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易中天在武大經歷了什麼?讓他無奈離開,提起也只說天氣不好

如果說當今知識分子中,能夠有大眾所熟知的人,易中天必然是其中的一位。沒有人的成功是隨隨便便的,即使是那些已經聲名鵲起的人,也有過自己的一段艱難歲月,有人幸運撐下來,走向輝煌,但也有人失意徘徊,泯然成為眾人的一份子。而易中天無疑是獲得了自己的成功,成為了讓大家熟悉的網紅教授,不少人也為他的性格所著迷,敢言也許是當今知識分子少有的品質。


當年易中天在武大經歷了什麼?讓他無奈離開,提起也只說天氣不好


易中天曾在武漢大學和廈門大學兩所中國著名高校任教,雖然這兩所對於許多人來說只有羨慕,但是易中天從武漢大學走向廈門大學,其中又有多少的艱辛,沒有人喜歡輕易改變自己的選擇,如果不是無奈,又怎會做出一些讓人詫異的抉擇,因為在很多人看來,武漢大學的實力是強於廈門大學的,但是這也只是外人的眼中,也許真正走入之後才會明白其中的許多波折。


當年易中天在武大經歷了什麼?讓他無奈離開,提起也只說天氣不好


很多人對於易中天的瞭解,應該都是從《百家講壇》開始的,當時有不少全國各地的學者登上講臺,但真正給別人留下印象的卻沒有幾個。而易中天卻因為自己獨特的風格與有趣的內容讓大眾記住了他,成為我們常說的網紅教授。其實在未登上《百家講壇》之前,易中天就是高校裡邊的紅人,在學校裡面,只要是他的課堂,永遠是人滿為患,讓許多老師羨慕,不管是在武漢大學,還是在廈門大學,這種景象都是常有的事情。按理說,這樣一位著名學者,升職加薪是很容易的事情,但直到離開武漢大學之前,他還只是副教授的職稱,按照今天動輒就有30幾歲教授的出現,我們很好奇他在武漢大學的經歷。

在武大備受學生歡迎,教師中的神話

1947年2月8日,易中天出生於湖南長沙。6歲隨其父易庭源來到湖北武漢,並在武漢開始接受教育,在武漢度過小學、初中、高中時期,他人生的關鍵時期應該都是在武漢度過的,所以對他來說,武漢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城市,那他為何之後又棄之而去了呢?


當年易中天在武大經歷了什麼?讓他無奈離開,提起也只說天氣不好


1978年,適逢國家恢復研究生招生,易中天經過3個月的備考,考取武漢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研究生,師從於著名魏晉南北朝文學及唐宋詩詞專家胡國瑞。也許是青少年時期的經歷,讓這位在新疆大地上的青年再一次回到了這個地方,研究生畢業之後,他選擇留校任教,留在這片熱愛的土地,他也一位自己會和這片土地永遠的聯繫在一起,但命運有些時候就會變得那麼奇怪。

留校之後的易中天,憑藉自己幽默的講課風格,很快就獲得了學生們的喜愛,不少人都慕名前來聽他的課。很多時候,來蹭課的學生都要多於這節課本來的學生,相較於現在很多大學裡面某些課堂上常常出現逃課的情況,易中天的課堂應該是一種盛況,是很多學校很難出現的,而能與之相比的應該就只要當初西南聯大的時候那些名教授的課堂。


當年易中天在武大經歷了什麼?讓他無奈離開,提起也只說天氣不好


當時要聽一節易中天的課,幾乎是需要提前半小時到的,而如果要搶前面一點的位置,還需要來得更多。當時一間300人的教室,往往除了座位上坐滿之後,還有學生搬著凳子坐在走道上,而教室後面的空隙也都擠滿了人,慕名前來聽易中天的課,甚至還有不少從其他地方來的學生想要一睹易中天課堂的盛況。當時的學長學姐們也都推薦,來武漢大學一定要聽一次易中天老師的課堂,會讓自己學到很多。


當年易中天在武大經歷了什麼?讓他無奈離開,提起也只說天氣不好


至於易中天的課堂為什麼會這樣讓人著迷,此前接觸過他的人應該都知道他的課堂充滿了幽默性,更能抓住人們的興趣,除此之外,易中天老師也是一個真性情的人,敢於直言讓人們對他充滿了敬佩。並且在他的課堂之上,學生也能學到不少的知識以及人生經驗。而易中天自然也引起了當時的校長劉道玉的注意,並將他提拔為了系副主任,根據這樣的課堂盛況以及學校領導的注意,但為什麼獲得不了不了高的職稱呢?

