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絮語八(二月初六到初十)

二月初六(2月28日)

昨天下了雨,是“貴如油”的春雨。窗外的幾顆青菜立時顯得神氣。申請了城市一碼通,原則上,可以在西安城內自由活動了。單位採取的依然是間隔值班制,能在家裡做的工作,還是讓大家在家裡完成。這可能是比較理想的狀態。看了幾則消息,一說除湖北外的城市疫情數字有所反彈;一說除韓國、日本外,伊朗、意大利等多個國家都發現確診患者且感染源尚未確定,看來要想徹底戰“疫”,還需謹慎再謹慎。時間是這世上最強大的療愈武器,27年前的今天,我突然成了沒有父親的孩子,27年後的今天,我的孩子已長大成人。祝安好。


二月初七(2月29日)

今天是陽曆2月29日,2月的最後一天。閏年特權。昨晚睡的很沉,一覺醒來已近九點。天色陰沉,發現窗外的海棠居然開了幾朵,家養的龜更是將脖子伸的老長,一切都在表明,春姑娘真的已在我們身邊;昨晚看了科比太太紀念科比及女兒的演講,不僅淚流滿面,不管這世界怎麼變,科技怎麼強,最能打動人的,永遠是發自肺腑的真情。這是真理。不僅適用愛情、親情,也適用友情。關於疫情,比較好的消息是,武漢死亡人數有明顯下降。事實證明,封城隔離,的確是抵禦病毒的上佳之法。最近在追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有看過的嗎?祝好。


二月初八(3月1日)

疫情最初,其來勢洶洶,加之太多未知,搞得人心惶惶,有那麼幾天,我感覺自己幾乎不會寫字了,所以我命令自己每天用幾句話簡單記錄一下自己疫情之間的生活,這樣就有了微頭條上每日的三言兩語。這些文字可能沒什麼大的價值,但特殊時期是它們陪我一起度過,我因此而愛它們,以至產生將這項工作堅持下去的想法。關於如何在頭條做自媒體,我的確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但網上有很多此類文字,大家可以搜看。我的原則是:原創與堅持。有陣子我對頭條印象不好,覺得好多人素質差,這段時間倒是在頭條認識了不少新朋友,也想明白了一個道理,不是頭條上的人素質差,而是有少數素質差的人也跑來頭條湊熱鬧而已。窗外響起嘰喳聲,早起的鳥兒已在為生活四處奔波了。早安!


二月初九(3月2日)

地是溼的,天在下雨。時間像長了翅膀,轉眼已是陽春三月。朋友圈裡看到有人曬花,黃的、紅的,正是人們喜愛的奼紫嫣紅時節。疫情不斷好轉,數據顯示,陝西連續10日無新增病例,人們心理上多半已走過恐慌,現在面臨的大問題是,因樂觀而產生麻痺。看到一消息,說貴州一鄉鎮有200多名村民不戴口罩圍觀鬥牛,結果是:書記和鎮長被免。目前看,國內形式不斷好轉,國外形式卻嚴峻起來,甚至不斷有輸入病例。韓國情形尤其不容樂觀。地球,某方面來說,真的是一個村子。早安。


二月初十(3月3日)

這個漫長的假期裡,比較清閒的,是腿;比較忙碌的,是手;最為疲憊的,是眼。如果這時要給五官們評個獎而眼睛居然落選,那一定是有幕後黑手。電子產品帶來的方便不可言喻,對眼睛的侵擾亦無法忽視。昨晚看了《百鳥朝鳳》,這是一部講述民間嗩吶藝人的電影,很感人。影片中的一些場景讓我不時想起去年合陽的那次採風。如果你對嗩吶沒什麼感情,看完這部電影,你一定會愛上它。“嗩吶是吹給自己聽的”“要把嗩吶吹到骨頭縫裡”這部電影是導演吳天明先生的遺作,也是一部有價值有意義必將流傳的佳作。看新聞知,國外疫情傳播迅猛,韓國確診病例新增123例,累計4335例,是除中國外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伊朗又有多名政府官員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含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密友之子。前幾天看一幅圖片,伊朗高官去探望患病的副總統而都不戴口罩,當時有些不信,現在看來,多半是真的。在病毒面前如此“勇猛”,如此“視死如歸”,病毒若不“理睬”你,豈不成勢利眼了嗎?科學麵前,容不得莽撞和愚昧。正確防疫,利國利民。早安各位。

隔離絮語八(二月初六到初十)



分享到:


相關文章: