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教學倦怠期怎麼破?這裡有激活學生的十個小策略……

返校復學已經進入倒計時,不少學生也漸漸失去了最初遠程學習的新鮮感與興奮勁,慢慢進入了倦怠期,站好最後一班崗,如何破解學生倦怠?這裡為您送上激活學生遠程學習的十個小策略。一起來看!

雲課堂上線數週,收作業難、學生互動不積極,部分學生時不時掉線並失聯,作業質量下降的問題陸續出現。離開了遠程教學初期的興奮勁,遠程教學的倦怠期,我們又有哪些破解的招式?這裡為你送上激活學生遠程學習的十個小策略,站穩遠程教學的最後一班崗,擁抱即將到來的新學期吧!

一、錄課玩法有創意:網課時代,並非隔屏如隔山。教師和學生的距離可近可遠,抓住了學生的興趣,善於在微課的靈活性、趣味性和互動資源做文章,才能走進學生的心裡。通過前期調查,我們發現學生喜歡的微課形式有短視頻、故事、猜謎語、互動遊戲等。精選素材,為我所用,很重要,善於精心設計效果,比如藉助軟件自帶的轉場、字幕、配樂等功能,讓創意與微課碰撞,製作互動性、趣味性、啟發性的視頻也很重要。

二、工具意識不能少:遠程教育中教師有明確的工具意識,持續研究運用各類平臺的應用功能,才能為課堂所用,有效精簡瑣碎日常事務,優化遠程教學效率。例如,釘釘班級圈、家校本、填表、微信班級小管家等。無論是多樣的APP,還是花樣的小程序,亦或圖片微視頻美化工具等,都要有廣泛的試用意識,不斷廣泛的試用,老師們互相借鑑,擴展自己的工具和技術視野,讓自己的工具箱裡多幾種教學和班級管理的趁手“兵器”。

三、晨間快閃常演練:快閃的玩法,大家都不陌生。用好晨間等待學生上線的碎片化的時間,可以很好點燃學生一天的學習熱情。雲課堂期間,我們不妨也把“快閃舞臺”,通過視頻錄製的方式搬至線上,清早起來問個好,吹拉彈唱互動展,鼓掌送花樂趣多,視頻參與的形式讓原本稀缺的學生個人展示平臺,變成人人可以展示的空間,為每個睡眼惺忪的清晨加點“提神劑”。

四、萌娃主播進班會:改變原有班會課上老師佔據話語權的形式,讓學生競聘上崗,成為微班會小主播。每日錄製主播視頻、輪流播報班級學校和社會新聞,讓學生在形式新穎的播報中,潛移默化的鍛鍊了文字、文章和表達能力,學以致用的快樂讓學生有期待、有施展,有進步。和“快閃”一樣,持續為學生搭建舞臺,既是給出空間,也是激活熱情。

五、課堂評價小助理:傳統思維方式中的群內互動,仍然期待著老師包辦點評的業務。遠程教學給了課上“七嘴八舌”的頻率大幅增量的可能。課堂上增設多名線上課堂小助理,激發並帶動學生廣泛開展線上互動評價,主動思考和對比自己的學習感想和發言,避免老師逐一點評耗費過多時間,精簡課堂時間,優化互動效率。

六、小組合作來幫扶:遠程作業催收難,是一些老師共同頭痛的問題。如何破隔屏催收的囧境?成立學習小分隊,就能解決這個難題,課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每日固定時間圍繞今日學習的新知識或者練習作業,展開組內答疑解惑。團隊中學生主動學習,爭做組內小老師,小組長還能承擔催交作業的小助手,能有效鍛鍊學生的組織和協調能力。

七、“小老師制”立榜樣:前有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後有網課時代的“小老師制”。遠程教學時代不僅可以有教師的微視頻,還可以有學生的“微微視頻”,以更加精短的時間,一題一字都是學問,交由小老師上線答疑,通過錄制視頻的形式仔細講解,為學生樹立了學習榜樣。以“主動申請制”推進學生的自主申報當小老師。激活學生更多的動力,讓虛擬的課堂也有了“臨場感”。

八、練習作業多花樣:有創意的作業,才會讓學生持續愛上作業,因此,強調知識點的鞏固重要,在練習作業形式上的考慮也很重要。充分考慮在宅家背景下的作業設計形式,有目的的推動機械書寫答題練習向多元實踐練習形式的轉變。例如,語文生字書籤、個人電臺朗讀、玩科學實驗、做音樂鼓碟等多種形式,化枯燥的重複練習,為趣味十足的實踐,讓練習效果得以紮實提升。

九、特色項目凝聚力:特色項目既是學生成長的載體,也是教師共同成長的有力載體。利用視頻、音頻的形式開發線上的班級特色互動活動,形成快樂學習班級氛圍,讓學生更有凝聚力。我們的互動活動有喜馬拉雅電臺秀、小小朗讀者、金話筒爭霸等,利用媒體技術,釋放了更多的展示學習機會,讓每位學生都能登上舞臺一展才華。老師也可以通過公眾號以專欄的方式,開設遠程拓展課,用才華去搭建師生共同成長的舞臺。

十、週週頒獎有收穫:頒獎,是周評的另一種方式。好禮不斷,開設多元獎項,是對學生和家庭參與熱情的有效促進。激勵家長,可用“暖心陪伴獎”“最高效率獎”“隔代關愛獎”等稱號,感謝長輩對遠程教育教學一路的陪伴;激勵學生,可用“自律小達人”“優秀小分隊”鞏固學習動力;日常趣味獎勵,可用“禮物卡”“免作業卡”等調動學習趣味。勤頒獎、勤總結,關注每一個積極行為,從而以獎促學。

如今,各地正在陸續籌備復課的前期工作,守候在電腦前的老師、孩子和家長們也在期待春天的重逢。越是到最後關頭,越不能放鬆,行百里者半九十,雲課堂雖是特殊時期的臨時舉措,但其帶給教師的新的教學工具和技術一定要紮實、靈活的運用,甚至復課後也應該有選擇的保留和堅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給雲端課堂加點“料”,給宅家學習加點“趣”,讓學生天天有期待,奔赴下半場的雲課。一起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