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比拍賣1.2億元空白畫 藝術品收藏家們怎麼看


蘇富比拍賣1.2億元空白畫 藝術品收藏家們怎麼看

蘇富比下月拍賣1.2億元空白畫



據外媒報道,蘇富比拍賣行將於下月在美國紐約拍賣一幅幾乎全白的畫作,估計拍賣價將高達1500萬至2000萬美元(約9千萬至1.2億元人民幣)。

這幅畫名為《無題》,由現年84歲的紐約藝術家雷曼(Robert Ryman)創作於1961年,是一幅幾乎完全空白、48.75寸乘以48.75寸的正方形油畫。畫作以有質感的白色顏料上色,帶有一點藍色和綠色的痕跡。

據報道,雷曼的作品向來走極簡主義與概念藝術風格,以抽象與白色為主。有人認為《無題》的估價過高,但也有人稱《無題》之所以昂貴,是因為其相似尺寸的作品現在大都已被博物館收藏。

蘇富比當代藝術部門主管羅特(Alexander Rotter)表示:“有些事是市場機制決定的,這就是為什麼它的價值會這麼高。”

021.2億元空白畫引爭議

幾近空白的《無題》憑什麼賣這麼貴?

蘇富比拍賣1.2億元空白畫 藝術品收藏家們怎麼看



幾近空白的《無題》憑什麼賣這麼貴?

這兩天網上瘋傳的一條藝術新聞引無數人抓狂:84歲的美國藝術家羅伯特·雷曼1961年創作的油畫《無題》,將於11月份在紐約蘇富比以摺合人民幣8000萬至1.2億元的價格拍賣。

這是幅大面積空白、只間雜著一點微弱的藍綠色的畫作,被稱為“空白畫”。一幅“空白畫”能賣上億,在網上引起不小的爭議。

該畫作者羅伯特·雷曼今年84歲,出生於美國田納西州,最早當過爵士樂手,年輕時到紐約追夢,半路出家開始畫畫。在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當過一陣子保安的經歷,使得雷曼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那些現代主義的頂級畫作。雷曼自學成才,從一開始就走極簡主義與概念藝術路線,作品就是以抽象和白色為主的“空白畫”,且幾十年如一日地專注於這一畫風,由此在藝術界享有一席之地,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曾於1993年為雷曼舉辦了回顧展。



此次,拍賣方從市場角度解釋說,雷曼作品在市場上並不多見,對於收藏家而言,極簡主義的單色繪畫並非人人都能欣賞,這幅畫看似一目瞭然,但實際上,它比一般人想象的要複雜得多,藝術家本人也花了很多時間去創作每一幅作品。至於定價,是由市場機制決定的,這就是為什麼它的價值會這麼高。

雷曼作品的價格也不是現在才這麼高,8年前他一幅空白畫就已經在紐約創紀錄地拍到了960萬美元,在此之前的30年間,雷曼的作品價格一直都維持在 500萬美元至700萬美元之間。藝術界給出的理由是雷曼在藝術界的地位已毋庸置疑,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就收藏有他28幅作品。

此類作品曾在西方引發爭議

蘇富比拍賣1.2億元空白畫 藝術品收藏家們怎麼看



此類作品曾在西方引發爭議

有專家認為,雷曼的作品走的是繪畫觀念上的極端,雖然繪畫好像沒有直觀的意象,但並不代表什麼都沒有,更多的是觀念上的反叛和象徵性意義。當然,也有媒體報道稱雷曼這一類型的作品曾在西方引發過爭議。上世紀90年代,一部名為《藝術》的話劇對這類作品進行了諷刺。《藝術》講述了三個好朋友的友誼面臨崩潰,導火線就是因為其中一個人花了鉅額錢財購買了一幅白色的油畫。

也有人認為這或許是一個很好的營銷策略。對此,北京一家拍賣公司的王先生告訴華商報記者,一般來說,拍品的價格由拍賣公司跟委託方商量而定,太離譜的價格拍不出去也沒有意義。也有業內人士擔心將高價等同於好,對此王先生表示全面瞭解拍品和正確的引導很重要。而對於這一類型的畫作引起的“看不懂”的爭議,王先生表示國內和國外欣賞藝術的角度不一樣,觀念也會不一樣。

網友仿做“空白畫”開價百元



1.2億的天價著實大大刺激了人們,網友的反應十分強烈。有人表示這樣的作品既無技巧又無功底,只是一種深奧的忽悠,甚至直指這就是當代皇帝的新衣,大家不敢說看不懂是怕沒面子;還有人說這世界太瘋狂,自己已經“奧特”了,好自卑;也有人調侃這幅“空白畫”像廁所的瓷磚,有人還在網上模仿創作了 “空白畫”,開價100元。

