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我国已进入汛期 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提前4天

央广网北京3月29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据水利部消息,3月28日我国正式进入汛期,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提前4天。水利部要求,在全面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同时,重点关注预报降雨明显偏多、偏少的地区,有针对性做好防御准备。

据监测,3月25日8时至28日8时,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6省(自治区)出现强降雨,累积降水量50毫米以上的笼罩面积为23.2万平方公里,有17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洪水。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副司长王章立表示,依据我国入汛日期确定有关规定,今年我国入汛日期为3月28日。王章立介绍:“根据当前的雨情、水情综合分析研判和我国入汛日期确定办法的规定,3月28日15时我国进入汛期,应该是较常年偏早4天。”

据预测,2020年我国气象水文年景总体偏差,极端事件偏多,涝重于旱。进入汛期意味着突发洪涝灾害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极端天气事件将明显增多;南方已正式进入防汛阶段,北方备汛的时间也所剩不多。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副主任刘志雨介绍:“预测今年汛期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的西江、海河部分水系、松花江、浙闽地区可能发生大洪水,黄河上中游、辽河、淮河、太湖可能出现区域性暴雨洪水。”

水利部部长鄂竟平指出,当前水旱灾害防御还存在薄弱环节,要全力推进水毁修复、汛前检查等备汛工作。在全面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同时,重点关注预报降雨明显偏多、偏少的地区,有针对性做好防御准备。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田以堂表示,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做好超标准洪水的防御工作;二是保障水库的度汛安全;三是加强山洪灾害防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