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视剧《封神榜》来解说一下纣王这个人,是真的单单只是暴虐吗

商朝纣王时期,距今已经有三千多年了,这是一个多么遥远的时代。

遥远到即便有史官的记载,也只是零星半点,毕竟那么长时间了,即便那会儿有史官记载那些事情,但是想要完整的保存下来,经历这么多个岁月,也是极难的事情。

大概是真的太遥远了,所以关于商纣王的电视剧就变成了神话剧,带了一点神仙的色彩,正是《封神榜》。


用影视剧《封神榜》来解说一下纣王这个人,是真的单单只是暴虐吗


为什么要叫《封神榜》呢,原来在商纣王时期,人王跟神族是平级的,也就是说纣王不受神明管束,自成一派。后来纣王得罪女娲,女娲派三妖祸乱商朝朝纲,然后帮助周夺得天下。而周之后都是自称天子,上天的儿子,再也不是人王,受天庭管束。而那些在战争中有功绩的人,都上天封神了,反正对于人间帝王来说,他的位置降了一级。

用影视剧《封神榜》来解说一下纣王这个人,是真的单单只是暴虐吗

按照港版《封神榜》的说法,纣王狂妄自大,进入女娲庙窥见其美貌,起了亵渎之心,在庙中作诗一首亵渎,惹怒了大地之母女娲,下定决心要亡了纣王朝。

虽然那会儿女娲掐指一算说什么纣王朝气数已尽,她只不过是顺应天命,派下了三妖去祸乱商朝。

其实大家只要仔细想想就知道了,女娲身为大地之母,有改天换地的本事。

更何况为了灭商王朝,她派下了三妖去蛊惑纣王,从而让纣王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试问要是女娲不从中作梗的话,商王朝哪会那么容易就灭亡了,况且女娲这一番做为之后,天界和神界那边马上起了共鸣,简直就是联起手来对付可怜巴巴的纣王啊。


用影视剧《封神榜》来解说一下纣王这个人,是真的单单只是暴虐吗


话说回来,港版的这部《封神榜》里对纣王的描述那完全就是贪财好色,暴虐无道,凶残成性,只有大大滴坏,好的一点都没有。

一出场,这个老小子就觊觎皇位,只不过那会儿还是太子,他父亲倒是一个明君,在父亲面前他总要装一装乖孩子。

然而纣王的老父亲一死,这孩子就自由奔放了,生活是极尽奢华,又酷爱美人,听说冀州候苏护的女儿很漂亮,就三七不管二十一,也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就把人撸了来。

好吧,这版的苏妲己跟好多版本都是不一样的,她并没有被九尾狐附身,而是她本身就是狐狸精转世。

一开始妲己还是一个善良单纯的小姑娘,但是在皇宫里饱受欺负,看尽人情冷暖之后,在绝望之中遇到了九尾狐。

用影视剧《封神榜》来解说一下纣王这个人,是真的单单只是暴虐吗


其实这一切早就注定了,九尾狐会找上她,这在她出身那一刻就埋下了伏笔(这完全就是女娲的安排)。

经历过那些痛苦的遭遇之后,妲己性情大变,蛊惑纣王开始祸乱朝纲。

杀忠良,亲小人,手段极其残忍,最后终于引起民怨,推翻了商王朝。

而这部剧里的妲己居然是一个很有志向的女人,她在接触朝政之后发现自己很喜欢掌握权势,后来更是生出了想做女王的心思来,心狠手辣的把纣王溺死在酒池里。

很多版本都对妲己三妖有质疑,说不相信这是女娲派去的,但是三妖明明口口声声说是女娲吩咐她们去祸乱商朝,不过不许她们残害忠良,要不然不会放过她们。

看到这里我笑了,一边要她们祸乱朝纲,一边不让她们残害忠良,这不是很矛盾吗?

所以说,给女娲办事还是很艰难的,又或者说三妖只不过是一件牺牲品而已,成就女娲的报仇大计。

不管怎么说,这部电视剧把纣王丑化的无与伦比,不光长得丑,还好色,脾气又暴躁,凶残成性,除了享乐一无是处。

用影视剧《封神榜》来解说一下纣王这个人,是真的单单只是暴虐吗

再来说说马景涛版的《封神榜》吧,我觉得它更加贴近历史,前期的纣王宏图伟业,大力拓展疆土,虽然暴虐了一点,但也算是一代杰出的帝王。

后来江山越来越强盛,纣王开始享受,不过他也没做出什么堕落的事情来,虽然因为九尾狐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暴虐,发明了那些恐怖的刑罚,但是在他的心里一直都认为天下的子民都是他的,他可以保护他们,也可以奴役他们。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看出了他的高傲,马景涛版的纣王和港版的纣王比起来好太多了,港版纣王一无是处,马景涛版纣王为国家还是做出了很多贡献的。

只不过他性格暴虐,加上九尾狐的谗言,才会走上那条不归路。

忽然想到了一个人,觉得和他好相似啊,那就是秦始皇,大家觉得呢,他们两个一样的有大能力,扩展疆土,但同时也是一样的暴虐无道。

在这部《封神榜》中,纣王之所以会亡国,一部分原因是女娲在后面推波助澜,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自身太过暴虐了。


用影视剧《封神榜》来解说一下纣王这个人,是真的单单只是暴虐吗

看了这部《封神榜》,其实我挺喜欢纣王的,觉得他是一个真男人。这张身穿铠甲的剧照实在是太帅气了,有一种很有力量的感觉,给人一种是大英雄的感觉。

其实在历史中对纣王的记载是这样的:

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继位后,重视扩张领土,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获得大批俘虏,并把商朝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但他刚愎自用,引发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之长期征讨东夷,造成国内兵力空虚。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中,周武王率领诸侯联军击败商军,帝辛见大势已去,便躲进鹿台(今河南鹤壁)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在传统史学叙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是一位典型的暴君,终致众叛亲离、身死国灭,相关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等。但后世对此也存在不同的观点。

总结为一句话,做帝王做的太顺利,慢慢的膨胀了,等到膨胀到一定的阶段,那就跟气球一样要爆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