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曹操与关羽的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是一部世代累积型的历史演义小说。它是《三分事略》《三国志平话》等宋元讲史话本、《单刀会》等宋元戏剧的直接"结果",却又抛弃了《三国志平话》等民间话本中传说式的描写,"回转到真正的历史中"。该书卷首说:"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恰如郑振铎指出的:"说他是出于陈寿的史书更为妥当,真不愧为第一个'按鉴重编'的演义小说家。"作为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在创作上不是完全虚构的,没有成为架空小说,并非完全实录,也未沦为社会历史文献。实际上,它既是民间讲史的集成,又是依据《三国志》的历史框架和通鉴体的编年纪事,是带有极强的民间性质与讲史性质的"通俗史书"。它秉持宋元以降的"正蜀汉伪魏吴"的正统观念,以"篡汉"大力鞭挞曹魏集团,尊蜀汉为汉的延续,赞扬蜀汉集团"兴复汉室"的理念。关羽和曹操是《三国演义》中两大重要人物,一忠一奸,是正面与反动的两大代表,二人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又如何产生交集?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曹操与关羽的形象分析

志同而道不合:关羽和曹操的相契与分歧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奸臣的形象,许劭评价他:"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但是,如果抛开正统观念来看,曹操不仅不是一个脸谱化的人物,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有着凡人所不及的才干,在以作者为代表的宋元以降的小知识分子眼中,曹操是"集历史功绩与奸雄于一身的多元素的复杂人物"。

建功立业对于曹操的才干,《三国演义》不曾否认,正如上述许劭对他的评价。曹操最初是以正统观中的正面形象出现的,这时的他还是积极的汉朝社会秩序的维护者。青年曹操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志在匡正汉室、定国安邦,这时作者笔下的曹操充分展现了"雄"的一面,曹操在反董卓的斗争中表现得尤为积极。之后,大将军何进引西凉刺史董卓进京诛杀十常侍,这本是一场外戚势力向宦官集团夺权的斗争,却因外戚集团首领何进早早被宦官集团击杀,致使外戚势力衰落,中央权力出现中空,地方豪强军阀董卓恰好率领大军进驻。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曹操与关羽的形象分析

自此之后,一股以地方豪强武装为基础的军阀介入导致汉朝社会崩塌,董卓军阀式的统治是不得人心的,群臣说起董卓弄权哭声一片,只有曹操主动请缨刺董。在董卓耳目遍布的白色恐怖时期,曹操不惧其淫威,一边笑一边请缨,不仅表现他杀身以成仁的胆识,更体现他对维护汉朝统治的赤胆热忱。刺董失利后,曹操逃回陈留招募义兵、发布檄文、发起大规模倒董运动,十七路诸侯纷纷响应,关羽也跟随刘备参与反董诸侯联盟。

这一次,关羽和曹操站在同一战线上,二人也因此而相识。由此可见,作为汉臣一份子的曹操,自然有"建功立业、为国除奸"的志向,为了维护汉朝统治立下汗马功劳,这一点他与关羽是相契合的。在之后的军阀争雄中,曹操与刘备也曾数度联手,共伐吕布、袁术等,在此期间,关羽与曹操自然是同一战线上的战友。曹操唯才是举的理念和做法吸引着包括关羽等一批人才。曹操在任兖州牧期间实力较弱,然而却能迅速崛起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这其中既有他个人的能力素质,更与他"唯才是举"的人才政策有紧密的联系。法家认为"明夫恃人不如自恃",君臣关系是一种"主卖官爵,臣卖智力"的利益关系,"君明于此,则正赏罚而非仁下也。爵禄生于功…臣明于此,则尽死力而非忠君。""任人唯贤"建立在法家"趋利避害"的人性论上,它以一种爵禄赏罚制度打破原有的"任人唯亲"的框架。对待优秀人才,曹操予以厚待、因材施用,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前来投奔。他与部下的关系就是这种爵禄与才能的交易关系,"操大喜""赏劳甚厚",他用爵禄收拢人才,适当满足臣下的"自为",这就是韩非的"自恃无恃人"。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曹操与关羽的形象分析

