦、梅、诗。

他少年时专攻诗、古文,弃举子业后,与同郡刘文蔚、沈翼天、姚大源、刘鸣玉、茅逸、陈芝图结文学社,被称为“越中七子”。苦为文人,怎能富贵?他有《茅屋》诗一首,道尽艰辛:

茅屋缀荒苔,

经年未翦葺。

多谢连日阴,

添我好春色。

漏痕纵复横,

晨光翠犹滴。

蚯蚓入我床,

蜻蛚吟我室。

人言陋不堪,

我自适我适。

不见土窟人,

陶陶乐终夕。

故事:【原创】古来画者皆诗人,诗人作画乃快尘。无声诗即是有声画!


他一生以文糊口,四处漂流,为人作幕、编撰地方志。过着“可怜同作默零者,多是相逢异地中”的生活。童钰饱读诗书,精于文物鉴赏和文献考索,多次受聘修地方志。虽为布衣,在当时也是天下知名之士。童钰曾经因河南巡抚阿思哈的聘用,在开封修《河南通志》,这一修就修了十多年,《清史列传》也说他“客大梁最久”。阿思哈其人虽胆小、贪墨,因为旗人的身份,一直受到了乾隆的庇护。但对修史却是很积极,以图千古。后来童钰又来扬州,主修《甘泉县志》,这一修又是三、四年,至他客死扬州。他一生性格落拓不为家计,他嫁女儿时竟无资赀,画了一百幅梅花,做了女儿的嫁奁。

他在扬州修史期间,因仰慕袁枚在诗坛的号召力,而于他交往。他和袁枚由从前的从无相交,到初知、到知之甚深、到引为知己,正如当时的诗人周汾来说:“先生知重君之愿见先生,更胜于先生之愿见君乎?”袁枚对童钰诗作评价甚期。二人相知、相交,缘于袁枚的弟弟袁树,袁树在游宦之前,在南京与兄长同住,袁枚老来无子,袁树又把自己的儿子袁通过继给他。袁树与童钰相交,遂把童钰推荐给袁枚,袁枚说道:“吾家难弟香亭至,口说先生真奇士”。袁树能诗善画,他自己说:“余与璞岩,素味平生,乃精神交合如此,不可无诗以通款曲。”

故事:【原创】古来画者皆诗人,诗人作画乃快尘。无声诗即是有声画!


童钰与袁枚演绎了什么叫生死之交?什么叫文人交情?让人知道,有一种情谊,不必相识,神交即可。童钰在扬州修史时,有一次去南京看望袁枚,恰逢袁枚出外游山玩水去了,两人没有能够见上面。童钰留下书简,约秋天再来。袁枚因为要去扬州办事,特意写了信给童钰,约他扬州相见。

那知道,袁枚为他事耽误,比原计划去扬州迟了十天。等袁枚十日后到扬州时,童钰已驾鹤西去了。童钰家人告诉袁枚,童钰临终时,听到有门开门合的响声或是风吹门帘的响声,口中即念道:“袁子才来也。”袁枚听了,更是伤心,入灵堂大哭,作挽联云:“到处推袁,知君雅抱千秋鉴;特来访戴,恨我偏迟十日期。”袁枚见到童钰把诗稿摊的满床都是,难过之余,捧读在手,不忍释去。家人又把童钰遗嘱对袁枚说了,请他校定其全稿,再加一序。袁枚无不答应,为童钰编成《香雪斋馀稿》十二卷,并作了序言。童钰的墓志铭,也是假袁枚之手用心写就。童钰和袁枚,他们俩人有两种爱好是一样的:爱梅和沉于诗,他们彼此相互倾慕,也正因为此,知音难求。

故事:【原创】古来画者皆诗人,诗人作画乃快尘。无声诗即是有声画!


至今翻读童钰诗作,满目沧然。他在《得舍弟书》诗中写道:

囊空休问买山赀,

老屋三间尚可支。

此去但凭鸥作社,

曰归且指雁为期。

丛丛兰菊随邻乞,

本本溪山入画移。

缚把黄茅聊补隙,

打头风月总相宜。

袁枚成全了童钰对诗的痴迷,童钰也没有让神交已久的朋友失望。古文人惺惺相惜;今文人,步步拆台。

故事:【原创】古来画者皆诗人,诗人作画乃快尘。无声诗即是有声画!


童钰为梅而生,他寄寓洛阳编撰《河南通志》时,写梅花张挂于壁间。当时,已是冬季,百虫俱蛰,忽然,见画上梅花间有一只冻蜂潜伏在枝头。梅花传神,竟引冻蜂借画潜伏,是为快意之事。人雅画雅,竟也冻蜂也如此雅,岂不让为艺者称快。童钰的好友沈又希为纪念此事,特赋诗一首:

雪湖画梅蜂食须,

树翁画梅蜂绕株。

遥遥相去二百载,

淋漓大笔同沾濡。

童钰当时以“梅痴”声名显著,他客居杭州时,作诗有句“梅树是前身”。他画的梅花在当时为人所喜欢,被人争购,并且当着珍玩来收藏。他为梅花作诗歌千百数,生平所作梅花图不下万本,故有“万幅梅花万首诗”小印,被画坛传为佳话。他工画梅、咏梅,世称“二绝”,“绝笔梅花绝笔诗”之誉,他有一方自刻闲章“不知是我是梅花”,道尽他与梅花关系。他在《画梅》一诗中道:

故事:【原创】古来画者皆诗人,诗人作画乃快尘。无声诗即是有声画!


十丈炎威十丈尘,

毫端犹见雪精神。

莫嫌拂袖多寒气,

我是人间避热人。

诗人蒋士铨在《题杂家书画册子》中赞童钰所写梅花:

近来画梅童二树,

十指终年染墨痕。

毕竟成明生子后,

美人高士共未识。

童钰善诗文,精通修史索史。写梅宗扬无咎法,还擅山水,以草隶笔法写兰、竹、木石,常在月光下濡墨作画。童钰精篆刻,工草隶。预修了《河南省志》、《甘泉县志》,著有《二树山人集》、《香雪斋馀稿》。

故事:【原创】古来画者皆诗人,诗人作画乃快尘。无声诗即是有声画!


他的草书,潇洒自性,出入于唐宋间;又能以隶法远韶两汉,不肯工于汉法,又揉唐宋人法,然后自成机杼,成一格调。如他的画风、诗风,有寒涩之气,如壮士不平,欲拔刀而欲忍之状,于儒雅中略有不屑。

童钰(1721-1782)清代画家。字璞岩,一字树,又字二如、二树,别号借庵、二树山人、树道人、梅道人、梅痴、越树、栎树、树树居士、太平词客、白马山长,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卢秀辉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共享,切莫用于商业,违者必究!

故事:【原创】古来画者皆诗人,诗人作画乃快尘。无声诗即是有声画!

卢秀辉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