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奇妙的想象作文,怎么写,以《躲在草丛里的星星》为例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写第五单元的习作,奇妙的想象。这篇作文怎么写?老师觉得,应该同学们比老师更有优势。对于老师来说,想象被现实拴死了,就算想象也都是很现实地去想象的。

比如课本第16课《宇宙的哪一边》,课文中说宇宙另一边是这边的倒影,那么老师想象的倒影就是映像,和镜子里看到的一样。但课文中孩子的想象的倒影可不是这样。石头的倒影能像花一样开放,或者像人一样行走呢;谁能想象语文课的倒影是数学课,好奇怪。老师无论如何是没有这种想象力了,而同学们的想象却神秘莫测。所以老师在这里,心服口服,甘拜下风,只是想简单地提醒同学们一下,这篇想象作文,需要注意点什么?

三年级奇妙的想象作文,怎么写,以《躲在草丛里的星星》为例


一、开头、结尾,从现实出发再回到现实的写法

我们看课本上的两篇课文,《宇宙的哪一边》这篇,开头是一个孩子趴在窗台,想象宇宙那一边的奇怪情景,最后又回到现实。《我变成了一棵树》也是这个道理,妈妈喊我吃饭,我不想吃,所以想成为一棵树,没有打扰,最后呢,我饿了,是妈妈把我唤回到现实中。

这里老师想告诉同学们,我们可以学习这种从现实出发,然后又回到现实的写作方法来开头和结尾。

三年级奇妙的想象作文,怎么写,以《躲在草丛里的星星》为例


二、让想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虽然说怎么样想象都可以,但我们还是最好要写出一点美好与意义来。

像《宇宙的哪一边》,它的一句话挺有意义:

“如果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就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风”

多么美妙,更重要的是这样做也真是一个写作文的方法。

《我变成了一棵树》结尾时的一句话:

“噢,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这些话都有富有深意的。

三年级奇妙的想象作文,怎么写,以《躲在草丛里的星星》为例


三、想象的方式是事物与事物的随意组合

动物能说话,就是将动物和人的一些功能组合在一起。人能飞,就是人和鸟儿合并的原因。昆虫变成了庞然大物,是小和大失真了。铅笔上长了豆角,是把铅笔看作了豆苗。所以我们要展开想象就是把两个或多个原本不搭的事物,凑成一个整体就好了。好在想象的力量,可以随意搭配,如石头和馒头搭一块来,可以变成面包,反正它就变了,谁也管不着。

这就是想象的基础,组合。

三年级奇妙的想象作文,怎么写,以《躲在草丛里的星星》为例

奇妙的想象,汉堡变成了怪物


四、写一篇《草丛里的星星》

老师想象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一个星星从天下掉落在草丛里,样子很丑,没人看得起它,后来,人类发现了它,把它陈列起来供人们瞻仰。

好像这个情节是贾平凹的一篇文章的大意,不过,我们写出的想象作文,情节和他写得并不同。

天上有一颗大星星,从地面看起来有月亮那么大,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星。

(有谁见这么大的星星吗?现在想有就有了。)

一天,不知道什么原因,另一颗很大的星星把它撞了一下,它不能再平静地挂那儿了,于是以很快的速度飞跑起来。

(老师的想象中星星都是在挂在某个位置的)

三年级奇妙的想象作文,怎么写,以《躲在草丛里的星星》为例


飞呀,飞呀,从那遥远的宇宙一边,都快飞到别一边了,到处乱撞,撞得自己支离破碎,越来越小。终于有一天,掉进了地球的大气层,燃烧起来,最后,只剩下核桃大的一点儿,咚地落在一片草地上。

草地被砸出一个坑,还把跟前的小草给灼伤了。小草们很恼火,叫喊起来。有的嚷着:“这是谁家的淘气鬼,把石头丢我头上了。”有的叫:“这石头真邪门,还热乎乎的。”不过,所有的小草都不喜欢它。连一旁的小石子也看不起它,“黑不溜秋的,真丑!”

过来一只蟋蟀,跑跟前嗅了嗅,“还臭了!”

下面的故事,同学们会怎么想像呢?有兴趣同学还可以关注我的专栏。专栏里三年级下册所有单元的习作都有,仔细讲析每一篇作文怎么写,对同学们完成习作很有帮助。

三年级奇妙的想象作文,怎么写,以《躲在草丛里的星星》为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