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車間裡訂單忙,貧困戶變上班族

  3月27日,吳忠市利通區上橋鎮碧盛紡織有限公司扶貧車間裡,幾十臺縫紉機飛轉的聲音在車間裡迴盪。30多名戴著口罩的婦女在各自的崗位上手腳麻利地忙活著:壓線合縫、縫製拎帶……不一會兒,一個個噸布編織袋就生產出來。她們中有15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如今卻成了車間裡“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小車間裡訂單忙,貧困戶變上班族

扶貧車間內工人們正趕製我區化工企業復工復產所需噸布編織袋。

  “從老家的破舊土坯房到闊氣的大樓房,我們的居住條件改善了。現在有了扶貧車間,我們在家門口就能上班掙錢,一個月平均能收入3000元,大家都感到很滿足!像我這樣的熟練工,一個月可以掙到5000元哩!”移民馬付葉感慨道。2018年以來,利通區安置彭陽縣、同心縣、西吉縣“十三五”勞務移民377戶1656人,為了幫助移民群眾儘快脫貧,2019年初,利通區在上橋鎮、扁擔溝鎮打造扶貧車間,幫助移民穩定就業。

小車間裡訂單忙,貧困戶變上班族

  和一般車間不同,為徹底解決在扶貧車間務工的農村婦女和貧困戶的孩子無人照顧的後顧之憂,碧盛紡織在建設扶貧車間時配套建有“兒童之家”,並安排專人對孩子進行義務學習輔導、看管照料,這間溫馨的小屋裡電視、書籍、玩具等一應俱全。

小車間裡訂單忙,貧困戶變上班族

上崗女工都經過統一培訓,工作期間實行計件工資,月均工資可達3000元。

  企業有訂單,職工有活幹,收入有保障。扶貧車間自2月22日復工以來,36名工人已全部到崗。剛一開工,公司就接到幾萬件噸布袋訂單。“我們上半年的訂單全滿了,目前車間備料儲存充足,大家正在加班加點趕工,希望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公司還會通過多渠道招聘員工,及時增補人手。”扶貧車間負責人張磊說。

  近期,吳忠市利通區採取“點對點、門對門”直達運輸等方式將貧困家庭勞動力安全有序輸送至企業,有序組織員工返崗。目前,恆豐同利巾被、百益民族服飾、碧盛紡織、榮妙誠塑料製品4家扶貧車間全部復工生產。(寧夏日報記者 王鼎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