有人將這幅“空白畫”與杜尚的《泉》做了對照。1917年杜尚將一件從商店買回的男用小便池起名為《泉》,送到美國獨立藝術家展覽展出,結果《泉》一舉擊敗了畢加索的傳世名畫《亞威農少女》成為21世紀最富影響力的作品。《泉》的歷史意義在於它表明了一種徹底顛覆藝術規則的態度,而雷曼的《無題》似乎並無這樣大的歷史意義。如果僅以拍賣方所言“類似作品已被博物館收藏”為由,那麼《無題》更像是一件商品,天價只是用來引爆雷曼作品市場價值的導火線而已。

網友吐槽:“像局部放大的草紙”

蘇富比拍賣1.2億元空白畫 藝術品收藏家們怎麼看

網友吐槽:“像局部放大的草紙”



藝術是一種很玄的東西,往往不是常人能懂。一幅空白無奇的畫作居然估價高達1.2億元,這對很多藝術圈“門外漢”來說有些匪夷所思。昨天,“億元空白畫”引來國內網友的集體吐槽。截至昨晚8點,這則新聞在某門戶網站的轉發量突破10萬,網友評論近2萬條,跟評者的態度大多都是“看不懂”。

網友“寒冬夜行”認為,當代藝術的一大問題就是故弄玄虛,“對於有些藝術家來說,炒作的最高境界就是無中生有。”網友“天使愛迷離”說,“現在的藝術品市場,就是越無聊的東西越值錢!”

更多的網友則是用自己的解構來吐槽這幅抽象的“空白畫”。網友“花涼人暖”說:“這不就是地板磚嘛,我家客廳都是用這張名畫的地磚鋪的,友情價,1200萬可以全賣給你。”“傅大俠1557”戲稱其為“局部放大的草紙”,“藝術的世界水太深,我幹一輩子都買不起這張草紙。”

專家觀點:同類作品很罕見,有市場需求

昨天上午,南京國際美術展系列活動——藝術品投資全球高峰論壇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行,來自藝術品投資領域的8位世界級專家先後登臺演講,一同把脈藝術品市場的新動向和新契機。

茶歇期間,當記者向參加論壇的幾位“洋專家”詢問對“億元空白畫”的看法時,這些在藝術品市場浸淫多年的資深人士卻大都諱莫如深,不願發表看法。論壇主持人、英國蘇富比藝術學院高級講師安娜·登普斯特表示,蘇富比藝術學院以學術為主,和蘇富比拍賣行不是同一個機構,她對於藝術品拍賣的估價原則和內幕也不是很瞭解,因此不便多說。

英國AVA(全視覺藝術公司)創始人喬·拉·普拉卡是一位資深藝術品經銷商,他對記者介紹說,羅伯特·雷曼的作品以極簡主義為主,“他的畫作元素很簡單,不同於某些藝術家元素非常複雜的抽象畫。在現在的市面上,雷曼的這類作品非常罕見,是有市場需求的。”對於作品的估價,普拉卡沒有過多評論,但他也直言極簡主義的單色繪畫並非人人都能欣賞,“目前藝術品市場對這一領域的關注度依然不足。”

中外天價神作催生“佔山為王”

天價神作並非孤例,近年來這樣的市場神話其實一再上演。美國抽象藝術家波洛克拿畫筆蘸料往畫布上不斷滴和甩,他的一幅看似雜亂無章的抽象畫《1948年,第五號》2006年拍出了1.4億美元,甚至超過梵高和畢加索;英國畫家培根專門畫那些猙獰、暴力、噩夢的圖案,畫面上都是負能量,他的作品去年到南京展出時,大部分觀眾都表示看不懂、不喜歡,但培根的一套三聯畫去年拍出了1.4億美元;美國人安迪·沃霍爾的畫作完全就是廣告印刷品,他的作品最高也被拍到上千萬英鎊;美國抽象藝術家羅斯科一幅橙、紅、黃三色抽象畫,被網友譏為“像家裡抹布”,結果在佳士得拍出近9000萬美元。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中國內地也屢屢出現藝術神作,畫家丁乙的作品完全就像是在畫格子手帕,他的手帕畫作最高拍出了1400多萬元;蔡國強一幅炸藥痕跡畫,最高也要拍到7000多萬元港幣。

由於這些天價神作的出現,現在市場上畫那些毫無意義的“痕跡畫”,已經成為一種潮流,比如專門有畫家畫茶漬、畫條紋、畫圓圈等等。記者也曾多次在藝術博覽會上看見類似“空白畫”赫然掛在展廳中央,大家似乎也見怪不怪。對此一位藝術評論家認為,美術史上只認第一個,杜尚的小便池火了,但誰跟著做就永遠成不了名。所以現在很多“聰明的”當代藝術家便專門畫別人從來沒畫過的東西,或者用別人沒用過的方式畫,以此“佔山為王”。

一位資深畫廊主告訴記者,藝術市場是可以操控的。前提是要有精準的眼光找到可以長期合作確有潛力的畫家,然後依靠雄厚的資金實力,把他的畫包掉,甚至幾年不賣,不斷做營銷、包裝、學術推廣,然後在拍賣市場上以十倍以上的高價推出,沒人接的話就自己買回來,如果有其他人低價把作品賣出來,機構就要勇於高價把它買回來,以維護畫家的市場價位。至於那些天價神作,不敢說每件都有操控,但國際大拍賣行拍東西之前基本上對買家是哪幾個其實心裡都有點數,尤其是這種天價拍品。