聚散终有时:《三国演义》中关羽与曹操的分离

因为志向相同,关羽和曹操产生交集;因为理念不合,关羽和曹操产生隔阂,他们"道不同不相为谋",直至分道扬镳。在二人的交往之中,曹操保持着一种积极的态度,他对关羽的喜爱发自内心,一直想方设法去降服、留住关羽。关羽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态度,他既不认同曹操的价值观念,又感激曹操的礼遇,但在最后,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还是选择离开曹操。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曹操与关羽的形象分析

(一)好聚好散

曹操对关羽的敬重和喜爱是发自肺腑的,为了得到关羽,他给予关羽超乎寻常的礼遇。关羽来降,曹操亲往辕门迎接;到了许昌,曹操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款待他;至于金银、美女、官爵,一样不少,为了留住关羽,曹操煞费苦心。面对礼遇和厚待,关羽非常感激,但他始终对刘备保持忠诚。曹操见关羽身着旧袍,就特地定制了一套新袍,但关羽却把它穿在里面,外面仍然套着旧袍,并解释说,旧袍是刘备所赐,他不能因新赐而忘旧恩。曹操见关羽战马瘦弱,把赤兔马送给关羽,关羽喜出望外,再三拜谢,说得到千里马后可以一日而奔向刘备处,曹操听后,便有些后悔了,他的努力并不能换到关羽的忠诚。当然,关羽知恩图报、言而有信,他为曹操斩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文丑,同时也得知了刘备的下落。他报答了曹操的恩遇,"为了一种信念、感情或责任"不顾曹操一方的挽留,封藏了曹操赏赐的金银布帛、美女官印,挂印封金而去,只携刘备二夫人,轻车细软离开许昌,"具有一种道德归宿和终极的价值取向"。曹操对关羽是喜爱有加,尽管他痛失一员大将,也知道放回关羽无异于纵虎归山,日后必为大患,但他仍然表现得很大度。他信守对关羽的承诺,成人之美,亲自去赠送盘缠和锦袍,而且在得知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之后,又委派专使通令各处关隘放关羽通过。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曹操与关羽的形象分析

(二)不忘旧义

赤壁战败后,曹操人困马乏,途经华容道时遇到关羽阻拦,这时的曹军人困马乏,无力抵抗,曹操亲自求情,关羽于心不忍,记起昔日旧谊,不顾军令在身,下令放开一条道,放走曹操,这种行为使"忠与义的矛盾就突出地表现出来了"。当然,以"性格决定论"或"忠义两难"来解释关羽这个行为不尽如人意,行为的来源植根于思维观念的作用,这种思维观念不是空中楼阁,它有自身的原型为依靠,当这种原型通过情感作用时,便涌现出来。显然,这时关羽则是为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的投桃报李式的潜意识所控制。罗贯中在二者的冲突中,赋予了"义"以新的含义,它不仅仅是"同心同德"不必"同姓同宗"的结拜兄弟之义,也不是因此"义"与刘备宗室身份相结合的君臣之"义"——这种"义"结合了"忠",而是着眼于"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义":朋友之义。这个义,同兄弟之"义"、君臣之"义"一道,使关羽无愧为义绝。当关羽立下军令时万不会想到曹操以"过五关斩六将"之事为由,这使他记起当日对曹操许下的朋友之义:"余恩未报,愿以俟异日"。作者将这种君子之"义"与成败性命并举,甚至凌驾于一切,无怪乎"是非成败转头空",正如作者留诗言到:"拼将一死酬知己",李贽评道:"云长胆大,孟德量大,真都是英雄。"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曹操与关羽的形象分析

综上所述,曹操对关羽十分敬重和喜爱,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尽管在原型的思维观念方面,关羽以君子之交、朋友之义,对曹操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但在政治立场上,他还是以现实的道德观念而视曹操为国贼。关羽在政治立场上站在曹操的对立面,在道德观念上始终不能认可曹操,他们二人的关系不乏"友"的色彩,但还是"敌"占主流,在"友"这一方面,曹操是主动的,关羽是被动的。


参考文献

《三国志》

《三国演义》

《从历史名将到文学典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