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挖到了優質的基建受益股

研報 | 今天挖到了優質的基建受益股

今天挖到了優質的基建受益股

昨天晚上看到一個好消息,湖北的小龍蝦一天賣可以賣650噸,yiqing在國內的影響正在逐步淡去,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今天武漢市多家商場、購物中心等陸續恢復營業,各類消費場所以及提供無接觸服務的餐飲也都將恢復營業。目前擺在面前的就是如何保住經濟增速,這一點美國人和我們想到了一起,對沖基金大鱷、潘興廣場資本管理公司創始人兼CEO比爾•阿克曼最近頻頻刷屏,喊話美國金毛效仿大蕭條時期的羅斯福,推出"有史以來最大基礎設施項目",讓美國人重返工作。

研報 | 今天挖到了優質的基建受益股

疫情過後基建託底經濟,逆週期調節有望加碼,基建中的軌道交通板塊將是重點投入方向,為中鐵工業了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中鐵工業作為基建設備核心供應商,在盾構、道岔、鋼結構上市場佔有率及綜合實力均處於國內龍頭地位,逆週期調節政策將有利於公司各項業務的發展。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經濟平穩運行至關重要。儘管短期經濟受到疫情的衝擊,但是多項政策已明確表示,要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目前疫情形勢逐漸明朗,一系列政策也在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加大對於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2月12日,中秧鄭智橘會議也明確指出,要積極擴大內需、穩定外需。要聚焦重點領域,優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投向,用好預算內投資,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加快推動建設一批重大項目。

從需求側三駕馬車來看,2019年消費、投資和出口三駕馬車分別貢獻了中國經濟增長的57%、32%和11%。疫情直接衝擊消費行業,今年春節期間影視、旅遊、餐飲行業受到巨大打擊,雖然在疫情控制住後消費會出現報復性反彈,但並不能覆蓋和彌補春節消費。從出口的角度來說,毛衣站以來,進出口對於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在逐步下滑。所以穩增長的重擔會落在投資上。

三駕馬車的GDP貢獻程度

研報 | 今天挖到了優質的基建受益股

總的來說,投資以政府寬財政為主,財政的投入主要還是用在基建補短板上。2月12日中秧鄭智橘會議提及的"擴大內需"是較強的財政放鬆的信號,疫情也顯露出部分中心城市基建和民生建設明顯不足,補短板力度較強,目前來看,財政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開始加碼是未來的大方向。

近期財政部也提前下達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8480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5580億元、專項債務限額2900億元。加上2019年11月提前下達的專項債務額度1萬億元,共提前下達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848萬億元。由於去年國悟院提出"專項債不得用於土地儲備和房地產相關領域",預計今年專項債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的比重會從往年的20%提升為60%到80%之間。

中鐵工業目前是亞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盾構機研發製造商,是全球最大的道岔和橋樑鋼結構製造商,國內最大鐵路專用施工設備製造商,也是世界領先的基礎設施建設服務型裝備製造商。我國盾構機行業經過長期不斷髮展,技術瓶頸不斷突破,現階段,行業在國際市場上處於先進地位。盾構機的國產化率達到90%以上,佔據2/3以上的國際市場。2017年和2018年,中鐵裝備的盾構機產銷量都是世界第一。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通過技術創新突破了盾構機系統集成技術壁壘,創新發明了多項核心技術,市場佔有率國內第一,世界第二,尤其是在收購了德國的維爾特公司硬巖掘進機知識產權後,成功佔領了掘進機技術的制高點,成為世界三大掘進機生產商之一。

但我國盾構機行業在核心零部件領域仍面臨挑戰,特別是在液壓系統方面,國產化率低,對外依賴度高。盾構機施工條件的複雜性決定了其對設備的損耗程度非常大,區別於挖掘機和起重機等其它工程機械產品的重要特點是,盾構機造價高而使用壽命較短。一臺國產盾構機的單價在3000萬-5000萬元,進口盾構機的價格普遍在5000萬元以上,一臺硬巖掘進機更是要上億元,而盾構機的設計壽命一般只有10到15公里之間(其主軸承的設計使用時間是1~1.5萬小時),而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其平均使用壽命約8~9公里。因此,盾構機市場具有"易損耗"的消費品特性。

隨著技術進步,盾構機價格下降將促進"機器換人",釋放更多市場規模。在勞動力價格上升,人口紅利消失的背景下,以現代化、自動化的裝備提升傳統產業、推動技術紅利替代人口紅利,成為中國製造產業優化升級和經濟持續增長的必然之選。目前國內每年貫通上千公里隧道,大多采用人工挖掘,盾構機的效率和安全性遠高於人工作業,每一公里隧道盾構需要3個多月,人工需要25個月。但是目前盾構法的成本為人工的1.5倍左右。

隨著盾構機的價格進一步下降,採用盾構機會是更為經濟的作業方法,盾構機的市場規模有望得到進一步的釋放。2016年以來,大規模基建項目刺激了下游盾構機市場需求,國內盾構機迎來高速發展期,2016年增速高達70%。結合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特點,以及下游大量的新增需求,預計"十四五"期間,盾構機銷量會比"十三五"期間更上一層臺階。

我們認為公司作為國內盾構機龍頭,軌交和地下管廊推進新增需求的情況下,公司盾構業務有望提升。同時公司作為道岔行業的龍頭,在鐵路投資維持高位,普速鐵路向高速、重載發展的情況下,能夠充分享受市場需求抬升的紅利。並且公司在大型橋樑鋼結構的市場佔有率超過60%,疫情中也展示了裝備式鋼結構建築的優勢,同時政策利於緩解公司的現金流壓力。

我們預計預計公司2019--2021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9.33億元、22.38億元、23.91億元;對應的每股收益分別為0.86元、1.00元、1.07元;對應的市盈率分別為10.9倍、9.4倍和8.8倍。未來對應公司合理估值的股價應為13---14元附近。

未來影響公司業績的主要因素在於鐵路建設投資低於預期,導致公司營收不及預期;若行業競爭加劇產生惡意競爭,則會影響公司的毛利潤,壓縮公司的淨利率。



本報告的信息均來源於公開資料,本公司及研究人員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我們已力求報告內容的客觀、公正,但文中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如有操作、風險自擔!

關注濤哥,為你解讀遊資不為人知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