1.2億元空白畫作品解析

《無題》(1961)從遠處看起來是白色的,但仔細觀察,會發現正方形的畫布上被塗上了厚厚一層顏料,在白色的表面,依稀有一些綠色和藍色的痕跡。“類似”的白色油畫,羅伯特·雷曼創作了很多幅。雷曼數十年如一日地專注於他的白色繪畫,是極簡主義藝術的重要人物。

20世紀60年代,極簡主義繪畫在美國興起,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年輕一代藝術家對此前抽象表現主義這一繪畫形式的反叛與突破。主要表現為以非寫實的方式創作作品。其理念在降低藝術家自身的情感表現,而朝單純、邏輯的方向發展。這種簡化的繪畫可以追溯到1913年俄國畫家馬列維奇的一幅白底黑方塊構圖的作品。極簡主義繪畫作品以在大畫布上塗滿強烈色彩的格子、條紋、方塊、正V、倒V及圓形圖案聞名。作品通常就一主題發展出一系列作品,由許多標準化的小單位合成系列繪畫。這種使用工業顏料或亞克力染料的作品趨向於“非繪畫”。

人物經歷

蘇富比拍賣1.2億元空白畫 藝術品收藏家們怎麼看

人物經歷

羅伯特·雷曼出生於1930年。雷曼大學讀的是理科,然後又讀了一年喬治·派博迪師範學院,他在這兩所學校都只讀了一年。1953年為了音樂夢想來到紐約,結果音樂家沒當成,他去了紐約現代藝術館當保安,一干就是七年。他早期的一張《無題》完成於1959年,是在他當保安期間創作的。而這次上拍的估價過億的畫,則是他剛剛脫離保安崗位不久的作品。

上世紀50年代,羅伯特·雷曼開始他的單色調實驗之前,比他年長一些的藝術家例如巴內特·紐曼、馬克·羅斯科已經開始類似創作了。但雷曼數十年如一日專注於他的白色繪畫,專注於探索白色的多樣性,並憑藉他的實踐在藝術界享有一席之地。

雷曼創作這幅作品前是保安

今年84歲的美國藝術家羅伯特·雷曼,青年時在一所理科院校讀了一年後,又在喬治·派博迪師範學院讀了一年。1953年,雷曼為了音樂夢想來到紐約,音樂家夢破滅後,他去紐約現代藝術館當保安,一干就是七年。他早期的一幅《無題》完成於1959年,是在他當保安期間創作的。而這幅即將拍賣的作品則是他剛剛脫離保安崗位不久後創作的。

據悉,整幅作品為48.75寸×48.75寸正方形油畫,內容幾乎完全空白。1961年雷曼以有質感的白色顏料上色創作,略有藍色和綠色的痕跡。該畫作將於下月在美國紐約拍賣,目前該畫作估計達1500萬至2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9000萬至1.2億元)。蘇富比全球當代藝術部門聯席主席亞歷山大·魯特認為“這幅畫的潛力無窮”,蘇富比方面對於破紀錄非常有信心。

蘇富比拍賣1.2億元空白畫 藝術品收藏家們怎麼看

雷曼創作這幅作品前是保安

華商報記者昨日採訪了西安美院工藝系副主任、著名策展人王檬檬,她表示:“一張畫的價值推斷,包括它在美術史上的地位,是否是承上啟下的作品,是否某一個流派或者主義的代表作等,此外還包括作品的收藏經歷等,由多方面因素決定,並不僅僅是看它有多少筆畫、有沒有被填滿。”

英國著名展覽策劃人、藝術評論家凱倫·史密斯告訴華商報記者:“我想價格並不重要,人們願意花多少錢、花得值不值更重要。這幅作品在藝術史中是有位置的,這位藝術家在藝術史上的位置也早就被肯定了,而且雷曼作品的價格一直是非常穩定的。這幅《無題》比雷曼的其他同類作品尺寸大。而且類似的作品只有全球各大美術館有收藏,所以對於收藏家來講,這是一次比較難得的機會。”

“在雷曼這裡,他走的就是繪畫觀念上的極端,雖然繪畫好像沒有直觀的意象,但並不代表什麼都沒有,更多的是觀念上的反叛和象徵性意義。西方現代藝術是一步步往前走的,每一階段都有不同的產物。極簡主義走完一個階段後,接著就是後現代藝術了,強調藝術的多元化。”常寧生說,而在國內,很多人並不太瞭解雷曼作品背後的觀念,以及極簡主義產生的背景,所以不太容易讀懂雷曼的作品。



有人認為收藏是一種愛好,有人認為收藏是一門學問,有人認為收藏是一種消遣,還有人認為收藏是一種投資,而通過價值讓藏品從側面證明自己獨到的眼光,就是一種自我認同般的享受。

我是老黃,關注我,瞭解更多收藏小知識

有空點點小程序,就是對老黃最大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