雖受學生歡迎,但依然遭受排擠,生活窮苦

可能很多人覺得,在大學裡面教學會是一份好差,畢竟課不會上得太多,工資還會高,但是按照十幾年前的標準,老師的待遇還是又很大的差別的。當時的易中天雖然是個名老師,但是沒有什麼職稱,工資很低,甚至連自己抽菸都成了問題,到最後還被迫戒掉了抽菸的習慣,想象一下這生活是該有多窮困,當然對於一個知識分子來說,尤其是經歷過苦難的人來說,這還是可以接受的。


當年易中天在武大經歷了什麼?讓他無奈離開,提起也只說天氣不好


當時易中天全家住著三十多平米的房子,擁擠的生活空間裡還得放他許多的書籍,最後迫於無奈,將女兒送到了自己的父母家,生活狀況並不是很好。很難想象這是一位大學名老師的生活,但是事實就是這樣,沒有什麼好的職稱,就沒有獲得高工資的機會,即使他是學校裡面的紅人。


當年易中天在武大經歷了什麼?讓他無奈離開,提起也只說天氣不好


至於他和其他老師的關係,也並不是很好。文人自古有相輕的傳統,不管是在過去,還是在今天的大學裡面,這種現象還是存在。而且易中天的課堂那麼火爆,學生那麼多,自然會讓其他老師嫉妒,甚至還有一些人在背後說他的壞話,造成他的晉升困難,並且由於易中天本身也是一位心直口快之人,可能有些時候無意識的話就會被其他人記了下來。雖然說易中天被老校長劉道玉所注意重視,但大學裡面的水潭依舊很深,想要晉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當年易中天在武大經歷了什麼?讓他無奈離開,提起也只說天氣不好


當老校長離職之後,易中天的日子可能就會更難熬了。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雖然說大學裡面不會這樣明顯,想要再次引起新校長的注意,肯定就會很難了。雖然大家表面上和和氣氣,但是背後的故事卻充滿了神奇。最終,易中天被調離武大,而這個時候才給他晉升了副教授的職稱,但要想拿這個職稱,他也必須離開武大。最終他選擇了離開,這對於他來說應該是一個很難的選擇。在他離開之後,不少老師都覺著壓力減輕了許多,但只有老校長劉道玉覺得,武大失去了一位優秀的人才,他們也會有後悔的一天的。

融入廈大,登上《百家講壇》,最終全國知名

在離開了武漢大學之後,迫於生計他需要尋找新的工作崗位,要不一家人的生活會更加艱難。這個時候,廈門大學對他伸出了橄欖枝,榮譽加身時阿諛奉承不會讓人注意,落魄時的善意卻能讓人記憶尤深,而廈門大學對於易中天來說就是一份好的機遇。


當年易中天在武大經歷了什麼?讓他無奈離開,提起也只說天氣不好


在廈門大學,易中天的課堂依然十分火爆,那樣的盛況依然是常有的事情,而這裡的同事們也都還與他關係融洽,不久之後,易中天就被提升為了“教授”,正式步入自己的研究生涯的高峰,而這時候他的知名度也在不斷提升。

正巧當時央視在做的《百家講壇》邀請到了他,易中天也覺著這個機會不錯,就選擇去了,也讓更多的觀眾認識到了他。在這裡,他的《品三國》讓許多人認識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三國世界,並且憑藉著自己的文學功底,內容十分豐富,讓人們能夠學到許多知識。他一下從一位校園裡的知名老師一躍成為全國的名人,讓許多人著迷,很多人可能會被這種榮譽衝昏了頭腦,但他卻並這麼認為,反而更加低調,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當年易中天在武大經歷了什麼?讓他無奈離開,提起也只說天氣不好


在《百家講壇》大火之後,他並沒有藉此大撈一筆,相比同平臺出來的于丹來說,易中天確實太低調了,他知道作為一名學者的底線,尤其是他明確自己的所希望的東西,不會輕易讓自己迷失。盛名之下,需要一顆腳踏實地的心,要不于丹的結果就是最好的教訓。好在易中天老師走好了自己人生的路。

感恩知遇,提起武大,不言壞,只言好

武漢大學對於易中天來說應該是重要的,因為他前半生重要的時間都是在這裡度過的,並且自己的求學關鍵期也是這裡,自己也是這裡學生研究的起始點,不管怎樣,都對他十分難忘。而有人問他為什麼會離開武漢的時候,他也只是說武漢的天氣一到夏天,太炎熱了,對於他來說不是很喜歡。至於自己在武漢大學那段經歷,他隻字未提,也許武大對他有著知遇之恩,讓他對這裡充滿情感。


當年易中天在武大經歷了什麼?讓他無奈離開,提起也只說天氣不好


在一次採訪之中,有人問過當初的老校長劉道玉為什麼易中天會離開武大,他說道原本易中天是打算一直留在武大的,因為這裡情感最深,但是當時學校裡面各方面對他都有打壓,因為他風頭太盛了,實在給別人造成太大壓力了,並且當時給他:“副教授”的職稱,也只是想要讓他離開。

也許有些人會為自己遭遇的不公大膽的表露出來,但是易中天老師並非是這樣的人,如果不是真的充滿了情懷,他又怎會對這個地方念念不忘。也許易中天的離開,真的是武漢大學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